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维能力及其培养

2018-03-28 17:56赵楠楠,梁作民
学理论·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战略思维

赵楠楠,梁作民

摘 要: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因此,战略思维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战略思维以长远性、全局性、系统性为基本特征。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要设法延伸思维长度、拓展思维广度、提升思维高度。

关键词:战略思维;思维长度;思维广度;思维深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0-0088-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1]此后,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提高科学判断形势、进行战略思维的能力。作为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战略思维以长远性、全局性、系统性为基本特征,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要设法延伸思维长度、拓展思维广度、提升思维高度。

一、凝聚历史眼光,延伸思维长度

延伸思维长度,就是要超越时间。主体思维受具体时间影响,战略思维要求突破时间局限,善用历史眼光。真理是一个过程,是历史的,而非单独的、僵死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客观世界在发展变化,真理作为思想向客体、主观向客观的无止境的接近过程本身,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恩格斯曾有精准的总结,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只有站在发展过程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延伸思维长度,才可能形成战略思维。

延伸思维的长度,首先要超越现在。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必须看到世界的变化发展,超越眼前。习总书记强调,历史、现实与未来是相通的。主体生活在当下,但歷史是过去了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这与中世纪著名哲学家奥古斯丁的观点相似,历史、现在和未来本质上是相同的,没有差别。因此,观察和思考问题,必须将其放在历史的阶段中,突破现实观念和眼前利益的局限,从长远出发。“两个务必”的提出,正是毛泽东同志重视历史,以史为鉴,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从而做出的科学倡议。

延伸思维的长度,必须超越经验。主体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感官获得关于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经验正是主体的认知总结。经验在社会实践中产生,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认识的开端。主体离开经验,寸步难行,“老马识途”“姜还是老的辣”都是对可靠经验的描述和总结。但是,经验受时空条件的影响,任何经验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如果将认知完全寄托于经验,可能造成思维固定化。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就是对思维惯性的说明,经验性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反而容易陷入困境。盲目相信经验方法,忽视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不可能进行战略性思维。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必须对阶段性的经验进行批判性考察,厘清时空差异,突破局限。

延伸思维长度,还需要超越因果。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互相制约之中。每一个现象都由另一些现象所引起,它自己也必然引起另外一些现象。一种现象对于被它引起的现象来说是原因,对于引起它的现象来说是结果。事物、对象之间的引起和被引起关系就是因果关系。原因与结果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结果依存于原因,原因也依存于结果,科学认知离不开对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探索。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主体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可能是单一的,从而陷入一因一果、一果一因的认知误区。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就要认识到事物之间联系的复杂性,要明确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果多因都是可能出现的情况,把握因果关系的超长链条,追溯链条的每一个环节。在世界整体的联系中,此时此刻的结果,在彼时彼地可能是原因,反之亦然。只有把握因果关系的多样性、复杂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才能超越因果,进行战略性思维。

二、注重全局意识,拓展思维广度

拓展思维广度,就是要超越空间。主体生活在具体空间当中,思维受空间限制。然而,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表面无关的事物通过一定过渡环节都可联系起来,间接对主体产生影响。战略思维要求主体超越局部,开阔视野,注重全局。真理是一种全体,任何个别或部分都不是真理。因为客观世界本身连绵无间,为得到科学认知,主体不能只从单独、个别或部分出发。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把事实联系起来才能把握现实世界。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强调大局意识和顶层设计,就是立足全局高度来思考社会治理问题。

拓展思维的广度,首先要超越部分。毛泽东在研究战略学、战役学和战术学的关系时,对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有过论述,在他看来,全局由一切局部构成。整体与部分正如全局与局部,整体包含部分。但也要看到,部分包含整体的基本要素,部分是一具体而微的整体。更要注意,整体和部分是相对的,部分相对于它的组成部分来说是整体,整体相对更大的整体来说就是部分,两者在不同的情境中会出现转化。现代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有要素和结构,共同形成系统的功能,整体从功能上大于部分的功能之和。所以,战略思维要求主体超越部分看到整体,明确要素的组织结构,从系统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

拓展思维的广度,必须超越自我。在现实中,个人的自我认同由其所处的环境所塑造,环境为主体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提供了相对固定的标准。如果个体思维自我封闭,不可能进行战略思维。人与人之间各不相同,战略思维要求主体看到个体差异,跳出自我中心,拓展视野。在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中,“濠梁之辩”就是个体差异性的典型论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人与人的感觉、知觉不同,对真理的认知程度不可能同一。因而,主体思维不能从绝对自我出发,必须超越个人主义。

拓展思维的广度,还需要超越地域。人是环境的产物,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就要跳出地域桎梏。20世纪90年代之前,“全球化”概念还相对不为人所知,现如今,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事实,人们逐渐生活在“一个世界”中,个人、群体、国家的依赖关系逐渐增强。在全球化背景下,主体必须具备世界眼光。习总书记时常强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超越地域,放眼世界,才能超越思维的固化模式,实现思维转向。也只有超越地域,才可能借鉴其他地区的决策与治理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自身的战略决策服务。

三、识别核心要素,提升思维高度

提升思维高度,就是要超越现象。事物表象错综复杂,战略思维要求透过现象看本体。本体为对象之本质、事物之根本、现象之关键,真理也是本体。事物的性质相对复杂,一种是现象,一种是本质,主体对其进行观念性把握的两种形式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以生动形象性为特征,主体耳之所闻、目之所见、手之所触、鼻之所嗅、口之所感的体验都属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以抽象概括性为特征,是事物感觉背后的规律性内核。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和高级阶段,只有理性的认识才可能成为真理。只有深入事物的核心内容,才能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提升思维的高度,首先要超越杂多。现实事物多种多样,思维超越杂多,就是要抓住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现象是多样的、偶然的,本质规律则是单一的、必然的。“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老子所说的“道”,就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周易》中的阴和阳也是对本质的总结。但是,中国古代传统思维往往更重视经验,忽视对抽象科学规律的总结。西方传统思维则习惯对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进行抽象总结,并将之应用于社会生产,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规律不仅包括自然规律,还包含社会规律。社会由人的活动构成,而人的活动复杂多变,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透过现象,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而,要提升思维的高度,必须要超越杂多,把握规律。

提升思维的高度,必须超越枝节。只有抓住事物的内核,才能把握背后的决定性因素。管理学家认为,现实中存在2∶8定律,事物当中只有20%是重要的,80%都是次要的,战略决策的制定,必须要抓住关键。对此,毛泽东也做出过经典的论述。《矛盾论》强调,在矛盾的特殊性中,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领导者的战略与决策,要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要看到,主要矛盾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要方面,一个是次要方面。只有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制定科学决策。因此,战略思维要求抓住核心,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提升思维的高度,还需要超越感觉。感觉是对欲望、情绪、本能的表达,既依赖客观刺激的形式和强度,也依赖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必须要超越感觉,尊重逻辑理性。只有经过严密推理得到的结论,才具备科学性与合法性。中国古代传统思维重类比而轻演绎,但类比的结论只是或然的,演绎的结论才是“必然地得出”。例如,《孟子》中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而,孟子却没有给出合乎逻辑的证明。这种重结论而轻论证的思维方式,不易提升思维的高度。与之不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构造了严密的论证体系。从商品导出货币,由货币推演出资本,由资本引出剩余价值,由剩余价值理论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有相应的论证过程。正是因此,马克思主义才可能成为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所以,提升思维的高度,必须要注重论证。

综合言之,战略思维体现着深刻的哲学原理。作为一种着眼于全局和长远来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和领导艺术[2],战略思维根源于现实世界,并受制和服务于现实世界。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这一现实决定必须认真对待战略问题。战略问题需要运用战略思维来分析,这就对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延伸思维的长度、拓展思维的广度、提升思维的高度,才可能保证在时间维度上长远考虑、在空间维度上全局谋划、在系统维度上整体布局。只有努力提升战略思维能力,才可能达到“万法融于心”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8-20)[2017-04-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8/20/c_126897733.htm.

[2]李一平.領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3).

猜你喜欢
战略思维
新时代高质量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重认识维度
中国战略思维谋的是百年大计(纵横)
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强化五个思维
领导干部要着力培育战略思维、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
徐光启科技翻译的启示
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思维探析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蕴含的四大思维
战略思维视角下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
论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与领导艺术
“上海有前途、要发展”视阈下的毛泽东战略思维方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