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液配施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2018-03-28 10:40方宇慧王静杨琼慕京生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稳定性

方宇慧 王静 杨琼 慕京生

摘 要 以沼液配施三年的砂姜黑土为研究对象,探讨配施沼液对砂浆黑土团聚体机械稳定性、水稳定性的影响,从而为养殖粪污在砂姜黑土区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砂浆黑土;团聚体;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6.072

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肥力载体,其形成过程是一个物理、化学和生物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1],它的组成和稳定性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不稳定的团聚体容易在土壤表面形成结壳,堵塞土壤空隙,阻碍土壤养分的运移,加剧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3]。保持良好结构是土壤肥力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4-5]。研究表明,良好的土壤结构往往有赖于水稳性团聚体含量[6],而有机物质对土壤形成良好的结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土壤选取于安徽省蒙城市徽京蒙农场(连续3年进行了配施沼液试验),五点采集原状土样共1 kg,沿自然结构体断面掰成1 cm土块装于硬质塑料盒带回备用。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CK,化肥;M1,配施20%沼液;M2,配施40%沼液;M3,配施60%沼液。

1.2 分析方法

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干筛法)、水稳定性团聚体(湿筛法)参照郑学博的方法[7]。

1.3 数据处理

参照杨培岭的计算方法[8]。

2 结果与分析

2.1 配施不同量沼液对砂姜黑土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从表1可知,各处理均以>5.00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其次为1.00~0.25 mm水稳性团聚体;5.00~2.00 mm、2.00~1.00 mm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都在10%~20%;各处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最高,M3处理的WR0.25最高。可见,沼液配施可以显著提高粒径>0.25 mm的机械稳定性。

2.2 配施不同量沼液对砂姜黑土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分布的影响

从表2可知,各处理均以<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1.00~0.25 mm次之,2.00~1.00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少。其中,CK、M1、M2处理下2.00~1.00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低;各处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较高,但相比较供试土壤样品的>0.25 mm机械性团聚体含量均有大幅度下降,M3处理的WR0.25最高,降幅最低;随着沼液用量的增加,WR0.25逐渐增加,下降比依次降低。

2.3 配施不同量沼液对砂姜黑土水稳定性团聚体MWD的影响

由表3可见,各处理的MWD大小顺序为M3>M2>M1>CK,均和WR0.25一致。结合表2可得,M3处理>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在各处理中最高,且与CK、M1、M2处理在P=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造成M3处理的MWD高于CK、M1、M2处理。

3 结论

研究表明,随着沼液配施量的增加,砂姜黑土中>0.25 mm团聚体含量、团聚体稳定率、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都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皖北地区养殖规模逐年扩张,匹配的沼气发酵工程也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沼液,带来了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沼液施用可以提升土壤结构特性效果,支持沼液的合理农用。

参考文献:

[1] Dexter A R.Advances in characterization of soil structure[J].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1988(11):199-238.

[2] 史奕,陈欣,沈善敏.有机胶结形成土壤团聚体的机理及理论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1):1495-1498.

[3] Le Bissonnais Y.Aggregate stability and assessment of soil crustability and erodibility:I. theory and methodology[J].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eience,1996(47):425-437.

[4] Haynes R J,Naidu R.Influence of lime,fertilizer and manure applications on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soil physical conditions:A review[J].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eosystems,1998(51):123-127.

[5] Bronick C J,Lal R.Soil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A review[J].Geoderma,2005,124(l-2):3-22.

[6] Tisdall J M,Oades J M.Organic matter and water-stable aggregate in soil[J].Journal of soil Seience,1982,33(2):141-163.

[7] 鄭学博,樊剑波,周静.沼液还田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6):3201-3210.

[8] 杨培岭,罗远培,石元春.用粒径的重量分布表征的土壤分形特征[J].科学通报,1993,38(20):1896-1899.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稳定性
一类具有扩散项的消费者资源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一类考虑疫苗接种的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模型的稳定性分析(英文)
独柱墩桥梁上部结构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某道路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措施研究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网稳定性预测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整体控制稳定性分析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整体控制稳定性分析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非线性多率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的稳定性
任意切换下的连续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