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特定的说辞或话题能保证谈话向前推进。打破僵局不是要“找到正确的话来说”,而是要做出实质的、根本的转变——重塑我们自身。
作者:贾森·杰伊 加布里埃尔·格兰特
译者:美同
出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分类:经济管理
加布里埃尔家的酸奶瓶用的是不能回收利用的5号塑料,因此他会把这种塑料从垃圾桶里挑出来再放进可以重复使用的购物袋,然后把它们统一放进全食超市专门收集这种塑料的箱子里。但他的妻子萨拉似乎没有理解这套做法,在加布里埃尔的再三提醒下,她终于开始照此处理,不过有些不大情愿。
他决定与妻子好好谈谈,为什么要把垃圾放到该放的地方:首先,这么做是正确的;其次,这么做简便易行;最后,如果不这么做,会威胁全体邻居的回收行动。谈话的结果是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她完全停止从垃圾桶里挑拣5号塑料瓶了。又过了几个月,萨拉对他说:“你知道吗,我教我的父母、祖父母甚至我朋友的父母分拣能回收利用的垃圾。我一直喜欢回收利用垃圾。但是跟你生活在一起,我不想再这么做了。”
加布里埃尔反思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陷阱里。他一直在享受着分捡垃圾所带来的正确和正义感,而这么做的代价是不仅无法推动回收利用垃圾,甚至在夫妻关系上造成了附带的损害。
这是本书作者之一的亲身经历,也是本书所要探讨的话题:沟通的僵局是如何造成的?又该如何破解这些隔阂?在大多数情况下,尽管我们想推动自己倡议的事情,可是这一善良的愿望却常常被堵在挤满了各种想法、理念和紧急事务的水泄不通的路上。我们很难冲破阻塞,实现我们真正想要的自己、真正想维系的感情和真正想拥有的世界——虽然我们偶尔确实能做到这一点。
作者发现,如果我们固守成见,不改变过去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出的心态,分歧和僵局就只能持续下去。只有挣脱束缚,寻求新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局面才可能改观。我们必须认清自己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同时表现出与之相一致的心态。做到了这一点,说什么、怎么说就会水到渠成。经过了这样的自我重塑,我们就能打开广阔的天地,并在其中自由翱翔。面对对方的抗拒,我们能做出真实的回应。在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之间探索新想法的时候,我们能忠于自我。在摸索和苦思的时候,我们能重建共识,持续地将谈话推向前进。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心思来研究分歧和僵局呢?通常来说,我们发出倡议是因为有一些东西让我们产生了这样做的冲动,比如我们对家庭、社区或者某一片土地的关爱。这种关爱或冲动可能会延伸至我们的国家或者整个人类,甚至延伸至所有的生物。
这是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写给女儿的人生投资课。在書中罗杰斯将自己的投资经验以及人生智慧通过21条投资准则的形式展现出来,主要内容如坚信自己的想法,不要轻易受他人左右;不要依赖书本,走出去亲眼看一看世界;学习哲学和历史以及普通话;知道短处,承认失误等。本书旨在培养人的“财商”,适用于所有投资者和父母。
自古以来,平等就是人们普遍重视的问题。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之间,不平等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关于不平等的问题,基本的矛盾都是存在于两个思想学派之间的,保守主义者认为社会不平等既是不可避免的,又是公正的;激进的相反论点的支持者则认为社会不平等既不是必然的,也不是公正的。
《权力与特权》主要回答了社会分层领域中的核心问题:谁得到了什么?为什么能够得到?作者通过辩证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学科思想的的发展,勾勒了正在兴起的理论综合的框架。他认为众多社会学家如马克思、斯宾塞、萨姆纳、凡勃伦、莫斯卡等所持的多元、矛盾的观点,都可以被包含于不断发展的、系统化的理论主体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