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彭兰学者提出的“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智媒时代开启了智媒元年的新篇章。新闻从业人员将VR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中,逐渐演变出一种“VR+新闻”“沉浸式新闻”模式。
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研究员罗尼·德拉佩纳将“沉浸式新闻”定义为“一种能让观众获得新闻故事中描述的事件或情形的第一人称体验的新闻生产形式”。“沉浸式新闻”作为一种新型新闻报道模式,依托VR虚拟现实技术,充分调动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神经,在新闻事实基础之上营造出虚拟环境,带给受众360度全景式立体多维感官体验,使受众仿佛亲临新闻报道现场,在未来的新闻报道中极具发展潜力。
传播学学者沃尔特·李普曼曾提出“拟态环境”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非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沉浸式新闻”就是传播者在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利用“VR+新闻”这一媒介对于其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后所形成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报道。“沉浸式新闻”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感官系统,给受众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使受众全身心投入到媒体所营造的强烈氛围中,不由自主地受到媒体在认知和情感上的操控。例如,2015年9月3日,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首次引进全景VR视频设备全程记录盛大阅兵现场,只需轻轻移动鼠标,就能“到达”天安门广场,让观众身临其境。2015年,美国广播公司(ABC News VR)虚拟现实报道——《叙利亚之旅》,体验者可移动至叙利亚的任意街头观看,从而引发出对战争恐惧和残酷的共鸣。
“沉浸式新闻”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是基于现实环境,但又并非是现实环境的完全重现与刻画,也未完全脱离现实情境,或多或少掺杂技术层面的再创造和主观层面的偏差。2014年Vice杂志与致力于虚拟现实叙事的VRSE公司合作制作了《纽约百万人大游行》虚拟现实体验活动。团队把这个短片给部分当天参与了百万人游行的人观看,游行的人普遍认为那天的抗议非常有力量,但是他们并没有哭。然而,当看到虚拟现实画面的时候,他们却大哭起来。这就是现实蓝本与拟态环境的偏差,原因在于“沉浸式新闻”以“第一人称视角”给用户营造了“在场感”与“沉浸感”。
“沉浸式新闻”所固有的沉浸性特征,导致人类的感知功能能够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拟态环境中的真实程度,甚至达到使用户难以分辨真假的程度。用户通过与外部仅有的虚拟环境的接触,在脑海中形成自身的想象空间,从而获取有限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沉浸式新闻”用户在体验过程中因感官体验过于真实,将内心感觉不断放大,容易让人陷入“自我为中心”的泥沼。现有“沉浸式新闻”已有用于战争、灾难等场景报道的先例,在VR等相关技术更加成熟之时,可能还会将其运用于更多领域,若有动机不纯者将其用来报道黄色、血腥、暴力等感官刺激强烈的新闻,满足某些用户的猎奇窥探心理,很可能对用户以及新闻当事人带来不可避免的伤害。
媒体从业人员牢牢坚守新闻客观性与真实性原则,在新闻选择、加工和报道过程中不要过多掺杂个人价值判断与立场判断,个人倾向性与主观性不要太强。在客观传播新闻事实的同事兼顾新闻价值与新闻伦理。此外,还要加强学习相关技术,提高实操水平,但也不要过多依赖技术而忽略编辑能力的培养。
受众要有基本的新闻理论素养与审美情趣,对于媒体传播的信息不要全盘接收,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明确分辨现实环境与拟态环境的界限,切勿沉迷拟态环境而忽视周遭真实环境,要将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交流与体验相结合,不要使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受到影响。
对于因“沉浸式报道”而侵犯到当事人隐私或给其他受众造成伤害等情形,应有配套相关法律加以制约;今后若对“沉浸式新闻”进行平台分发时,相关后台应利用大数据等配套措施对于黄色、暴力、血腥等敏感内容加以把关,进行严格管控与限制。
[1]杜江等.“VR+新闻”:虚拟现实报道的尝试[J].青年记者,2016,2:23.
[2]孙振虎等.“VR新闻”模式及发展趋势[J].新闻与写作,2016,9:30.
[3]喻国明等.虚拟现实(VR)作为新媒介的新闻样态考察[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7,3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