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利平
有一句法国谚语“Long comme un jour sans pain”,意思是“没有面包的日子漫长难熬”。在种类繁多、口味各异的面包中,最能代表法兰西的莫过于法国长棍面包(Baguette)了。中国人把它简化成了一个昵称——法棍,听着就那么接地气。
关于法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巴黎地铁的介绍资料上是这样记载的:19世纪末,也就是巴黎修建地铁的时代,来自不同地方的工人经常斗殴。由于传统面包几乎都是又大又圆,所以很多人会随身带一把刀,以方便切面包。为了避免安全隐患,地铁监工就请面包师专门制作了长条形状的面包,分量与圆面包一样重,但可以用手掰着吃。法棍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标准的法棍长度在55至65厘米之间,重量在250克至300克之间,每公斤面粉含盐量为18克。据统计,法国人每天要消费掉3000万根法棍,差不多人均半根,其中大多数出自面包房的手工制作。
传统法棍的配料极其简单,只有小麦面粉、水、盐和天然酵母4种基本原料。简单的原料让法棍的味道更加纯粹,但制作难度也增加了不少,对面包师的技艺要求非常高。品嘗者一般从面包师对火候的掌控、面包外观、口味、香气、面包芯5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犹如对待一件艺术品。
由于法国人挑剔的味蕾和严苛的标准,能做出上佳法棍是成为一名优秀法国面包师的敲门砖,也是法国最高职业技术大赛“最佳手工业者奖”评选面包大师的必考科目。在法国3万多名烘焙师中,仅有52人获得了这个称号。
吃惯了馒头、米饭和面条的中国人,也许对法棍会有这样的感觉:这面包怎么这么硬啊?其实正宗的法棍,尤其是刚出炉的时候,外皮金黄酥脆,捏着会有脆响,吃在嘴里既有嚼头,又不会“坚不可摧”。质量上乘的法棍是富有弹性的,中间充满气孔。烤好后的一个小时之内是最佳食用时间,外皮的酥脆和内在的软香稍纵即逝。不过,就算你错过了最佳食用时间也没关系,即使放到第二天,变得坚硬无比的法棍只需放入预热过的烤箱里加热一两分钟,然后拿出来蘸着各种浓汤、红茶或咖啡吃下去,仍然非常香美。
法棍可以是时尚。在巴黎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一手挎着香奈儿或路易威登的皮包、一手夹着或拿着法棍的气质美女。这种时尚只有在法国才能看到,浪漫得一点都不违和。尤其是在阴冷的傍晚,刚刚走出办公室的巴黎人在一个个面包店里排起了长队,一根根法棍被放在自行车车筐里或者干脆夹在腋下匆匆返家。泛黄的街灯渐起,空气中总有着那么一股暖洋洋的香味。
法棍可以是餐具。法国人吃饭离不开法棍,法餐的精华在于菜肴中由大厨精心烹制的汤汁,因此手中的面包就成了“光盘行动”的利器。吃完色拉和主菜,要用面包把调味汁和菜汁擦干净、吃掉。吃奶酪时要把奶酪涂在面包上,也可以搭配鹅肝或肉泥酱,直接抹在切成片的法棍上。这些都吃完了,还可以抹上黄油,或者用法棍蘸着色拉酱、第戎芥末酱继续大快朵颐。
法棍可以是试金石。到餐馆吃饭,菜还没点呢,服务生会给你先上一篮子切成小块的法棍,放在红白格或其他颜色相间的餐布上,让人看上去就很有食欲。在法国的餐馆里,篮子里的法棍是可以无限免费续加的。由于这是进入饭馆后尝到的第一种食品,客人通常可以根据法棍的口感来判断这家餐馆的水准如何,而且极少有偏差。
法棍可以是外交礼物。法国前总统乔治·蓬皮杜之子——阿兰·蓬皮杜教授所撰写的《我的母亲克洛德》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蓬皮杜夫人在国事访问时,法棍、奶酪、干肠和红酒都是随身必带的食品。1970年,她随蓬皮杜出访苏联,得知勃列日涅夫喜欢法棍,就在一次正式会见前准备好一根,并按照法国传统用锡箔纸包起来,夹在胳膊下,作为礼物送给了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非常高兴。这一举动对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法棍可以是法国美食基因中的“小倔强”。面对美式快餐的入侵,传统的法国人一直在抵抗。有一年2月,我们驱车前往法国情人节小镇游玩,在附近的伊苏丹休息时,收获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在那个游客罕至的地方,当地的一家麦当劳餐厅竟然推出了限时产品——法棍奶酪三明治。我们赶紧买来尝鲜:脆软适中的法棍,加上当地的特产奶酪,咬一口在嘴里咀嚼,满嘴的香浓,满腹的惬意。
巴黎人对法棍的爱之深、情之切,简直让我们这些来自著名美食国度的中国人都感到惊讶。从1994年起,巴黎特意设立了年度最佳法棍比赛,每年评选10名优胜者。第一名除了获得奖章和4000欧元的奖金外,还可以获得为总统府提供一年法棍的合同。2017年,巴黎十三区的一家面包店在比赛中拔得头筹,法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费加罗报》的标题是《最佳长棍面包仍在左岸》(巴黎塞纳河左岸集中了高等学府、咖啡馆、书店、画廊、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左岸因此成为文艺精神的象征)。
看来,左岸的文化气息与这道美食的搭配,对于巴黎人来说还是最具吸引力的。
(马明荐自《环球人物》)
责编: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