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是人的大融合
——融合过程中的人才发展探讨

2018-03-28 04:45
传媒论坛 2018年18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介中心

(上海市松江区新闻传媒中心,上海 201600)

从21世纪初开始,媒体经历了报纸(广电)上网阶段、网络报纸(广电)阶段、全媒体阶段(后期全媒体与融媒体概念并行使用)、融媒体阶段四个阶段。2014年被称为新闻媒介融合的元年。时至2018年,4年过去了。在这4年里,太多的纸媒宣布关门歇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无数传统媒体人的重新出发。各地融媒体中心纷纷成立,中央主流媒体以及各地的党报、广播电视台等走在了媒介融合的前列,如长兴传媒集团的成立(其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媒体机构的“取经地”)。

尽管融合已成大趋势,并不乏先行者,但对于刚进入融合的媒体机构来说,融合的过程是艰辛的,因为这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融合,本质上是人的大融合。原本在报纸(广播电视)机构里存在的人员问题,在融媒体中心里,这些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得到了放大。一开始,各种形态的媒介只是汇聚在一起,无论在内容制作上,在任务的分配安排上,都是“你是你、我是我”。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才更是容易流失。融媒体中心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留住这些人才,都是融媒体中心建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把舵型人物:引导融媒体中心前进的方向

“融媒体”不单单是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的简单重叠,它意味着是一个超级有力的平台,以同一个声音(只是用不同的形式)向外发声,融媒体中心成立之后,要在人力、内容、宣传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整合。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尼尔逊认为媒介融合就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然而,要实现这样的全面整合或者说是联盟,首先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把舵人(一个领军团队)。这样的一群新闻人才,他们需要既懂的管理,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同时要深谙新闻传播规律、新媒体发展规律,他们务必曾经深入一线,在采编领域深耕多年,同时还要了解传媒政策,最为关键的是有创新的勇气和气魄,不墨守成规。他们是融媒体中心的把舵人,有着过硬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作风素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具有政治预见性,能胸怀全局地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新闻航母”前进的方向。

唯有在这样一个群体的管理之下,才能摆正新老媒体关系,充分挖掘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优势互补、扬优去劣的效果,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构建最权威、最强大、最可靠、最具实战力的传播格局。否则,融媒体中心建设等于一句空话,只会是一盘散沙。新闻机构主管部门,要挖掘、培养好一批融媒体中心管理人才。

二、全能型采编人员:融媒体中心的核心

如果说融媒体中心的管理群体是整个中心的把舵人,那么把管理层的意志落实到位,实现传播效果,对于融媒体中心来说,全能型采编人员则是核心。

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定制化和精准化。传统媒体必须从之前的面向所有用户都是一样内容的大众传播方式转变为不同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分众传播。融媒体中心,可以充分发挥各个媒介的优势,并利用互联网传播技术,将不同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精准地传递给受众。这个时候,融媒体记者要求不单单只擅长某一类型稿件的采写。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史蒂芬·奎恩博士提出过一个全能记者的概念,他认为融媒体记者分为先能够用手机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然后能够在一天内为网站写稿、提供视频和新闻,为报纸写稿;最后能够为报纸写深度报道,为电台、电视台做纪录片。在融合的背景下,记者不仅要熟悉不同媒体平台的不同特性,还要有更强的抢新闻和发稿意识,开始从有节点发稿到全天候发稿,对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特别强调记者的新闻策划能力。在融合背景下,融媒体记者不仅要求能写稿、能出境、会连线,而且还要会直播。类似的,对于编辑来说亦有同样的要求,要体现技术创新、形式多样、全面融合等特征。

由此,利用高效和各个研究领域的资源对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是当务之急,让记者实现从熟练手到全能手的转变。同时建立一整套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也十分关键,转好型并巩固、强化、完善、提升了新闻信息处理技能的采编人员,不仅在收入水平上要有所体现,更要在精神领域给予体现,从而自然而然地完成优胜劣汰。培养、挖掘、留住一批优秀的采编人员,对融媒体中心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新闻主管部门必须下功夫要完成的一个巨大工程。

三、技术人才:融媒体中心的技术保障

新兴媒体发展表明,全能型采编人才只是确保了信息内容的生产,而把这些信息内容传播出去,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受众,并实现很好的覆盖效果,则依靠的是技术人才,他们是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实现融合传播效果的放心丸。

传统媒体如果仍然认为“内容为王”,那么这种落后的概念必然会成为融合发展的最大绊脚石。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这意味着媒介技术也即媒介形式的影响是深远的,要从以内容为王转变到现在的以内容为王、以技术为本、以互动为纲。然而把内容、技术、互动实现完美结合,则需要一批技术人才。比如新闻源的捕捉与追溯、海量素材的高效处理、灵活便捷丰富的发布渠道、智能的传播分析等等,这些流程都需要强大灵活的IT基础架构、智能化的大数据分析的帮助,所以,IT人才的培养和更新迫在眉睫。这也是当前融合过程中,有关部门十分注重的一块内容。

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使新旧媒体在互相竞争中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新闻人,不仅懂得如何采集新闻信息,更要懂得抓住受众的视线,先进技术运用要得心应手。唯有如此,新闻领域的“正规军”才能打破在新媒体时期,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的尴尬局面,重振新闻工作者的风采。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本文认为把舵型新闻人才、全能型采编人员、技术人才是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三大人才保障,唯有在这样一批新闻人才的保驾护航之下,“新闻航母”才能走得更远,方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媒介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