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燕
在语文教学中,一个良好的导入环节就像一把开启课堂教学的金钥匙,能大大地引起学生了注意力,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好的导语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聚拢起来,能给学生以启迪。下面我结合我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谈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感情
有些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差甚远,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感情,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例如,我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我先出示周恩来的照片,让学生说说你了解的周恩来,然后介绍周恩来总理的生平和当时中国倍受略强欺凌的历史,在这样的背景介绍中,学生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感染,便增强了求知欲望。接着教师就板书课题,学生学起来也就情趣盎然了。
二、用猜谜或者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可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来
猜谜语和做游戏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这种方法最能最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例如在教《画风》这课时,就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现在老师说条谜语,看谁反应快,猜得准。“看不见,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云儿见它让路”。学生们听了,纷纷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谜底。这时我順势让学生用风组词,微风、凉风、大风、春风龙卷风……组了一大堆,这时我板书课题《画风》,学生们一个个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是呀怎么画风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课堂气氛非常高涨。又如,我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不好?”同学们热情很高,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没鼻子的小猪,先后请两个矇上眼睛学生来“画鼻子”。一个学生把鼻子画到了头外边,另一个学生把鼻子画到了两眼之间,全班同学笑得前仰后合。这时,我顺势问学生:“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俩都画错了?”学生齐声回答:“是因为他们的眼睛蒙住了,看不见。”“对。你们说得很对,同学们眼睛蒙上后什么都看不见,当然画错了。那么蝙蝠在漆黑的夜里为什么能自由飞行呢?飞机在漆黑的夜里为什么能安全地飞行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蝙蝠和雷达》,课文将告诉我们答案。”此时,学生的思维顿时被调动起来,有了想找到答案的欲望。教师继而导出课题。这种导入法清新活泼,饶有风味,也是造成轻松课堂气氛的开始。
三、以讲故事或看动画片的形式导入新课,尽快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小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用故事的形式导入可以尽快的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时,我一上课就问学生:“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同学们都回答:“想!”然后,我充满激情地描述:“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到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喝不着水,怎么办呢?”这样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迅速地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又如,q我在教学《女娲补天》这一课的时候。我先讲了《女娲造人》的故事,接着播放了《女娲补天》的动画片,这个故事播放到了天破了一个大测速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然后嘎然而止,顺势提问:“现在当务之急要做什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我们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导入的故事要跟课文有一定的联系,能使学生从动人的故事情节中过度到课文中来,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起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四、用抒情描摹法导入新课,用报描绘的景物唤起学生的联想
即把自然抒情和描摹景物结合在一起,用所描绘的景物唤起学生的联想,以教师的情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我在教授《小桥流水人家》一课时,我先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入手,边播放轻音乐,边描绘: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唱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日出而做,日入而息,守望相助,无闹市之乱耳,无疲惫之劳形,有如世外桃源一般,你喜欢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生活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我顺势面说:“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吧!”使学生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此外,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抓题意导入法,逐字添加课题导入法,观察导入法,、复习旧知导入、谈话导入等等。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求简洁明快,奶油小生多变,尽快进入主题。
总之,好的导入形式就像一把金钥匙,语文教学有了好的导入环节,整个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但导入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导入过程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