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迎春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人文教育的缺失是我国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方面显示出了具有地方性特点的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与目标上的偏差、错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高职课程结构和体系不合理,即在设置专业性课程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方面存在失重失衡:单纯着重于各行业专项技能的培养,只能使求学者在校获取以后在职场担任某一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不能充分重视甚至忽视帮助学生培养独立人格、健全心理、创新能力等人文精神的社会适应性。加强人文教育并将之落实到课程上,是高职教育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和实践课题。
课程研究应具有更多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课程能提供多少可“内化”为学生心灵的东西。然而在高职教育中,文化的“内化”常常被忽略,与学生有亲缘性的地域文化教育也没有受到重视,区域文化在解决课程结构从“统一”到“选择”的过程中仍扮演着虚拟角色。把高职院校地方文化资源与人文精神研究有机结合,去开发地域文化课程,构建并完善高职地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文课程探索的新主题,也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力之举。
当今中华文化的重建必需进行新的整合和创新,无疑多样化的课程可以为多元性存在的文化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多元文化需以课程为相遇场所,以便在表达自我的同时通过对话去充分发挥文化多样性优势。作为构成中华文明必不可少的地方区域文化,蕴藏并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社会演进、嬗变的过程中,地域文化表现出一定的现代意识和当代精神,在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人文课程的本质在于建构文化,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文课程天然的母体。各色课本教程本身具有文化特征,也表明课程不仅仅是传播各种知识的途径,它也是创新文化的工具。通过课程传播和区域文化自身发展创新,通过“和而不同”的文化结构,也能促进中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地域文化展现着特定区域传统、历史生活和意识观念、智慧精神,蕴涵着地方区域最珍贵的财富资源。它的先进性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都有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人及其成长也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开发人文课程体系,有效利用当地文化潜在的教育能源。有针对性地诱导当地学子开阔视野,面向辽远的自然和社会空间,去反思地域文化,开启创新意识,而这有助于缓解学生校内与校外生活的对立,增强学生对地域和自我的认同,使其不断吸收优秀民族文化精髓,为自我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养料,并在学习过程中,文明交际,发展合作,培养实践创新精神。把区域文化作为不可或缺的资源融入课程,不仅可以为当地学子打开一个非常必要的解读课程的新视阈,而且可以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精神土壤。
地域文化是地域传统、生活史和精神观念的结晶,是该地区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它的先进性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对个体成长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开发人文课程体系,挖掘地方文化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对地域文化进行反思创新,把学生视域延伸到自然、社会的广阔空间,有助于缓解学生校内与校外生活的对立,增强学生对地域和自我的认同,使其不断吸收优秀民族文化精髓,为个体发展打好精神底色,并在学习过程中,文明交际,发展合作,培养实践创新精神。区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重要的“课程解读”视角,而且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发展土壤,从而为创新提供可能。
高职课程体系要适应区域经济文化的差异,它必须是灵活和有选择性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努力创造特色。具有地方区域性特点的高职院校,始终处于一定的地域文化之中,而地域文化的差异是影响学生差异的重要因素。所以要真正体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就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着力于课程开发和设置,用课程来体现和传播地域文化,培养适用地方需求的创新人才。此外,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寻求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揭示区域经济的文化内涵和特征,从区域文化的个性、价值观念等特征中挖掘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地域文化作为潜在的地方资源,隐藏着许多经济发展点和社会动力。实施区域文化教育,必然含有对地方资源的挖掘、宣传,这有助于地区潜在资源获得更高社会认同,为地域文化产业开发提供社会基础和人才基础。因此,构建地域文化课程体系,在学校开展区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同时助力地方文化产业的酝酿、形成和发展,为区域经济和文化创新发展提供社会性的软科学服务发挥作用。
地域文化课程开发应以现实世界为中心,面向现实生活,尤其是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完整且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合理的文化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情境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教育功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尽份责任。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承,不仅是特定区域内社会成员的共同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特定区域内学校的教育使命。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利用丰富多采的地域文化,打造多样化、具体化、差异化的课程资源,进而增强地域文化课程对不同区域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适应性。
开发地域文化课程体系要突出地域特色,通过选择引入地域文化,重视文化遗产。课程内容应立足于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遗产,从多个层面探索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状况,以凸显区域特色文化的内涵,实现课程开发的意义。另外,在地域文化课程的实施设计上,应注重现场教学方式:让在校学生亲身实践、领悟地域文化精髓;通过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式活跃的地方文化实践活动,培养在校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区域文化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的文化观。因此,在构建与实施地域文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始终关注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同时还需强调地域文化课程体系与其它文化科学课程的密切联系。地域文化课程开发应体现文化完整性原则,把握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的融合。地域文化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就地域文化的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而言,内涵和存在方式就特别丰富多样,更不用说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方面。这必然使地域文化课程也呈现出独特的多学科特征。因此构建开发地域文化课程体系,必然要求实施跨学科教学,完善培养人才机制,以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高素质要求。
区域文化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在开发区域文化课程时,要注意通识课程的共同价值取向。同时还要考虑区域文化的文化本体,使课程与地方文化现实紧密联系,并对课程开发的特殊意义进行价值反思。课程的开发必须反映时代特点,考虑到教师在整个职业教育生涯中对知识需求的更新和转化。同时还应确立开发课程的价值体系。最有价值的课程应是实现课程价值中,融合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同时,突出人的发展,即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和职业发展潜力。[1]在这种理念下,关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地域文化课程的开发应提供相当多的人文思想,从现实生活出发,帮助学生判断地域文化的积极方面,产生文化归属感,激发参与地域文化建设的责任感。与此同时,学习地域文化应注重实现“既懂得保护生命,又懂得创造生命”[2]。自觉开展区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直接参与区域文化建设,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体生命的改造和发展。
地方性高职院校及其教育者是地域文化课程开发的主体。地域文化课程开发要针对地方性高校实际,了解学校自己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学生发展需求、意愿。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结构,应集中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一切地方文化资源。而广大教师作为课程开发主体,应注重密切生活实际、使学生个性差异需求得到满足。当然,地域文化课程开发还要考虑社会课程资源。课程开发主体需积极向当地开放,鼓励当地文化传承人参与其中,并与课程研究者、文化研究者、教师及相关人员进行磋商共同开发课程。其课程应立足学院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内涵、传统符号以及现代元素,从中选取对学生素质教育最具促进作用的内容。但必须注意,课程开发的主体参与者都要来自当地学院,即使有其它参与者,其主要目的都应与学院一致: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地域文化课程特别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回归生活实际,在生活实践中去明智考虑和合理抉择“行”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地域文化课程目标的设置上,首先要做到:把正确的文化观培养与学生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广大学子在“知”与“行”的过程中,能深切感受到区域文化的原汁原味及其意蕴,形成主动传承和弘扬家乡优秀文化的意识;并且通过身体力行、客观理性地求真、向善,吸收本土优秀文化的精神养份,提升人文素养。其次是把促进区域文化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区域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把地域文化引入课程体系的目的,在于推动地域文化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推动力。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课程建设涵盖自然和人文,纵贯古今和未来,容易流于形式、失之片面。因此,灵活设置地域文化课程结构非常必要。地域文化课程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既可以是反映学科特征的选修课,也可以是综合性的选修课程;既可以是反映学校特色的课程,也可以是反思性的课程。从课程地域性特征来看,也可以是民族课程的二次开发、本土文化与民族课程的整合。以怀化五溪文化的地域文化课程开发为例,既可以把与五溪文化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进行整合,建立以五溪文化课程为核心的学科体系;也可把与五溪地域相关的外围课程有机整合,如:五溪文学研究、五溪文化名人研究、五溪民俗研究、五溪旅游资源研究、五溪文化与武陵源经济发展等,如此不仅有利于完善大学课程主体建设,而且可以突出区域文化课程的特点和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
地域文化内容极为丰富,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应注重地方文化资源的选择,首先,要适应地方条件,根据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教育价值的文化要素,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二是协调好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个性与共性相结合。客观展示地域文化,包括其积极和消极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地域文化,形成对地域文化发展的责任感,寻找创新的可能性。三是开发本土文化课程内容要对各类地域文化碎片进行系统科学地归纳整合,多样化的科研成果应作为内容设置的基础。因为科研水平影响着地域文化课程的价值,体现了知识的传承、转化和科学创新的精神。同时,确定课程内容过程中,课程开发主体应贴近学生实际,充分汲取区域文化资源精髓,创建文化精品课程。
基于上述内容,在课程开发中可将地域文化作为学校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来源,构建地域文化课程体系,推进地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学科课程建设,使相关学科和课程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形成地方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将地域文化纳入课程构建体系,可使区域文化成为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概念,并渗透到其他科学研究中,如“区域文化与建筑设计”、“区域文化与民间工艺"、“地域文化与服饰美学设计”等,以此为切入点,推进地域文化课程体系的全面、立体化建设,打造跨品牌特色学科。这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有效发挥地方高职院校的优势和特色,落实国家教育政策,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