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珍 黄河水利出版社发行部
选题策划除了是图书生产的源头,同时也是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其代表的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1]。在实际工作中,策划编辑除了需在出版理念上保持特色鲜明外,且还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并与时代、科技发展保持同步,进而顺利开展选题策划工作。从总体上来说,在如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图书编辑需将选题策划这一图书出版的源头抓好,以进一步推动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
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发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其除了是整个图书出版的灵感来源,也是全新的创造性活动。众所周知,选题策划包含的工作事项类别繁多,足以可见选题策划工作离不开出版人的辛勤劳动与智力付出。现在,出版编辑人员在所谓的“选题策划”环节中已不仅仅只是为他人作嫁衣,即只负责校对审核稿件与后期的出版工作,而是扮演“决策人”一角,拥有绝对的“权力”,需要负责前期的选题确定、中间的风格设计、内容走向与最后的出版事宜。就这方面而言,在图书面世成功中出版编辑人员所做的选题策划工作地位重要,功劳很大。
进入信息时代,人们身边充斥着各种信息。而信息爆炸则让人们面临知识获取上的选择困难与接受困难。出版编辑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就是怎样向受众快速简洁的传达有利的信息与有益的知识。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图书市场在人们选择获取知识的途径中占据的比例也不断降低,这已成事实。此时,就愈加突显出选题策划的重要性。一个好的选题策划加上后期强有力的监控全过程,能够打造出一个或者多个快速占领市场、甚至引起轰动的优秀图书。
快速发展的计算经济,使得原本属于图书出版的市场逐渐被诸多数字化媒体所瓜分。纸质媒体若想在如今的知识市场中分一杯羹,则必须从内容上想办法,大打“内容牌”。而选题策划正是从源头上便决定了图书内容是否可将受众吸引过来,以及吸引受众的人数。所以,如今图书出版出路的必要举措就是将选题策划做好。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让图书的发展从过去的选题策划向主动加工、主动进行的环节转变,对出版编辑人员来说,在前期策划中需要做的事情便是怎样在繁多的信息中对所需的信息进行收纳、整理与归类,并把信息转化为知识。经过创意性的策划与设计,把有价值的信息,转化为精神食粮,为读者提供“营养”是出版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快速发展的经济在图书方面的体现就是图书市场化[2]。而图书市场化就要求图书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促进其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做到占领市场,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加之国外图书参与竞争,所以若要获得更多受众的青睐,那么出版的图书产品就一定要具有非一般的优势。而要体现这种优势就离不开图书编辑人员的选题策划。
出版社出版何种类型的图书、一般民众可看到什么样的内容,受到怎样的熏陶与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均由图书的选题策划所决定。因此,就文化的影响层面来说,
图书的选题策划可代替人们进行选择。大家都知道,图书对人类的影响一度可上升到文化的发展层面。有时,一本书会对人的心情、思绪产生影响,但有时,一本书也会变成一场“革命”、一次巨大改变的导火索。所以,出版社做出来的图书产品需将这一点考虑到。这就需要我们的出版编辑人员在进行出版选题策划时,将文化的导向作用考虑到,端正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
1.及时更新选题策划的思维
如今,信息技术日渐发达,因而各种新时代特征也就应运而生,包括快速化、碎片化、焦点化等,为此出版企业也应展开改革,把这些新特征抓住,更新出版策划思维,多对新媒体技术予以利用,并与传统出版技术、选题策划技术相配合来实现全新的企业发展策略,创造新思路、新模式助力新媒体时代下的图书选题策划,同时也需把选题策划的立体化、全方位规模给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促进图书选题策划效率和创造性的提升,让出版企业有效沟通市场以及其它出版企业,按照市场发展趋势及时对图书选题策划方案做出调整,使因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最终对民众需求予以准确快速地了解,把目标读者找到,率先占领市场,而这也是新思维可为图书选题策划环节增值之处[3]。
2.编辑要具备新技术应用能力
选题策划工作归根结底都是由编辑人员完成的,编辑有无能力决定了一本图书的选题策划是否能与时俱进。该能力并非传统上的编写、整理,而是必须将新媒体技术掌握。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带给了出版业巨大挑战,但不论再高超的技术,其目的均是为了将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提高,服务于消费者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纸质书也逐渐被PC、移动端的电子书、AR图书所取代,每种形式的图书各有其优缺点,为了能够在读者中轻松传播,并让书籍内容高度适合目标群体,编辑应做到全面了解,并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其实,如今一个好策划编缉,往往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即类似于影视媒体中的制作人兼导演,不仅要熟知社会热点,了解读者需求,还要通晓网络传播,APP,手机阅读以及快速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技术。只有这样方可与时代要求相符。
在信息化背景下,要想将选题较好的完成,就必须准确把握社会心理[4]。而利用融合多种媒介,就可帮助图书编辑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展开创意联合,进而共享选题策划的资源。通过新的选题策划模式开展图书策划,可将纸质图书、手机与网络的界限打破,一方面把纸质图书内容优势给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开发多种媒介形式出版物。比如,针对受欢迎程度较高的网络图书,可利用优质资源再次开发,以转化图书选题的心态,增强图书的生命力。因此,图书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不仅要将纸质图书这种介质形式考虑到,还需进一步整合图、文、音、画,多运用多媒体编辑手段,让跨媒体的选题策划顺利实现。除此之外,编辑人员还通过其他媒体制造的文化热点来进行选题策划,利用媒体联动将策划的成功率增加。所以,图书编辑还应多对各类媒体的文化内容予以关注,从中将好的选题发现,并利用媒体制造的热点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比如,江苏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根据热门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策划了同名图书作品,并利用多种方式出版,包括手机阅读、互联网阅读等,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其实,在热门电视剧播出后,原著的销量会在一段时间内显著增长,若将这一时机抓住展开图书策划,那么就可取得一定成功。除此之外,图书编辑还应对时事动态密切关注,便于第一时间将读者的阅读需求给挖掘出来,把图书选题策划思路拓宽。通过其它媒介市场的题材展开图书策划,可将图书出版的风险降低。编辑在进行策划时,还需考量不同媒体终端的特点,按照受众特点将不同介质的传播优势给发挥出来。
长时间以来,品牌均是出版社发展的重点所在,所以图书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就需将品牌特色给结合起来,将市场影响力扩大扩宽,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5]。比如,如今很多的大学出版社均拥有极大优势,其主要是通过本校教育优势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编辑策划,进而让读者在购买这一方面图书时可快速的联系学校特点。因此对出版社的发展来说,塑造相应的品牌意义重大,其可对出版社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针对这一情况,出版社需将各个媒体利用起来,多接触品牌,促进品牌特点的提升。除此之外,在选题时还需充分的联系手机读物与网络读物,以让出版物的形式特点更加丰富,多同读者互动。在整个过程中,品牌的形象可被读者所接受,并也可将品牌特点更好地树立起来。在塑造完品牌后,还需加强维护,积极和读者沟通,培养忠实读者。利用一系列方法延伸品牌,促进品牌价值的提高,使之影响力越来越高,让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在图书编辑的过程中,选题只是图书出版的源头,图书策划会在图书出版的全过程中渗透。因此,图书编辑应将图书的全程策划做好,利用开展动态的策划大活动,来得到大量的市场信息与读者反馈信息,以将图书编辑出版工作更好地完成。而从较高层面对图书出版与传播过程予以把握,可将战略性指导提供给图书出版,进而让图书的选题价值更好地实现。
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出版《哈利·波特》系列图书时,在第一次将该系列图书引进之前,便在网络上进行了一些段落翻译评比活动,通过制造部分内容悬念为其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关注度。其实,现阶段,图书编辑已可通过网络对读者的声音予以了解,按照实时反馈的信息全程策划图书出版,进而推动纸质图书的运作。所以,在进行图书出版时,图书编辑应对选题进展做到随时掌握,并结合获得的市场信息与出版市场的变化情况调整决策。为实现这一目标,图书编辑应利用移动通信媒体与网络,保持对社会文化的敏感度,第一时间筛选与解答受众关注的问题,不断增值选题效益。
总之,编辑人员应改革创新信息化时代下的选题策划工作,把信息化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能力优势开展工作。创新选题策划的具体工作包括:首先,借助信息技术对选题手段予以创新,并将海量信息结合起来创新选题思维,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将多种媒介融合创新策划模式,还应做到全程参与策划,以让选题的价值实现。信息化环境下,图书编辑必须做到审时度势,同时把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第一时间对选题策划的重点进行调整,进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