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英杰
摘 要:生态文明作为文明发展的崭新范式,已被纳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重大的战略任务。大学生作为实现这一任务的主体,必须接受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文明素养。然而,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还存在某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应对,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0-0254-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以及国家发展的长远大计来考虑。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也强调:“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1]。可以说,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育与引导职责,更应在增强生态文明教育上发挥着推动者与先行者的作用。因此,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就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使之成为生态文明的关注者、传播者以及建设者。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载者。然而,大部分高校并未把生态文明方面的素养作为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加以重视。同时,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缺乏明确的定位,与此相关的课程设置也明显缺失。多种因素导致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虽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积极性不高,环保意识较为淡薄。笔者曾对本校2015级和2016级1 436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通過统计结果可以看到:90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定义模糊不清,所占比例达到20%;对生态伦理的含义直接回答不知道的比例是18%;对我国森林资源情况以及世界气候大会的内容不甚了解或所知甚少的比例分别占30%和48%;在诸如是否把生活垃圾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时,做出肯定回答的是359人,占25%;做出否定回答的人数是144人,占10%;65%的同学认为理论上很有必要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在被问到是否避免吃野生动物和使用一次性餐盒或筷子时,明确给出肯定回答的同学仅占12%,而无法确保做到的同学占到88%。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们的生态文明知识相对欠缺,生态伦理意识缺失,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关注不够,生态危机意识匮乏,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能动性不足,甚至出现“知行背离”的现象。面对这些缺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自觉地担当起重任,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第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消费观、价值观需要适当调整。首先,部分大学生受到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坚持人定胜天的理念,把人看成宇宙的中心和精华,主张人类可以凭借理性和意志征服和控制世界,为我所用。虽然人的主体理性精神是人类尊严的体现,但过分夸大人的主体性,忽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对待自然生态毫无敬畏感和责任感,肆意地践踏和无节制地索取生态资源,都会得不偿失。其次,多数90后大学生受到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熏陶,崇尚购买更多的商品,不去追问是否合适和需要。这一代人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五花八门的广告,快捷方便的支付手段,自控能力较差,身陷攀比和奢侈的漩涡不能自拔,从而带来资源以及能源的浪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再次,以往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使大学生更加确信科技万能论。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双刃剑的负面效应日益突显出来。一些大学生想当然地把科学技术作为解决包括生态问题在内的一切社会问题的金钥匙,对于生态伦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面对这些认知上的歪曲性和片面性,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要适当地加以引导,使青年人树立起健康合理的消费观。
第三,高校中适用于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课程设置缺失。伴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90后大学生经常是通过电视、电脑、手机或广播来获取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信息、知识或理论,具有零散性和非系统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都没有设置针对非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系统课程,这明显不利于大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知识,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同时,非环境科学专业的高校教师也要通过培训、进修学习等方式不断弥补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的不足,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全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职责,更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竭力发挥好生态文明教育传播者的作用。
二、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价值观扭曲以及生态课程设置缺失等不足,一方面,需要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适当地在课堂上增加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激发起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热情,从而树立合理的生态价值观,自觉地担当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翁;另一方面,还需要学校及时增设生态文明方向的课程,系统而有计划地向大学生传递生态文明的理念,增强生态文明的教育力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实行创新式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把生态文明知识渗透进课堂,激发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形成合理的生态价值观。
首先,在理论教学方面,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性的生态伦理著作,结合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哲学观、伦理观、价值观以及法制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在讲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观时,可以结合《寂静的春天》《瓦尔登湖》等作品来阐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马克思主张:“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38恩格斯也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2]560因此,人类应该善待自然,正视自然本身的内在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显然,这种融合有助于大学生逐渐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和科学万能主义的理念,正确看待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提升自身的生态文明认知能力。又如在讲授马克思的价值概念时,可以结合《增长的极限》《敬畏生命》等著作来探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适度的消费理念,避免以宇宙的主导者自居,毫无节制地占有和消耗资源和能源,造成无法弥补的浪费。此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增强大学生的生态伦理、生态法治和生态维权教育,指引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态善恶观,介绍生态法律及法规方面的常识和理念,督促大学生自觉地规范自身行为,争当生态文明的模范领航者。
其次,在实践教学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定期组织大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到乡村、工厂或社区进行生态文明调研和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实践才是认识的真正来源和终极目的。正是在积极参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才会深刻感受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使自发的生态环保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践履者。与此同时,周期性地举行有关环境保护或生态伦理为主题的读书会或讨论会,以教师为主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报告讲座,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深化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理性共识。尤其是在诸如“地球一小时”等特殊的环保日,更应该号召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响应和配合类似有意义的环保活动,并把爱惜环境、节约能源等行为落实到每时每刻,自觉地从身边的小小善举做起。此外,在《形势与政策》的课堂上,应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抽出15分钟到20分钟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一些有关生态方面时事新闻的讲解和评论,这就需要事先把内容布置下去,让学生做充分的准备,可以做个简短的PPT课件,或者以演讲、朗读、分组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启发思考,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环保热情和生态行动积极性。还可以通过辩论的方式,设置一些热点前沿的论题,诸如个人消费究竟是否与他人相关、为经济发展而扩大消费与倡导绿色消费之间的关系等。真理会越辩越明,大学生也会在彼此的理论交锋中加深对生态文明构建意义的认知,把生态道德信念坚实地外化为生态道德行动。
第二,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为大学生打造生态文明校园的重要职责,应尽快完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发挥校园环境育人的作用。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在高校是否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及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素养,将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总体水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既涉及哲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又与环境保护等自然科学密切相关,这种分散在各个学科的现状难以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众所周知,高校担负着向国家输送专业人才的重大使命,理所当然地要尽快设置生态文明的学科方向,以必修或選修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显然,在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学科体系之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先承担起这一重任,把生态文明的理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渗透式教学,把环保意识与生态意识传递给莘莘学子。与此同时,高校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与训练,鼓励教师到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或国内城市访学和调研,吸纳最新的理论成果,使教师的生态素养得到高度提升,从而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其次,高校要积极塑造校园生态文化,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有“象牙塔”之称的校园不仅是大学生的栖居之地,更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要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生态熏陶和影响。一方面,可以通过校园环保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的摄影比赛和知识竞赛、文艺会演中的小品等多样化的形式,宣传和普及生态知识以及保护环境的各种规章制度,使许多非环保专业的大学生也能及时地了解和把握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大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另一方面,高校要努力打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明环境,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身心受益后的精神焕发,自觉地投入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行动中。例如,学生在食堂用餐自带餐盒、餐筷,不使用一次性餐盒和方便筷,响应光盘行动,不浪费粮食;不随意践踏草坪和损毁桌椅;张贴宣传海报时应物尽其用,节约用水用电等。学校在建造新宿舍区和新教学楼时要使用环保材料,购买灯具等办公用品时注重环保节能等。
三、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文明形态,具有更理性的哲学观、技术观、价值观以及发展观。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人与自然的对立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生产技术由有害于环境转向无害于环境,由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转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承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兼顾经济、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走生态文明之路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就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其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正处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而西方国家在高速工业化之后,现代环保意识全面觉醒,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并利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机,把淘汰的产业、落后的机器设备转移到中国,面对这一难题,国家及时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和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3]。一般来说,思想观念的变革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因此,高校需要把新型发展理念以及生态文明观念传递给大学生,才能发挥其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然而,现实中人与自然分离对立的现象并不罕见。恩格斯曾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实际上,人与自然之间并非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唇亡齿寒,辅车相依的关系。正确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顺应自然和顺其自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可见,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生态文明的有力保障。
第三,增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意味着对片面和异化的否定。马克思曾批判过劳动的异化以及商品拜物教,使人们沦为商品或金钱的奴隶,成为片面化的存在,背离了人的真正本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群体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间接影响,片面地占有更多的商品和物品,追求物质享乐,盲目地追捧品牌和奢侈品消费,而精神世界空虚、精神信仰严重缺失。甚至有些大学生竟然为了物质攀比而走上借贷的道路,得不偿失。面对这些不良现象和行为,高校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将有助于引导大学生重塑消费观和价值观,使他们从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泥潭中摆脱出来,获得自由的本性,并在健康科学的生态与环保意识的指导下,逐渐关注人文素质的提升,为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总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因此,从总体上把握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使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理念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自觉地担负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5-0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J] .党建,2015(11):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