海洋强国的根基

2018-03-29 06:38王思佳
中国船检 2018年3期
关键词:强国海洋人才

本刊记者 王思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 吴立新

应进一步强化海洋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国家海洋优势资源,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扩大科学家科研方向选择自主权;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在国家海洋创新体系中的核心龙头作用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的关键支撑作用,设立重点研发计划,支持海洋国家实验室发起“透明海洋”等重大专项以及开展项目预研工作。同时,建议建设E级超算、大洋钻探船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探索建立共建共享共用机制,着力组织重大科技攻关。

海洋强国建设离不开专业的海洋领域人才,建议不断完善海洋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开启国际化人才战略布局,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宽海洋人才引进途径,通过加强科研国际合作、学生联合培养等,不断从国外引进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复合型海洋人才。同时,面向全球遴选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战略科学家,结合海洋领域已有的一系列有益探索,开展长期、持续的海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可以参照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校待遇标准分层次,为引进人才提供人才津贴、生活津贴、科研补助经费、科研办公用房、人才公寓等方面的待遇和条件。

在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建议进一步优化我国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明确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海洋产学研结合等,推动海洋资源的科学、绿色、立体开发,促进海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重点推动深蓝渔业、海洋高端装备、海洋观测与探测、海洋大数据、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新能源与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在应用研究中突出创新主体地位,改革科研单位管理体制,鼓励应用技术研发人员参与市场运作并合法获得回报。

E级超算是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国之利器”,是每秒可进行百亿次并行计算的下一代超级计算机。它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海洋强国战略等重大举措,开展全球气候研究、能源矿产勘探、生物医药研发、战场环境保障、人工智能支撑等必不可少的大科学装置,正成为各国激烈角逐的战略重器。当前,我国超算研发技术正从跟跑、并跑进入部分关键领域领跑的重要转型期,为保持持续领先的技术优势,我国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都先后提出了其本国的E级超算重大计划,力争在2020年前完成,以抢夺科技创新制高点。建议我国尽快启动E级超算整机系统建设,抢争国际制高点、国际领先地位和未来国际影响力。

加快海洋科技成果中试转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 侯一筠

海洋在国家战略布局和山东半岛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既拥有重大机遇、也需要应对诸多挑战。如何把握好海洋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谋划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向海洋经济强省迈进的路径,对山东省十分重要。对此,侯一筠建议,在山东省打造高效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海洋科技高端思想库和精英人才培养高地,建设面向国内外的协同创新基地以及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研究中心。强化和继续保持山东省在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方面的长期优势,并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等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的统计数据,我国高校的专利转化率普遍低于5%,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而来自中国科学院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海洋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体现其经济社会价值。

他建议,在创新的基础上,加快海洋科技成果的中试转化,依托山东省在海洋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搭建国家级海洋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平台,优异的科研成果可以在平台内享受到实验场地、实验装置和资金支持。同时,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海洋成果中试领域,为平台内支持中试转化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政策,扩大贷款贴息的适用比例,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中试转化。

“山东省在注重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也要兼顾环山东半岛海域的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如环山东半岛海域生态红线划定、近海地质环境—生态系统演变及灾害防控、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良和湿地保护、山东特色近海矿产资源高效安全开采等。”侯一筠说,在这些领域的工作需要各执法管理部门间的协调,实现“海洋局上岸、环保局下海”的无缝对接。

建设特色海洋大学,培养高质量海洋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海洋大学校长 程裕东

海洋强,则国家强;海业兴,则民族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海洋强国梦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要有海洋人才支撑,而人才培养又离不开教育。

“海洋人才培养到了非常重要的时期。”程裕东表示,从供给角度看,海洋人才培养要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质量。特别是对学生学分的评价考核,不再以单一的学分成绩为标准,而要涵盖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学习以及课后复习过程中真正学到的知识。他希望涉海类大学生牢牢树立海洋意识,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因此,建议培养高质量海洋人才,要加强海洋综合学科建设,建立起海洋综合人才和专家培养机制,使海洋类高校成为培养海洋综合人才的摇篮;同时,要多管齐下,全面实施海洋人才战略工程,造就一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质量较高、数量可观的海洋人才队伍。

加快海洋强国软实力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 张海文

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宣传和普及海洋文化和科学知识,是海洋强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战略意义。

加强海洋宣传教育方面,首先,要在各级领导和决策层宣传海洋意识,使“走向海洋”的政策越来越多、越完善。其次,要通过新闻战线和理论研究领域向公众多元化、多层次地宣传普及海洋知识。第三,要在公众中培育海洋意识,形成支持走向海洋、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和海洋事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海洋立法方面,呼吁渤海环境区域立法,填补这些方面的法律空白。目前,对渤海的环境保护问题,我国现行法律还缺乏针对性。渤海面临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必须通过区域立法的途径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应借鉴国际上海洋区域环境保护立法的成功经验,加快推动渤海环境区域立法进程。

此外,在渤海区域性环境保护和管理中,应包含加强入海污染物联防联控、加强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管控、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修复等内容。

海岸带具有特殊性,沿海地区是全国人口最集中的区域,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快。海岸带综合立法成为张海文关注的另一个立法重点。她建议,对海岸带综合立法。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落实到海洋管理方面,不管是开发利用海洋,还是海洋资源保护等,都要做到有法可依。

除了上述立法建议,她还将为海水利用、南极考察与保护立法鼓与

应全面推行“湾长制”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 蒋兴伟

当前,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环保和资源管控问题较突出,海洋部门长期监测结果显示,近岸典型生态系统有3/4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大海洋生态环境管控力度,强化陆海统筹。

应全面推行“湾长制”,与“河长制”衔接,实现流域环境质量和海域环境质量同步改善。目前,国家海洋主管部门在推行‘湾长制’方面已经做了不少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应在全国全面实施‘湾长制’,加快建立责任主体,运行考核机制,建立健全陆海统筹、协同联动、河海兼顾、共同治理的新模式,还百姓一片美丽海湾。

围绕海洋卫星发展,建议加快在南北极、境外等区域建立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我国海洋卫星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海洋系列卫星将形成对全球海洋的观测能力。在南北极、境外等区域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可为我国的深海大洋调查、南北极科考、远洋渔业和交通运输等提供服务保障,也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实时海洋遥感数据产品服务,使我国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在国际国内充分发挥效益,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强国海洋人才
人才云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学习强国”礼赞
秦晋争霸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