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花
邳州市实验小学 江苏徐州 221000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要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以切实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务必精心研读教材,深入领会编者意图,挖掘课文教学价值,在此基础上做好科学预设,并努力追求设计的优化与创新,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苏教版教材主编、特级教师张庆在谈及阅读时曾经引用“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两个词语,告诉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性词句或语段,作为切入点或突破口来导入教学并推进阅读活动,以培养学生整体感知与探究能力。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够改变教师教学设计的盲目性与低效性,增强阅读探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与推动下,积极地投入到文本阅读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去感知与理解语言文字,实现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感悟及对课文表达形式的发现与欣赏。
“提领而顿”,文本中的“领”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它主要表现为课文中引起下文的中心句、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和画龙点睛、揭示主旨的总结句。比如,《黄果树瀑布》开头一句“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就是引起下文的中心句,《轮椅上的霍金》第8自然段“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更在于……”就是一个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而《船长》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则是对船长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和对上文的总结,属于画龙点睛之笔。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抓住了课文中的这个“领”,就可以寻找到教学的突破口,设计出具有核心作用的问题,并使之统领、理顺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而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效益。比如,教学《轮椅上的霍金》,就可以瞄准过渡句设计出这样的核心问题来引领学生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什么说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他的‘传奇色彩’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霍金“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又体现在哪里?”这个问题辐射全篇,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之沉潜于文字之中,去捕捉与整合相关信息。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阅读这种学习行为具有较强的个性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积极而有效地开展思维与情感活动,借此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感悟与理解,获取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受到情感熏陶与思想启迪,培养审美能力。教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应格外珍视而不能漠不关心,不能全盘否定而要一步一步加以引导,使之更加趋于完善。教师切不可将自己的分析或教学参考用书的分析灌注到学生头脑中,也不允许进行远离文本的“架空分析”或过度发挥。比如,教学《小草和大树》第1自然段将“生命艰辛而又壮丽”的夏洛蒂·勃朗特比喻成“傲放于沙漠中的仙人掌花”,这样比喻的妙处何在?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去用心朗读、品味,以体会出作者对夏洛蒂·勃朗特的深情赞美。笔者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采取了“读→观→思→说”的方式,即让学生满怀深情地读句子,观看仙人掌花了解这种花的生存环境及顽强的生命力,思考人与物二者存在的共同点,通过交流分享各自的认识,体会比喻之精当与精彩。这样做杜绝了教师的直白告诉,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欣赏、感悟、交流,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过程远比结果重要,理想的教学行为是咬定文本语言,引导学生含英咀华,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与评价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在读的过程中产生个性化的体验,并将这种体验在生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分享,而不是只为了将标准答案抛出而完全不关注学生自主阅读体验的过程。
就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来说,语文教学在两大任务,一是理解,二是表达。理解到位了,运用才能更加准确,而则涉及到语感培养的问题。语感,顾名思义,是学习者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它表现为一定的直接性与敏锐性。这种能力是组成一个人语文水平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为学习者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体会、理解与运用的全过程;同时,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也要指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体会、理解与运用来促进语感的锻炼与提升。《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各个学段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凭借默读及不同形式的朗读及精读、略读和浏览等方式来训练语感。比如,出自萧红笔下的《我和祖父的园子》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特级教师张祖庆教学此文时,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品读、揣摩,促进学生发现文本语言的特色:自然、率真、童心涌动。在教学第17自然段的时候,他给予了这样的引导:“同学们,《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中的语言非常最值得咱们用心研究,课文中有许多特殊的语言现象,你发现了吗?可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读书感受。”接下来,结合学生的发言,张老师运用课件呈现“( )了,就像( )似的。”“( )愿意( )就( )”,两个句式,组织学生借助对比读、变换语速、合作读等朗读方式,通过声音将“萧氏语言”的味道传达出来,从而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然后再借助想象与仿写训练,促进学生将文本语言及其风格加以内化,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再如,《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原先的题目叫做“废墟中托起希望”,而在正式编选入教材时编者将题目改为“最后的姿势”。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改动?在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就这两个题目进行一番比较,以弄清二者在表情达意的差别所在,借此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废墟中托起希望”具有抒情意味,但表达过于直白,缺少含蓄之美;而“最后的姿势”虽然口语化,但表现出一种画面感,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和阅读期待;同时,跟课文中三次描写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相互照应,使得课文在结构上体现出严谨之美,显然是改动后的题目更好。通过这样的比较,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及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要结合文本思想内容、结构形式及语言特点,精心设计阅读教学环节,努力优化与创新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活动,以期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