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萍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年7月15日上映的《我不是药神》是由文牧野指导,电影故事根据陆勇的真人真事改编。影片不煽情不博取同情,凭借可圈可点的人物塑造以及对当下社会问题大胆深入的刻画,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引发人们对白血病群体的关注,促进医疗体制的改革。
《我不是药神》以边缘小人物为塑造对象,程勇中年离异、生活混沌以卖“印度神油”度日;慢性颗粒白血病年轻患者黄毛,有家不能归;拯救女儿进入夜场跳舞的刘思慧,电影中虽然没对他们过去苦难的生活进行介绍,但导演用细节向观众交代人物不堪的过往,如思慧酒吧里高喊经理跳舞,微笑的脸上却饱含泪水,可见以往的日子几多辛酸。从程勇、吕受益、黄毛到思慧,每一个人物都真实而立体,他们是现实生活真实存在的人物写照。
程勇塑造尤为成功,程勇第一次走私“印度格列宁”是因生活所迫,此次售药程勇只是开始了解颗粒白血病患者群体,但他目的只是解决自我之需,给父亲做手术,给儿子好生活。但程勇是真实的,他胆小怕事,他怕犯法,他赚的盆满钵满时坚决把“印度格列宁”的中国代理权拱手出卖给药贩子张长林。程勇的退出,对于部分白血病患者而言是致命的,药贩子张长林轰然抬价,没有特价药,很多白血病患者无经济能力,药物不能及时补给,而此断命。吕受益也因此走上人生终点,他在金钱不充裕下断了特效药后,绝尘而去。故事开始给程勇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要他做出越来越困难的选择,逼迫着程勇焕发出灵魂深处的人性,随后小有成就的工厂主程勇再次走上“卖药”之路,而这一次是程勇的自我重建的过程,伟人形象逐渐凸显,曾经平庸而胆小怕事的程勇,选择了救赎自己并拯救更多的患者。深层人物性格的塑造,是社会问题剧所要表现出对人性的深度挖掘,或好或坏,最能体现人性。程勇平凡而又不平凡,深刻而不失真,电影塑造出程勇平凡之人的美,而没有塑造出“神”一样的人物。
影片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勾勒的真实生动,人物矛盾环环相扣,演员们驾驭式表演,内容紧贴客观现实,正如电影上映期,观众们就直呼题材大胆,《我不是药神》也确实做到了题材大胆。现实社会中很多因病返贫,一个人命运的悲绝,一个家庭也因此支离破碎,它反映出了很多真实的社会现实。电影具有强大的传播力,《我不是药神》电影可以将社会问题意识放大,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弱势群体。
电影中设置了多重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程勇个人与家庭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困难重重之下,程勇以身试法,带着自我救赎选择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将印度市面上能买的“格列宁”都买来,以低于市场价500元卖给全国各地亟需等药救命的慢粒白血病患者。电影结局合情合理,法大于情,程勇犯法被判,在法庭上程勇说我犯了法,但是看着这些病人难过,吃不起天价药,不过我相信今后会越来愈好的,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程勇的个人行为,确实让社会越来越好,五年后程勇出狱,正版药进医保了,更多的颗粒白血病患者受益。影片对现实的关照在于凸显社会的民生问题,虽然个人虽然电影促进社会的进步很难,但若没有关注,问题解决的速度就慢很多。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不是药神》对社会充满了人文关怀,关照现实,关注民生,电影因此有力量。
《我不是药神》让观众看到的是真实的生命在苦苦寻找生机,为能活着而奋力一搏,电影的真实刺痛观众的神经,是对现实主义电影的力量之作,也是难得的国产好电影。现如今,很多电影的人物故事和观众会有距离感,而《我不是药神》从题材选择来说,很贴切现实生活,让观众从影片中能看到自己的生活。社会的每一步的前行,都会有为之付出泪血的平凡的人们在奋力的推进,《我不是药神》为这些平凡的英雄们给予了伟大的赞歌。电影叙述形神具有,每一位演员都很像故事中的角色,没有违和感。电影虽然没有波澜起伏,但娓娓道来的故事感动每一位观众。
从电影《盲山》对拐卖女大学生的关注,《亲爱的》对拐卖儿童群体的关注,《失孤》对失孤家庭的人文关怀,《嘉年华》对性侵女孩的关注,香港电影《桃姐》对老龄化的关注等,这些社会类型电影,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关注社会,让观众更多的关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社会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平凡人的点滴努力。《我不是药神》记录了当下现实生活中边缘人物的边缘生活,塑造出程勇这样平凡人的不平凡的英雄角色,以小人物的努力,推动民生发展,电影关照现实,并留给人们深度思考未来,实属难得。
《我不是药神》关注边缘小人物群体并为他们呐喊,程勇英雄式的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演员们无懈可击的表演,以及影片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发展,有深度有温度有力量。同时《我不是药神》还有值得褒奖的是它拓展了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题材,为我国电影类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