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 宜城市广播电视台
镜头语言是电视新闻重要的表达形式,能够直观、具体地传达节目内容,在电视新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摄像器材、摄像技术的快速更新,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更加丰富,大大提升了电视新闻的质量与播出效果。
镜头语言有别于纯粹的文字语言或图画语言,是多种音视频语言的有机结合,镜头语言的有效运用能够突出新闻的主题,增加电视新闻的信息容量。优质的电视新闻镜头语言能够保留新闻事件的原始状态,将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场景真实完整地呈现到观众面前,提升新闻节目的生动性、形象性。镜头语言的良好应用还能够深化电视新闻的表达效果,使电视新闻具有更强的表现力,电视新闻镜头语言可以通过静态、动态、有声、无声等方式营造出活泼、严肃、悲伤或愉快等氛围,并结合文字、图片等内容深化电视新闻的表达效果。
电视镜头语言需要以新闻事件的逻辑线索为主线,以保证电视新闻的连贯性和条理性。例如,在摄制民生类新闻时,可以抓住某一主题,对问题解决前的状况、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后的情况进行连续报道,使整个报道连贯完整。如在报道残障人士励志创业的新闻时,可以先从残障人士面临的困境入手,多用特写拉近观众与残障人士的距离,拍摄这一群体是如何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最终实现用镜头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颂扬真善美的效果。又如,在拍摄时政类新闻时,要突出主题,如某次会议的主题、时间、与会人员等多方面进行跟踪报道。在拍摄会议现场时,切忌速度过快,而是要详细拍摄会议现场的布置、摆设、人物座位等,从多个方面突出会议主题,表现会议严肃性。
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拍摄时应具有编辑意识,不仅清楚电视新闻的主题和新闻写作思路,还需要根据以后期剪辑和文字需要拍摄镜头,以利于逻辑严密、完整准确地表达新闻信息。
电视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别于电视广告,新闻节目的镜头语言应当以表现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为依据。电视新闻记者摄像时应当保持新闻报道一贯的直观、平实的镜头语言风格,不能使用过多的摄像特技特效。例如,在拍摄抗震救灾类的新闻时,首先要报道事发现场的整体情况,用近景、远景、中景,从多个角度呈现受灾区域内的真实情况,而非用一些模糊性镜头或不能代表全局的镜头。其次,既要突出灾害的残酷性,又不能选择太过悲惨的画面,要对灾害现场进行正确抓取。最后,要对灾后疏散情况、救援情况进行及时客观报道,让群众知晓灾情处理进展情况,避免产生引起群众心理恐慌等不利影响。
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应当根据新闻的主题和内容来选择最能表现新闻的拍摄对象,并按照新闻事件的逻辑主线灵活地组织镜头语言,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并获取新闻启示。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可以使用对比镜头来使新闻事件的主题更为突出,可以增加拍摄场景来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可以着重拍摄事件细节来提高新闻内容的表现力等。
单一的电视新闻拍摄手法往往会使镜头语言缺乏表现力。电视新闻镜头语言作为叙述电视新闻的主要形式并不以单一形式存在,新闻现场音响、人物语言、后期配音、音乐、字幕等也在电视新闻中起着重要作用。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应当具备系统思维,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具备编辑意识,注意加强镜头语言与其他电视新闻语言的协同配合,使多种电视新闻语言和谐统一,从而全面、真实地传播新闻信息,为电视观众提供高质量的电视新闻信息。
平铺直叙叙事方式是电视新闻以直观、平和的镜头语言记录新闻事实,使观众客观、全面地理解新闻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受电视新闻新短快的总体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时应运用“挑、等、抢”等拍摄方式,选取最能表达新闻事实的镜头。“挑、等、抢”对摄像记者的摄像技巧和画面捕捉能力具有较高要求,需要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准确判断、眼、脑、手高效协同,及时记录新闻场景和新闻人物关键性瞬间音像,为精准传达新闻信息拍摄高质量音像素材。
电视新闻的摄像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只能一次拍摄,很难“重新拍”,因此,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在按下录制键的之前就应该对整条电视新闻做到心中有数,拍摄时要从增强电视新闻表达效果的角度拍摄更具表现力的画面,抓拍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关键典型细节、经典瞬间,把新闻素材拍足,以便后期编辑时镜头语言丰富生动。
综上所述,在电视新闻摄像中应用镜头语言时,应当尊重新闻的客观性,遵循新闻事件的逻辑主线,还应当满足新媒体多媒体形势下观众的新闻信息新要求。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应当熟练掌握电视新闻拍摄技巧,并结合其他造型语言,提高电视新闻的表现力和生动性,切实发挥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