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中整合写作训练的实践探索

2018-03-28 08:01孙岩
速读·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习作教材课文

孙岩

让学生具有较高的读写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将这两项内容分开训练,学生在教师指挥棒的指点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读和写分离。该读的都读了,该写的也写了,教科书上的课文读得不少,到头来作文还是摸不着头脑,真是事倍功半。

一、学生作文差的原因分析

大多数学生把写作文当作是一种苦差使。于是,就产生了“学生看到作文题目搜肠刮肚无话可说,教师硬着头皮精批细改千人一面的文章”的现象。师生双方对作文都是苦不堪言。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觉察到,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看重“阅读”与“写作”的课型区分,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割裂开来;另一方面是学生不会从阅读中“吸取”,从写作中“倾吐”,使写作学习与阅读教学脱钩,从而使得写作学习陷入了困境。而我校尽管非常重视学生的习作指导和训练,但是学生怕习作的心理十分严重,不愿习作的现象很普遍,再加上现在学生生活经验狭隘,认知有限,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毫无章法,甚至到了高年级还不能通顺、清楚地表達。

二、引发的思考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把握好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新课程中的语文教材,无论是在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还是在遣词造句、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许多地方对学生的习作起着示范作用。教师只要能做到在教学中读写结合、点化学法、以读导写、读中学写、仿中求新,就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另外,从语文教材编排体系来看,课文课后练习题中就有“口语交际”、“读写直通车”、“小练笔”等训练。这也为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整合写作训练提供了依据。

另外,应尽力挖掘教材的隐性功能,着眼于解决小学生习作“无米之炊”和“有米难炊”这个“瓶颈”。因此,我们在各种各样的阅读课文教学中,多角度、多元化地进行解读,在感悟文本,内化文本,使学生思维得到开发,情感得到熏陶的基础上,从“写”(说)的角度寻找拓展点,进行求新、求异的说话、写话、习作训练。这样,每一篇课文乃至每一处好段、每一个佳句、每一组词串都是教师引导学生习作训练的范例、素材和着力点,为习作提供有效地借鉴对象和创造依据,使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成为有缘之水,有本之木。当每一节阅读课都成为说话、写话、习作训练课,当作文教学无处不在时,学生就能“不拘形式的写见闻和感受”了。

三、阅读教学中拓展习作训练

从低年级开始“快乐读,轻松写”,指导学生从读中学写,在阅读教学中拓展习作训练,让孩子们轻轻松松迈进写作的乐园。

1.规范语言,联想说话

孩子在幼儿园之前就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听说能力,小学阶段应在此基础上逐步规范其口头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老师在与学生、家长及同学之间的日常交往中,正确运用文明用语,消除方言,规范口语,为口语交际作文起步训练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2.循序训练,完整作文

实践证明,儿童在入学前大都能叙述一件完整的事情,只是不懂什么是中心,什么是条理,什么是结构而已。训练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加强,以观察、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语言能力为序,本阶段要求学生凡说话必有中心,凡作文必须结构完整。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写完整作文必须先教给他们一定的结构。习作淡化文体,不分类别,不搞形式,不加限制,整个过程根据教材进行序列化训练,重视学生想象力培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3.分析与讨论

(1)从学生的日记、作文中可以看出二年级学生掌握了基本作文方法,有的达到三年级水平。日记涉猎范围较广,内容丰富,结构完整,表达清楚,条理清晰。由此可见,作文能力应从低年段抓起,鼓励学生完整作文。

(2)作文教学应与语文阅读教学紧密联系,相互促进,鼓励学生由仿到创,从读学写,教给方法,强化练习,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四、拓展思路,挖掘读与写的结合

中高年段拓展学生思路,真正做到轻松阅读、快乐习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重点放在挖掘读和写的结合点上。特别是放在丰富多彩的课文空白处。

我们认为,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何谓兴奋点?即文本中的描写动情处、词句优美处、生动有趣处、思维创新处。这些兴奋处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

讲评课是作文指导课的继续。以前,我们在作文讲评课上好讲不足,把学生讲得抬不起头来。后来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压抑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采取了“多表扬”的原则和“择优讲评”的方法。一次作文选出三个档次的文章,优等生的作文尽量打高分,让他在全班面前,在讲台上朗读。其实大部分的这类作文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就发现了自己文章的不足,他就会边朗读边修改;中等生作文也可打到八十几分甚至九十分,也让他读,他自己如果改不出,则可以发动全班同学“帮忙”,修改其不足,然后教师可总结:“如果你下篇作文能避开这些缺点,那么我就给你打上九十五分甚至九十八分”,相信他会迫不及待地期望着下一堂作文课;而对于差生作文,则可以挑出他作文中的某个片段、某个句子,甚至某个词语,在同学面前表扬他用得好,如果其他方面也能这样,那么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一定会大有进步,让他们不灰心、不失望。以此方法力求全体学生对作文都能产生兴趣,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这样虽然花费的时间稍多了一点,但讲评课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实践证明,学生是可以写好作文的,只要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动力,他们就会敞开心胸,用手中的笔创造出一片“姹紫嫣红”的作文新天地。

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赋予传统的“读写结合”新的力量,让老枝重新长芽吐蕊,让阅读和写作比翼齐飞。

猜你喜欢
习作教材课文
教材精读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