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4日出版的《Science》发表了题为《灌溉效率悖论》(Theparadoxofirrigationefficiency)的论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的R.Q.Grafton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王亚华教授为该文共同作者,11名作者来自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美国、埃及、中国等国家。该文研究发现,提高灌溉效率通常不会减少作物耗水量。该研究结果可能会促使各国政府重新思考和定位当前被普遍接受并认可的节水灌溉政策。
水资源高需求与水资源短缺是许多国家政府面临的一个政策难题。许多国家应对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方法是提高灌溉效率(如推动新技术改进作物滴灌),将农业节水省出的水资源分配给工业、居民和生态环境用水,然而,提高灌溉效率通常不会减少耗水量。该文运用流域水循环机理和水资源过程要素的百分比变化情况,从理论上分析了节水困境的原因。该文指出,灌溉效率的提高会导致更多的农田耗水量、更多的地下水抽取量甚至更高的单位面积农田耗水量。原因是许多国家对灌溉效率的提高进行补贴,节水灌溉发展迅速,而节水灌溉技术进步会使农民种植更多的水资源密集型作物,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从而增大作物用水量与灌溉面积,减少回归水量,增加灌溉用水的消耗。导致节水困境难以打破的重要原因,是现行灌溉效率政策下,获益者希望维持现状,而大量为了提高灌溉效率而给予的补贴,又促进了这些寻租行为。
该文提出了应对节水困境的5条新的政策建议:①从农场到流域尺度,都设立水资源账户,进行全面综合的水资源核算,以记录和公开不同尺度水资源量的变化;②减少水资源的灌溉量,并且对灌溉面积进行总量控制;③对水资源进行价值评估,以确保对提高灌溉效率进行补贴所产生的公共利益大于成本;④对灌溉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影响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对入流量和出流量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⑤更加深入分析灌溉效率政策对灌溉者行为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