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靖
(内蒙古坤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010010)
建筑工程造价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涉及工程各个参建方的利益。从建筑工程的整体实施过程可以看出,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阶段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为此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造价人员应整合应用 BIM,将其作为协调各个阶段的信息平台,通过提高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准确性,进一步优化设计建模,并利用优化后的设计建立虚拟的施工过程,对施工过程的资金投入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和控制,进而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目标。
对建筑工程场地进行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周围的环境,降低环境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此项工作的开展中,可对BIM进行合理应用,通过创建BIM模型,对场地环境进行直观呈现,利用现有的数据,借助BIM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还原,从而模拟出拟建工程的最佳方位。同时,可将BIM与谷歌的实时地图融合到一起,结合拟建项目,确保周围环境达到最佳程度。BIM在场地分析中的应用,可使场地的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达到了场地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目标,由此使得决策速度大幅提升,成本随之降低。
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中,投资估算是重要依据,因其涉及的费用相对较多,从而使得估算工作具有了复杂性的特点,一旦估算不准确,将会对工程造价带来影响。为确保投资估算精度,可在投资估算编制中,对BIM进行应用。通过构建BIM模型,利用建模的数据,对工程所需的构件数量及价格进行计算,由此可得出工程的总体造价。同时,可在数据库中调用与拟建工程具有较高相似度的历史工程,对BIM模型进行确定,并结合拟建工程对其中的数据稍加调整,因历史模型的估算依据全都经过验证,所以可使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大幅度提升。此外,应用BIM还能对市场中的材料信息情况予以及时了解,使计算出的材料费用更加准确。
在建筑工程前期阶段中,建设与投资方案的选择是重要工作,为降低工程造价,选择方案时,必须对成本、工程量等指标予以全面考虑,从而确保方案的最优性。在该环节中,可对BIM信息库及历史模型存储功能进行利用,按照投资方的要求,从历史模型中对与拟建项目类似的工程进行抽取,经过修改和更新后,使其形成一个新的模型,满足投资方的要求。此外,可利用BIM模型对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优缺点,以最佳的组合方式,形成最优的方案,在提升项目前期决策速度的同时,减少资源的消耗量,降低成本。
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可运用BIM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造价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和GIS技术,对工程设计条件进行判断。同时,还可以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快速找出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明确设计方向,避免设计失误。建筑工程项目虽然具有独特性,但也具备一定的共性,利用BIM可找出建筑的共性,在借鉴共性的基础上,可为拟建项目的设计提供依据。如,可通过 BIM对景观线及可视度进行分析,找出拟建项目被严重遮挡的区域,据此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优化,避免后续施工中变更方案影响工程造价。又如,可通过BIM对工程场地的通风条件进行分析,为建筑布局及朝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由此可使设计出来的方案更加合理,保证造价在投资估算的范围内,避免失控的情况发生。
在初步设计阶段,可在限额设计、建筑性能分析及碰撞检测等环节中,对BIM进行应用,以此来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2.2.1 限额设计。在限额设计中,可以借助BIM数据库对历史数据进行调用,将之作为新工程设计的参考依据,从而快速、准确地获取工程量,结合造价对指标进行估算,这样便能得到该部分的工程造价。历史数据库存储着企业所有项目的造价指标,可对其中的材料指标、区域指标等进行应用,确定限额设计目标。
2.2.2 建筑性能分析。运用BIM技术与已建模型进行对接后,可分析建筑的整体性能。如,模拟自然采光,改进采光效果,据此对室内照明进行优化布置;又如,模拟自然通风,增强室内的舒适度。同时,还可对噪声、日照等情况进行模拟,为设计方案的改进提供依据,从而使建筑性能达到最优,减少能耗、节约资源,降低工程造价。
2.2.3 碰撞检测。利用BIM模型,可对各专业的管线进行碰撞检测,从而防止管线发生冲突的问题,随着这些问题在施工前得到解决,避免发生设计变更,返工风险随之降低,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造价人员可对BIM 5D模型进行运用,以此来对施工过程中一些复杂的工艺进行模拟,据此对图纸进行修改,模拟出的工期及施工图预算可为施工进度分配及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正式开始前,可以运用BIM对各专业的管线及净高进行检查,消除所有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潜在问题,避免工期延误导致费用增加,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建立BIM模型时,可加入时间维度,以动态的方式,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找出影响工程正常进行的问题,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加以处理。此外,还可运用BIM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借助4D模型模拟施工现场的布置情况,优化场地布置方案,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条件。
施工过程是建筑产品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可在施工中对BIM进行应用,借助5D模型,对将要实施工程中所需的资金进行预测,通过与完工项目的造价信息进行对比,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为投资方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BIM 5D模型可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它能够赋予建筑中所有构件时间和价值属性,利用 WPS技术,可将工程项目按预先编制好的进度计划进行层层分解,并与 5D模型中的构件、进度计划及价格信息进行关联,这样一来,所有要素之间可形成联动,相关人员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每个构件在某个时间点的造价信息,为资金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造价的各个阶段要整合运用 BIM,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水平。造价人员要掌握BIM技术的实践操作,积极与设计方、施工方等参建方沟通协作,全面了解影响工程造价的各项因素,进而利用BIM的信息化和可视化功能强化对工程造价的动态分析与管理,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