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的曲艺批评品格

2018-03-28 10:39孙光圻
曲艺 2018年2期
关键词:曲艺品格受众

孙光圻

曲艺批评和曲艺创作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曲艺事业腾飞的两翼。近年来,随着电脑、手机等终端平台的日益普及,数字化新媒体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一起,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全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这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以供曲艺界和批评界参考。

一、全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的变异

应该看到,在全媒体时代,以手机、电脑等为载体的微信、微博、博客、公众号、QQ、APP等电子传播平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势与工作效率,而且从内容到形式对包括曲艺在内的各种文艺作品的演播和批评产生了重大的、甚至可能是颠覆性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已经失去了坐下来静心鉴赏或品咂曲艺作品和相应评论的耐心,他们期望可以轻松地在主客互动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而新媒体的横空出世,正好为满足广大受众这一需求提供了适宜的外部环境。

从技术功能上看,新媒体语境下曲艺批评具备以下特点:一是传递速度快,几乎可以在曲艺节目演出的同时,发布动态声像与文字信息以及相关的批评意见;二是反馈时间短,终端设备的受众可以实时反馈自己的感悟与情绪,与各方面进行同步互动与交流;三是受众划分细,此类反馈的信息传递,主要局限在对某些文艺样式或作品感兴趣的人群之中;四是批评意见碎,相关批评的互动过程呈现出碎片化、情绪化、表像化的特征,鲜有全面、客观、深入、到位的评析。

当然,那些发表在传统媒体上的具有理论深度的正统批评文章或议论声音,也会引起部分受众的兴趣,但这主要局限在希冀进一步深刻了解文艺界动态的少数群体之中。与此同时还应看到这样的一种趋势,即作为主动或被动应对新媒体挑战的举措―几乎所有重要的传统媒体都已开设各种公众号与APP,刻意并着力将其主要的图文内容和批评意见通过电子网络平台发布出去。

在这种全媒体外部环境的诱惑和制约下,曲艺批评品格的主观要素必将受到牵连。首先,信息流速加快,“流量为王”的观念可能会让曲艺批评家放弃应有的操守。曲艺作品质量难免有高下之分,但都是创作者心血的结晶。批评家们要如品味红酒般细细咂摸,才能真正品出优劣。但在信息流动大大加速的当下,对流量的追求、对热度的追捧让观众没了耐心,批评家们怎么办?或许就会将顺应市场氛围作为自我安慰剂,放弃窖藏陈酿,转而按照“客户”的需求往酒里兑水。按需批评、按劳批评、红包批评等等,五花八门,实事求是的批评减少。这种以博取受众的眼球与点击量为鹄的批评取向,导致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得不到应有的批判和匡正,也会让批评者逐步丧失应有的除害驱虫的“啄木鸟”功能。第二,毋庸讳言,由于师承背景、艺术流派、人生资历的不同,曲艺界客观上确有这样或那样的小圈子。鲁迅曾尖锐地指出:“我们曾经在文艺批评史上见过没有一定圈子的批评家吗?都有的或者是美的圈,或者是真实的圈,或者是前进的圈。没有一定的圈子的批评家,那才是怪汉子呢。”①在这个基础上,鲁迅认为:“我们不能责备他有圈子,我们只能批评他这圈子对不对。”②曲艺评论家应该有一个圈子,但这个圈子里的内容,应该是对曲艺作品的精妙解剖和真切感悟,应该闪耀着思想的光芒,而不是罩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处处体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温良恭俭让”。

凡此种种,说明面临新媒体的冲击,曲艺批评的品格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侵蚀,对此如不保持高度的警惕,则恶化的批评环境可能会影响到曲艺创作环境,进而对曲艺事业整体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全媒体时代曲艺批评的应有之义

媒体是相对客观存在的传播平台,其承载内容正向,就会产生积极意义;反之,就会有不良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批评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不论传播方式如何发展,文艺批评的核心社会功能不能变。要引导并推出符合时代需求、人民需求的好作品,要提高其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审美水平,要在助推曲艺去芜存菁和推陈出新的良好氛围下,使整个社会的生活风尚和艺术审美更上层楼。

有鉴于此,曲艺批评的应有之义是,必须引导和矫正曲艺作品的创作方向,使其具备应有的艺术性、思想性、价值取向。

第一是协助曲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作为重要文艺样式之一的曲艺,其作品首先必须有优秀的艺术性。曲艺作品不是工作报告、新闻报导或学术论文,而是必须用自身审美特色和标准来反映现实和历史的社会风貌并突出典型人物的艺术作品。例如,评弹作品应有浓郁的评弹味,应有“说、噱、弹、唱、演”的精彩艺术表演;相声作品就应有独特的相声味,应有“说、学、逗、唱”的动人艺术效果。曲艺批评应该对于那些在艺术上粗制滥造、低俗丑陋的作品予以严肃认真、充满理据的直言批判,要大声疾呼,振聋发聩,引起业界与社会的警觉与不屑,而对于那些在艺术美上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作品,则要善于总结,充分肯定,并举一反三,从艺术规律的挖掘与美学意涵的拓展上,确立标杆,激发共鸣,引领潮流,共同发展。

第二是协助曲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任何一个文艺作品都是作者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意识反映,也是作者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集中展示。这种意识反应与观念展示对广大受众与社会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思想影响。我们的文艺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新时代的各类建设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有新思想的引领与支撑。曲艺批评应该通过对有艺术感染力的曲艺作品的评价,去助推新时代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崇高光荣也是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

第三是积极引导曲艺工作者探寻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曲艺作品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那种纯粹以点击率和票房为诉求的娱乐作品,充满着声色犬马的感官刺激和纸醉金迷的颓废享乐,实际上也是有其不便明言的别样价值取向的。新时代的曲艺批评,应该具有通过作品的分析和评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演绎、普及和培育的价值取向。对符合此种价值取向的作品应大声鼓呼,对违背此种价值取向的作品要厉声抨击,不能混淆视听,更不能颠倒黑白,要旗帜鲜明,导向清晰。

当然,上述曲艺批评的应有之义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艺术性是曲艺批评关注的基础,作品的思想性和價值取向,必须通过艺术性才能得以彰显;思想性是曲艺批评关注的内核,没有思想的艺术和没有价值取向的作品,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一样,是不足为训的;而价值取向则是曲艺批评关注的重心,缺乏正确价值观引领的作品,其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值得质疑的。优秀曲艺批评,应该也必须是为曲艺作品及其审美思维树立一根具有高度艺术性、丰富思想性和科学价值取向的标杆。

三、全媒体时代曲艺批评的品格要素

在全媒体时代文艺批评的主客观条件发生重要变动的语境下,曲艺批评应该或者说必须具有什么品格,这是值得充分深思与探讨的。所谓品格,原指一个人的品质与风格,也即人格。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看,人格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时所展现出来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思维、行为和情绪渲泄的方式。引伸到文艺和曲艺批评上,品格是一个批评者在与作品的接触与互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个性化的、独特的认知、判别与评估的方式,其内核揭示和反映的是批评者本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即其做人的品质与风格。

就此而论,全媒体时代的曲艺批评应具备如下基本要素。

一是要独立自主。在全媒体时代,対同一个曲艺作品,社会各种阶层、集团、个人会迅速作出各种各样的评论判断,此所谓众声喧哗,莫衷一是。一个严肃和正直的批评者,必须具有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自主说明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批评者的人格、风骨与气质的集中体现,也是批评者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论、艺术认知水准的典型表征。这里有四点值得注意:不唯上,即不要毫无分析地以权威见解为己见;不唯书,即不要毫无质疑地以各种理论著作和名家文章的观点为己见;不唯众,即不要毫无立场地以社会上各种吆喝和炒作的声音为己见;不唯利,即不要毫无操守地以商业利益的导向为己见。严肃的、正直的艺术批评,应以探寻社会之真、人性之善和艺术之美为依归,要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骨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风格和“黄洋界上炮声隆,我自巍然不动”的精神。

二是要辩证思维。一般而论,一个曲艺作品并非都是十全十美的,它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曲艺批评应充分挖掘、肯定和推介作品的合理内核和优秀审美,揭示、剥落和分析作品的薄弱环节和欠妥部分。做到该肯定的肯定,该表扬的表扬,该提醒的提酲,该批评的批评。不能形而上学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不能“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曲艺批评不能人为拔高或人为矮化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和价值取向,而应通过对作品思想内容和美学形式的全面分析和仔细考察,作出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如实评价。

三是要外观内视。曲艺批评的品格,并不是单纯的“马列主义口朝外”,“拿着手电筒照别人”,而是要外观内视,从外观中透析自己的精神和情操。意大利著名画家莫迪里亚尼擅长于人物的肖像画,但是其自画像却是一眼开一眼闭。何以如此?他的回答是,“我用一只眼睛观察世界,另一只眼睛凝视自己的内心。”文艺批评家也应是这样,因其外观的批评水平,取决于内心的良知与胆识。很难想象一个内心利欲薰心的人能顶住官商功利的诱惑,也很难想象一个内心丑陋的人能写出富于审美的高论。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没有高尚的情操、傲然的风骨和良佳的真知,是不可能发生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不可能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的。

四是要先导引领。曲艺批评从曲艺创演的实践分析中来,又回到指导曲艺创演的实践中去,因此,先导引领的理论思维是曲艺批评应有的一种品格。巡诸当下,在这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有的批评脱节滞后,跟在作品屁股后面转,缺乏引领指导的作用;有的批评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从个别到一般的理论分析与规律探寻;有的批评置身度外,没有介入感,即令现场点评也是自说自话,缺乏与编创人员与观聆受众的互动交流;有的批评附庸不合时宜的市场潮流和票房价值,迷信名流大咖,放弃褒优贬劣的功能,混迹于普通老百姓,甚至指鹿为马,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凡此种种,说明批评的品格出了问题。实际上,在全媒体时代,必须高度重视批评的先导引领品格,应该加强与创编人员的沟通,全面深入了解作品的一度、二度创作情况,创编人员也应主动征询批评者的意见,甚至应该提倡批评者搞编创,编创者写批评,使编创和批评相互了解,相互熟悉,相互推进。与此同时,批评者还应该与广大受众多多互动交流,深入了解、提升和引导受众与粉丝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从而使曲艺作品更好地满足社会的精神需求。

全媒体时代是当今文艺传播与批评的重要时空背景。任何有社会责任感的文艺批评者,都应该接受和适应这一外部环境变化给自身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与时俱进地塑造新时代的批评品格。随着曲艺批评品格的优化与提升,必将引领并助推曲艺事业在新时代更上一层楼,铸就新辉煌。

注释:

①②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28页,第428-429页。

猜你喜欢
曲艺品格受众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曲艺泉城》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冬季暖男必备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