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荣 河北广宗县广播电视台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条件,也推动了新媒体的内容创新。互联网覆盖率的逐年扩大,网民数量剧增,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网络新闻节目层出不穷,对传统电视节目带来巨大冲击,因此传统电视节目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应当积极主动做出创新改变,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要求。
当前,我国电视节目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传统电视节目沿用一成不变的制作方式,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无论是节目的编排方式还是内容编纂方面都有一定的重复性,久而久之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对传统电视节目失去兴趣。由于电视台难以培养稳定的收视群体,为赢得生存空间,提升收视率,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对电视节目不断进行改版,但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电视节目的改革效果距离预期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导致观众不断流失,尤其是年轻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兴趣呈递减趋势[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人们通过网络可以随意观看各种新闻节目,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借助现代通讯技术手段,可以自由地对新闻节目发表观点和看法。这是传统电视媒体所不具有的特点,因此随着网络节目的兴起,部分传统的电视节目生存空间严重缩小。
文字编辑主要承担电视解说词的编纂、修改,即对时段新闻中的每一段每一条新闻进行加工,编纂重要信息或时政要闻等,同时配发评论。一般来说,编辑是新闻节目的灵魂所在,其创作内容直接决定新闻节目播出的效果和质量。播音主持的二度创作是建立在对一度创作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播音主持在日常生活中多看稿件、多看书,其知识积累和广阔视野能帮助主持人在短时间内掌握新闻稿件的逻辑结构和文章风格[2]。同时在解读过程中以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深入的角度对新闻稿件进行分析和整理,剔除文稿中冗杂和重复的内容,让文本更简练,文字更精准,描述更具体,让新闻节目达到二次塑身和整形的效果。
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新媒体给了观众更多自由表达的机会,同时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电视节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观看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是未来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编辑记者的创新创作和播音主持的二次创作进行有机结合,就是要求编辑记者创作出更加形象生动的新闻内容,第一时间吸引观众注意力。其次,播音主持赋予新闻内容更多的个性,在进行播音工作时把自身成长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特点和个人魅力展现出来,形成电视节目的独特风格,吸引广泛的收视群体。如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解读新闻,既不失新闻的权威性、可看性和公正性,又和观众建立了彼此平等、相互信任、自由交流的关系。
新媒体虽然给传统电视节目带来巨大冲击,但也在无形中推动了传统电视节目的改革和优化。如电视节目针对人们不同的观看喜好进行细分化是未来电视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传统电视媒体要立足自身,积极发挥优势,形成节目个性定位,树立节目公众形象。编辑记者改变过去统一的编辑风格,根据节目定位对特定新闻进行重点编辑,尤其对于专题栏目和连续报道,要结合近期国家政策,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展开讨论。而播音主持则要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独特的个人魅力进行整合,不断提升电视节目的传播效应,扩大电视节目覆盖人群,争取更多的潜在收视人群。
电视新闻的生命力在于即时、快速和真实。人们观看新闻节目所要获取的就是最直观最真切感受,新闻节目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来自一线的最新报道。编辑记者对新闻内容进行编辑整理,播音主持负责把新闻播报给观众,在这个过程中,播音主持的二次创作,包括咬字、吐字、语速和对新闻稿的增删将直接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3]。尤其是对于重大新闻或一线报道,播音主持需要结合现场的突发情况进行临场发挥,通过精准简练的语言描述现场新闻情况,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和现场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闻的质量和节目的影响力。
总之,新媒体大环境对传统电视媒体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电视媒体节目应当抓住电视行业变革的历史潮流,立足自身,创新发展,在新闻节目的采编和制作方面,加强编辑记者的创新创作和播音主持二度创作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新闻质量,增强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将播音主持的个人魅力、公众形象和艺术修养融入到节目内容中,推动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