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校园枪案的两个时代

2018-03-28 02:55龚灿
看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伯德克莱哈里斯

龚灿

每周一起校园枪击案

美国校园枪击事件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764年,当年7月,宾夕法尼亚州格林卡斯尔的伊诺克布朗学校发生枪击事件,4名印第安人进入校园开枪打死校长和9名儿童。这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早的校园枪击事件。此后两百多年间,枪声在美国校园不时响起,进入现代社会,校园里的枪声更是此起彼伏。校园枪击事件的频繁发生,折射出美国社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枪支管控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

美国众多的校园枪案中,以2007年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枪击案最为惨烈,图为警察将受伤的学生从诺里斯音乐厅抬出

维基百科有一个词条罗列了从1764年到2018年2月期间,美国历史上发生在校园里的枪击事件,有些事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有的是持枪者自杀。从这份收录并不完整的清单中可以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校园枪击事件开始大幅增加,枪击事件发生次数及死伤规模呈愈演愈烈趋势。1970年代,美国校园发生30起枪击事件,共造成37人死亡;1980年代,发生校园枪击事件39起,造成44人死亡;1990年代发生62起,88人死亡。进入21世紀,头一个10年发生枪击事件63起,死亡107人;第二个10年还没过去,截至2018年2月14日,美国校园共发生枪击事件145起,死亡人数达到156人。

在众多校园枪击事件中,以2007年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枪击案最为惨烈,共有33人死亡,23人受伤;其次是2012年12月发生在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的枪击事件,造成包括枪手在内的28人死亡。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惨案发生之前,美国校园最惨烈的枪击事件发生在1966年,一名25岁的大学生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持枪打死17人,造成31人受伤,在此之前他在家中还谋杀了他的妻子和母亲。

哥伦拜恩高中的枪击事件中监控录像拍到的凶手

2018年2月14日,美国校园枪声再度响起,在佛罗里达州帕克兰地区的道格拉斯高中,一名19岁的前道格拉斯中学学生手持AR-15步枪瞄准学生和工作人员,造成17人遇难,14人受伤。惨案发生后,美国社会又掀起了新一轮热闹的控枪讨论。这一次反对枪支暴力的抗议人群中,校园枪击事件的受害者——高中生们也加入进来。

《纽约时报》报道称,2018年刚过去23天时,美国已发生11起校园枪击案。而自2013年以来,美国校园枪击案的发生频率约为每周一起。

《华盛顿邮报》统计过,自1999年哥伦拜恩高中枪击案发生以来,超过15万美国人、至少170所大中小学校经历过校园枪击事件。美国FBI高级官员表示:“对于这种枪击案,我们绝对已经变得麻木了,而且我认为这种情况还将持续。”《赫芬顿邮报》援引盖洛普2017年8月的一项调查称,四分之一的美国家长表示,他们担心孩子在学校期间的安全。

绕不开的哥伦拜恩校园枪击事件

谈及美国校园枪击事件,1999年发生在科罗拉多州哥伦拜恩高中的枪击事件是一个不容绕开的重要节点,美国媒体将该国校园枪击事件分为“前哥伦拜恩校园事件时代”和“后哥伦拜恩校园事件时代”。

1999年4月,18岁的埃里克·哈里斯和17岁的迪兰·克莱伯德在科罗拉多州利特尔顿的哥伦拜恩高中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随后两名枪手在与警察交火后自杀。自此校园枪击事件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了关于枪支管控、学生帮派、亚文化、校园欺凌等话题的争论,促使地方当局和学校更加重视校园安全。导演迈克尔·摩尔为此专门拍摄了纪录片《哥伦拜恩校园事件》,声讨美国的枪支泛滥问题,并获得2002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哥伦拜恩高中的枪击事件中克莱伯德使用的TEC一9

在哥伦拜恩校园事件中,两名枪手的杀人动机并不确定,但他们为这次行动计划了一年时间,他们的个人日记显示他们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在20世纪90年代产生与俄克拉荷马大爆炸案和其他袭击事件相媲美的影响。哈里斯和克莱伯德这类枪手也因此被称为“active shooter”,意即“无特定目标的随机犯罪枪手”。

哥伦拜恩枪击事件对美国后来的校园枪击事件产生了重要影响。2009年,约翰杰伊刑事司法学院社会学家拉尔夫·拉金在其著作中写道,哈里斯和克莱伯德写下了后续校园枪击事件的脚本。拉金调查了在哥伦拜恩事件之后发生的12次重大校园枪击事件,发现其中8名枪手明确提到哈里斯和克莱伯德。“哈里斯和克莱伯德以那些受到同龄人欺凌的学生的名义,把疯狂残暴的射杀当作一次公开的政治行动。许多后哥伦拜恩时代的疯狂枪手直接提到从哥伦拜恩校园事件获得灵感,一些人甚至试图制造超过哥伦拜恩惨案死亡人数的枪击事件。”“哥伦拜恩校园枪击事件重新定义了这种校园枪击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报复,而且是为了抗议欺凌、恐吓、社交孤立以及当众羞辱。”

自社交媒体问世后,哈里斯和克莱伯德突然拥有了很多“粉丝”,他们自称“哥伦拜恩人”。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2014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自哥伦拜恩校园事件之后发生的至少17起枪击事件和另外36起涉嫌威胁校园安全的事件,可能都与1999年的哥伦拜恩校园事件有关。

2015年CNN的一项调查发现,自1999年哥伦拜恩枪击事件以来,“超过40名枪手被指控哥伦拜恩模式阴谋”,且这些枪手几乎都是白人男性青年,几乎所有这些人都研究过哥伦拜恩枪击事件,或从哥伦拜恩枪手哈里斯和克莱伯德那里获得灵感。根据精神病学家富勒·托雷的说法,哥伦拜恩枪击事件的遗留问题之一是“对不满社会的年轻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后哥伦拜恩校园事件时代发生的枪击事件令校园枪支暴力充满更多的未确定性和危险性。根据联邦调查局对2000年至2013年期间发生的160件无特定目标的随机犯罪枪手事件的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一的事件发生在校园里,其中一半以上是在初中或高中。

比起控枪,更应该阻止青少年开枪

美国每次校园枪击案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社会问题、家庭问题、教育问题等长期无法解决导致的结果,是很多问题长期累积的集中爆发。

校園枪击案是美国社会暴力趋势逐渐蔓延的一种体现。美国的大规模枪击案并非发生在人们通常认为的暴力冲突地区,比如说,2月发生的佛罗里达校园枪击案所在的帕克兰曾入选美国最安全的15座城市之一。

哥伦拜恩高中的枪击事件凶手:哈里斯(右)和克莱伯德(左)

对于美国校园枪击案频繁发生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应归于枪手儿童时期的精神创伤,比如学校、老师的管理偏颇,或受到同学欺凌,或是枪手患有某种精神疾病。美国校园文化甚至会放纵一定程度的霸凌,认为这是成长的代价,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校园霸凌事件,老师会出面干涉。

哥伦拜恩校园事件中的两名枪手就是校园霸凌现象的长期受害者。2002年,美国特勤局和教育部的共同调查表明,在此前25年间的37起校园枪击案中,有三分之二的枪手之前曾遭遇霸凌,被羞辱乃至受伤。

当受害者被欺凌后造成的创伤得不到缓解和释放,就可能会选择通过攻击来对付欺凌者和嘲笑者,或者在特定情况下选择自杀来结束痛苦。来自英国的儿童保护组织“国际计划”估计,霸凌带来的犯罪给美国造成每年320亿美元的损失。欺凌需要被遏制,但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所以必须集中精力,让青少年们知道欺凌不是世界末日,必须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校园心理培训项目主任菲利普·拉扎鲁斯表示,目前全美大约每2000名学生配备一名校园心理学家,远高于建议比例。“如果能够尽早干预并为这些陷入困境的青少年提供大量支持,真的可以预防这类校园枪击事件的发生。”拉扎鲁斯认为干预措施的重点不应该放在惩罚上,而应该让陷入困境的年轻人接受心理咨询。

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逐渐关闭精神病类医院,将问题转交给监狱。与此同时,成千上万名有精神问题的美国人得不到专业治疗,而这些人可能成为制造枪击案的潜在人群。

《赫芬顿邮报》博客作者、音乐家史蒂芬·赛义德认为,虽然校园枪击案发生后总会引起枪支管控和心理健康关注的激烈争论,但枪支和精神疾病仅仅是枪击事件的特征,并不是许多青少年开枪杀人的原因,应该问问年轻人为何如此不满,以至于他们如此肆意杀人。“我们的孩子有不满有怨气,因为没有人倾听他们说话,而这原本是他们的权利。”“我们打造了一个道德破裂的社会,受害者是我们的孩子,因为我们道德上的缺陷,他们对权力失去了信心。这就是学校枪击事件发生的原因。”

“如果我们想谈论防止枪击事件,应该首先讨论阻止青少年们开枪的问题,”吉福兹防止枪支暴力法律中心的首席律师亚当·斯卡格斯说,“这些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伯德克莱哈里斯
难忘的八个字
美国第一副总统哈里斯:爱的人生一切皆有可能
怀念“天使”伯德
争吵后“我”在想什么?
“大鸟”伯德60件事
意料之外的结果
神奇的蝴蝶
意外的结果
我的诚实不贩卖
我的诚实不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