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楠
(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 100037)
广义来说,图书封面文案包括:书名、作者简介、内容简介、产品特色,名人推荐等,其作为文案中很重要的一种,要写好写出销售力,还是需要技巧,具体展开阐述之前,举个文案的例子做一对比,大家就会对如何将信息明确传达给读者,如何有效宣传销售卖点有更明确的认识。
举例:如果给一间健身房写文案,鼓励大家来健身,你会怎么下笔?
A文案:一流健身器材,练出完美身材
消费者:什么算一流?什么叫完美?
B文案:每天坚持健身,减压、减肥又塑形
消费者:这我都知道啊。
C文案:不开心的时候,流泪不如流汗
消费者:最近和男朋友总吵架,干脆去健个身吧!
你有160斤重,你的悲伤和耻辱比你更重
消费者:胖子的人生太艰辛,赶紧去健身吧!
每次洗完澡站在镜子前,都舍不得穿上衣服
消费者:身材差穿什么都不好,身材好什么都不穿更好,健身才是王道!
A型文案很常见,使用了极端的形容词和无意义的押韵。在各种网店的产品详情页上,消费者已经见过它们太多次,但却像一群打了照面就消失的路人,始终走不到心里去。
B型文案开始抛弃云里雾里的形容词,和消费者讲道理,文字朴实。可是在信息爆炸时代,消费者听过的道理太多,“道理我都懂,就是懒得动”才是现实。不把血淋淋的真相剖开,很难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C型文案懂道理,更懂洞察,也适当地使用了文字游戏。它洞察到了B型文案中“减压、减肥、塑形”背后那些活生生的原因,每一句都有场景,有画面感,在文字上也运用了一些小技巧,比如“流汗”和“流泪”的比照、将抽象的“悲伤耻辱”的重量和具象的“160斤”体重对比,以及对“洗完澡照镜子”这一常见小动作的调侃。
图书封面文案也是同样道理,下面具体介绍一些写作技巧:
想象读者是你认识的人,然后给TA写信,也就是“为读者而写”的文案,有一个技巧,就是直接在文案中用“你”这个称谓,“以你为导向”。同样是举个例子来说明:
本公司最新设计的会计软件不但功能升级,还有友善的操作界面,适合中小企业处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以及会计总账的运算。
更好的表达是:
我们的会计软件能帮你平衡收支、管理现金流、追踪尚未付款的顾客。最棒的是,这套软件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接受训练。
写文案的时候,如何组织素材,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效果,所以表达卖点这件事要仔细斟酌。最大的卖点放在最前面,接下来可以加解释这项卖点的细节,然后是相对次要的卖点。每项卖点最好独立成行或成段。
不妨先写下销售卖点,然后用符合逻辑、更具说服力的方式编排,然后再通过语句依次呈现在文案中。
文案的每一个段落都应该简短,太长的段落会让读者望而却步。一个塞满小字的封面,所传递的信息只是“这本书一定很艰涩”。
不妨先写一个主要的段落,然后再细分成几个小段落,必要时可以添加小标题。段落与段落之间要保留空间。
短句比长句容易阅读。“长句会让读者精神疲惫、头晕眼花,等到他们好不容易读到最后,已经忘记前面在说什么。”
知名著作《为什么约翰尼无法阅读》的作者指出:商业写作的最佳句子长度是14~16个词汇。封面文案的写作也把简洁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一般6~16个词汇之间为宜。
如何把长句变为短句?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拆分,用标点符号把长句分成几个部分。而且,同样长的句子会显得死板,得让句子长短相间,使文案才会产生韵律般的流动。
简单的词汇比生难词汇沟通效果好。通常难字会让读者不愉快或者分心。撰写图书封面文案的时候,任务在于“沟通”,而不是设法让别人佩服,或满足自我,要避免使用华而不实的词汇,文案里的用字要像店铺门口的橱窗一样,让读者对图书一目了然。比如说:“市场走势呈区间整理”就没有“市场会上下震荡”好。
创作简洁文案的重要方法是多次重写。第一次完成草稿时,一般都会忍不住多说几句,多写一些,在进入编辑阶段,就应该删除不必要的字句、浮夸缥缈的词等等,然后才能创造出鲜活利落的文案,使读者对图书产生感兴趣,一路顺利走到成交。
假如读者并非专业人士,就别使用术语。因为只有在专家互相沟通时,彼此的知识结构相近,知识领域相通,使用术语才有真正的用处。就像计算机专家之间交流使用“比特、字节、只读存储器”等词没有障碍,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个词汇的意思,还是慎重使用,大概有这样两个原则:
除非95%以上的读者都懂,否则不要使用术语。如果一定要用读者不熟悉的术语,就要解释术语的意思。除非术语可以精确传达意思,否则就不要用。
封面文案是通过展示图书的具体信息来说服读者购买的,所以懒得探究图书特色的文案写手,只能写出模棱两可、说服力弱的文案。
斯特伦克与怀特在著作《英语写作风格的要素》中指出:如果说研究过写作艺术的人有任何共同遵循的重点,那么一定是:“能够维持读者注意力的唯一确定方式是明确、具体、清晰的内容。”
举个例子做一对比,一个是空泛的文案,一个是明确的文案:
《好管家》是美国最广为阅读的出版物之一。
每个月有超过五百万读者阅读最新一期的《好管家》杂志。
假如书名是整个封面最重要的部分,那么文案第一段就是第二重要的部分,因为这一段如果达成了书名所做的承诺,读者就会被吸引着继续往下读。但是,不要在文案前面过多的“暖身”,应该在第一句就开始推进销售。
很多读者喜欢阅读清楚、简单的文案,也就是要让文字像讲话一样。写作专家称之为“对话式语调”。就是在审视文案草稿的时候,不妨反问自己,这篇东西能不能用讲话的方式念出来而不拗口。
用“我手写我口”的原则,写出更接近对话式风格的文案,可以尝试这几种方法:使用代名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使用简称,使用较简单的词汇。如果在语气自然和文法正确之间选择,还是选择语气自然吧。
学生会用彩色笔在课本里面划线,这样做可以节省读书时间,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可以找比较重要的地方回顾,不必整本书重新看。
跟课本一样,加粗字体、手写体、下划线、压印部分段落等也可以让封面文案里的部分字句凸显出来,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注意到关键字句、段落和销售卖点。
综上,通过以上这些技巧,基本可以完成一篇优秀的图书封面文案,再交付设计之前,请再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份文案是否落实了书名的充分解释?这份文案够有趣吗?这份文案容易读懂吗?这份文案具有可信度吗?这份文案有说服力吗?这份文案够具体明确吗?这份文案够简洁吗?这份文案节奏够流畅吗?这份文案能否鼓励读者实际购买?
如果答案大部分都是yes,那么,请放心设计出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