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军
摘要:中国艺术源远流长,雕塑的产生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甚至更早。社会中的雕塑,是受社会自然形态的影响,受人们思想局限性的影响,从而造成了原始雕塑的一种对于神灵的敬畏以及对自然的崇拜而形成的一种古朴的艺术形态。我们站在历史的截面上,但流逝的历史却留下了无尽的痕迹,司母戊大方鼎、秦始皇陵兵马俑、马踏匈奴石刻群雕、玉躯佛像、狮子园玉像、敦煌石窟、奉先寺大卢舍那佛龛、大足石刻、泥彩塑千手观音、孙中山立像......当一切都成为过去的时候,时代的灵魂便凝聚在了雕塑那坚硬的脉络里,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和欣赏雕塑艺术?
关键词:雕塑;文化;审美
雕塑艺术,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作方法的总称。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家使用一定的物质文化实体,通过雕,刻,塑,铸,煅等手段创造出的实在形象,以表达审美和反审美的艺术形式。雕塑的主要特征,是以各种可塑的(如粘土)或可雕刻、制作的物质材料(如石头、木材、金属等),塑造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而且可触的各种具体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不论古代还是近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主动的创造行为。由于创作者的文化、思维模式、社会组织结构,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各自的雕塑艺术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雕塑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圆雕,即立体造像;一是浮雕,即浅雕凸雕。从传统意义上讲,雕塑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而表现形式大多取决于材料,不同的材料会产生的表现形式,如有:石雕、木雕、玉雕。雕就是通过减少材料的体积来达到创作者的目的,塑则是用那些具有粘结性的材料,通过减少材料的体积来达到创作目的,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泥塑、陶塑等。但雕塑作品多与建筑和环境发生联系。一般安置在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群中,用以表彰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具有庄严、崇高、永久性意义的雕塑称为纪念性雕塑;为装饰某一建筑物而制作的雕塑称为建筑雕塑;陈设在室内的架上、案头或挂在墙上的雕塑称为陈设雕塑或室内雕塑。
石雕属于陈设雕塑的一种,其中青田石雕又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玲珑剔透、形神兼备,雕刻技艺极为精湛。我原在杭州从事雕塑(泥塑),机缘巧合下与青田石雕结缘,至今于石雕创作的道路上执着前行。根究多年的学习和创作经历,我认为青田石雕的工艺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因材施艺,因色取俏。许多石料的自然形态可谓天姿丽质,难以人为。“因材施艺”,就是依照石料的自然形态特点,进行构思与构图,尽量不作过多的改造,既可以充分利用石料,又可以从千姿百态的石料自然形态中受到启迪,创造出新颖的作品来。石头色彩丰富,变化万端,“因色取俏”,重在取色,贵在俏丽,味在奇趣,妙在自然。根据石色特点,红者或为鲜花、辣椒,黄者或为谷穗、枇杷,黑者或为飞燕、珠目,白者或为冰凌、明月等等,不一而足,无不奇俏逼真,浑然天成。其构思之妙,用色之巧,令人叹为观止,即便是在异色斑痕等缺点较多的原石材上,经精妙加工利用,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其次,镂雕精细,层次丰富。青田石雕以镂雕技艺见长,尤其是多层次镂雕,其技艺之精湛,为其它类石雕难以企及。镂是镂空,穿透物体,使之玲瓏剔透。青田石适应多层次镂雕,原因是青田石质地细腻,结构紧密,即使雕到细如发丝,薄如蝉翼的极难之处也不会崩塌,其它石料就难以胜任。多层次镂雕技艺要求作者必须俱备坚实的技法基础。古代青田石雕的狮球能镂到十三层,近代也有九层转球作品问世。多层次镂雕术在山水、花鸟作品中体现得比较充分。最后,题材广泛,手法多样。石雕设计题材十分广泛,举凡自然界之万物,不论鱼虫花鸟、山水人物,均精雕细划,神形兼备,巧夺天工。表现手法多样,圆雕、镂雕、高浅浮雕、线刻交替使用。从风格上分有写实与写意两类,而以写实为基本倾向。
我始终认为作品创作,首先要从“三性”入手,即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好的作品要有思想,所谓思想性,就是作品要有主张,是对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是作者思想的火花与观众心灵的共鸣;艺术是发现美、创造美,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谓艺术性是艺术创作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自成一体,独一无二且弥足珍贵,能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特立独行并永留心中。以上三者关系就好像人的精、气、神一样,互为一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共同支撑了整件作品的灵魂,例如,我的作品《众志成城》,我将棕黑色较厚的立面做兵马俑,乳白色层面做背景长城。从思想性的角度出发,主题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以及中国人民永远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的崇高理想,从观赏性的角度来看,这件作品主次分明、虚实有别、疏密有致、内涵丰富,从而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同其他艺术形式和文化的关系一样,雕塑的发展和文化背景也是不可分割的。雕塑是人类的精神产品,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内涵决定着雕塑的形式,雕塑的形式也丰富着文化的内涵。雕塑是人类情感的物化形式,揭示着人类不同时期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蕴含着人类对生命的极大热情;文化对雕塑的作用,正如庄子所言:“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参考文献:
[1]唐艳帅.中国传统雕塑的当代性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