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晶
【摘要】 有这么一句话“时间就是知识”,可见,课堂时间对师生而言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老师都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科学课而言,实验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科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开展实验活动,给学生动手探究的机会。
【关键词】 科学实验 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15-01
0
一、面面俱到,注重实验的前期准备
[案例1]
四年级《简单电路》连接一个电池和一个灯座的电路
步骤如下:
①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②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座。
③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
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可是大部分实验小组的灯泡没有亮起来。
学生在指导下进行检查,电源、灯泡和导线都没有问题,连接也是正确的。
好几分钟后才发现是电池盒和电池的接触不良导致灯泡不亮。
这次实验告诉我们,学生的实验仪器检查是准备工作中不可忽略的内容。无独有偶,五年级的浮力实验,一位老师花了一节课没有得出浮力与排水量的关系,百思不得其解。我建议他检查实验仪器,发现是烧杯的度量不准确。实验准备工作做得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准备工作的面很广:实验仪器是否齐全?是否需要备用实验仪器?是否需要指导实验技能?要注意哪些事项……教师在课前自己先演练一遍也是必须的。
[案例2]
四年级《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观察比较食盐、沙和面粉是否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滤实验(预设15分钟)课前演练一遍无法按时完成。
改进实验装置,在一个铁架台上装了三个漏斗。
过滤的步骤演示了三遍,三个漏斗顺序进行,学生看得清楚,又节约了实验的时间。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为开展探究活动顺利完成节省了时间。众所周知,做测量水温或测量水的沸点这类实验可在课前准备一些热水,可使实验快速成功。类似的实验很多,如过滤、蒸发……如果前期准备工作做得不细致,往往会导致探究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完成。
二、浓缩精简,注重实验的整体效应
[案例3]
实验一:《油菜花开了》观察一朵油菜花
(出示放大镜使用提示)
教师讲解解剖油菜花的顺序和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解剖油菜花,用放大镜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
实验二:《花、果实和种子》仔细观察油菜花的雄蕊和雌蕊
a用放大镜观察雄蕊的各部分——花丝和花药。
b把花药上的花粉抖落在白纸上进行观察。
c再用放大镜观察雌蕊的各部分——子房、花柱和柱頭。
d用手轻触柱头,观察柱头是否有粘性。再将白纸上的花粉抖落在柱头上,看看柱头是否很容易将花粉粘住。
这两个实验在教材中分别安排在同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和第三课时。实验一比较简单,时间有剩余,而进行实验二必须进行花的解剖。教学时,两个课时的教学进行整合,在实验一的基础上直接完成实验二。同一主题单元中的实验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实验安排上可以抓住重点,突出难点,体现特点,寻求实验的短平快效应。
三、思考总结,注重实验的思维参与
实验的热闹应该给学生留下一点疑问,为展开后续教学埋下伏笔,如果学生思维停留在简单的直觉兴趣上,课堂看起来热闹,实质上学生没有思维活动参与,实验等于白做。
我们的实验,可能不需要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选材、操作及数据处理等全过程。但其基本思路应是:目的明确———研究(观察)什么;方案合理———要做什么(怎么做),在此基础上进行描述或得出规律。总结规律或描述现象的过程,就是思维整合的过程。如灯泡的串联和并联实验,要使灯泡更亮。(1)一节电池两个灯泡怎样连接比较亮;(2)思考两节电池两个灯泡该怎样连接,设计合理方案;(3)动手验证;(4)得出结论,要使灯泡最亮,电池该怎样连接,灯泡该怎样连接。实验,应该成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实验探究程序要内化为学生的思维习惯。
四、准确严谨,注重实验的引导语言
科学教师的引语要准确阐明每一个科学概念,正确运用学术用语,确切表达科学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语言严谨,合乎逻辑。教师要熟练掌握每一个基本概念,了解每一种实验仪器,知晓每一个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都有专门的名称,要科学规范,如水槽不能说成水缸,试管夹不能说成夹子,玻璃棒不能说成玻璃棍……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说一说仪器名称。
科学探究引语的言简意赅还体现在分析问题的有条不紊上,话不在多,关键是抓住要点,采用精辟的语言讲清问题,而这又依赖于教师的逻辑思维。如五年级物体沉浮条件的实验探究教学中,第一和第二个实验浓缩成一个时,可按如下引导:(1)学生预测、观察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放入水中的各种现象。(2)出示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引导:大的和小的一样会浮吗?观察立方体放入水中的现象。(3)再次引导:究竟是什么在改变物体的沉浮?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要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活动。我们科学教师对科学实验要多思考、多实践,努力提高效率,努力引领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现科学思维,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