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娟
(西安文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在现代社会,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文化软实力也在这场竞争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文化输出的强弱彰显了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拥有着各自深厚的文化,同时也有着五十六种互不相同的民族舞蹈,这些传承已久的民族舞蹈都是各自民族文化艺术的一种象征,纵然风格迥然不同,但毫无疑问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如今,面对外国文化的不断输入,继承并发扬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变得日益迫切,中国的民族舞蹈渴望也必然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因此,进一步挖掘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变得愈发重要,本文旨在浅谈民族舞蹈的审美和现实价值。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审美观,纵观中华悠久的历史,艺术总是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不同的朝代有各自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但各个朝代的艺术都是这个朝代审美的一种体现,是人民大众喜爱的美,体现了人民丰富而又深厚的生活内容。如今,我国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全球化的浪潮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还涉及到政治、文化等方面。各国都在努力输出本国的文化,民族艺术也在不断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跳民族舞蹈的越来越少见,而外来的街舞、爵士舞等则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开始学习外国舞蹈却忽视本国特色的民族舞蹈,但这不能说明我国的民族舞蹈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已经没有继承弘扬的价值。恰恰相反,社会越是向前发展,经济越是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是不断提高,我们就更需要沉淀自己的内心,我们就越要放慢自己的步伐,好好欣赏那些被忽视的风景。放眼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越是发达,这些国家对自身的民族艺术就越是重视,同时也不断加强自身文化输出的力度。民族舞蹈就是一块能够沉淀人们内心的璞玉,也是我国文化输出的一种极具特色形式。
舞蹈是一种形体美,它可以体现舞蹈人员随音律跳动的形体美,放眼古今,古代跳舞的女子大部分都是体态匀称,步伐轻飘,给人一种不可言喻的美妙感,当然我国民族舞的风格往往迥然不同,比如有气势磅礴的,上千人同时起舞,每个人的形体互相交错,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在美妙的音律衬托下,舞蹈人员的形体舞动与音律相得益彰,更加彰显民族舞蹈的形体美。
我国的民族舞蹈不论哪个民族的,往往都会有其相应的音律对其进行伴奏。那些令人惊叹的舞蹈往往都会有着令人沉醉的旋律。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塑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音律,其中,有的绵软悠长,有的低沉萧瑟,有的气势磅礴等。而作为舞蹈的伴奏,音律已经成为了中国民族舞蹈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有了绝美音律的衬托,民族舞蹈自然而然就有了一种音律美,比如,唐朝时期风靡一时的霓裳羽衣舞,它的伴奏便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霓裳羽衣曲》,随着音律的欺负,一群群美女翩翩起舞,随着音律律动,令人深深地被这种美吸引住。
每一支民族舞蹈都有其丰富的情感内涵,比如《霓裳羽衣舞》表达的就是战场上战士奋勇作战的英勇之情。而我国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所表演的《两棵树》,则是通过美妙的舞蹈表达出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她令舞蹈具有了细腻的情感韵味,使得观众和舞蹈之间产生了共鸣,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舞蹈的情怀。其强烈的人体律动情绪化,使观众感受到了舞蹈艺术的巨大感染力,从而唤起了人们对真挚爱情的赞美和向往。中国多种民族舞从各个方面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而我们在观摩国际标准舞大赛时,同样会被那些优秀选手的情感表现所感染。特别是探戈舞和恰恰舞,透过那流畅激越的动作和旋律,我们看到的是表演者强烈的感情交流。在多种多样的民族舞蹈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美妙生动的律动,还能通过舞蹈家的表情和肢体等形态来感受民族舞蹈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韵味。我们不仅能领略到舞蹈的外在形态美,还能深深感受到民族舞蹈中所蕴含的特殊情怀,这进一步体现出民族舞蹈的深刻价值和意义。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进步。停滞不前的只会面临被淘汰的处境,因此,要想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舞蹈,让民族舞蹈闪耀更强的艺术光芒,必须努力挖掘民族舞蹈的现实价值。
我国还有许多优秀的民族舞蹈,其价值正在等待着被发掘。例如壮阔的蒙古舞。蒙古舞与蒙古族人民的游牧狩猎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同时,哈达作为蒙古族和藏族人民的最高礼仪品,在舞蹈中也被广泛应用于表达对客人的尊敬。那么,如何提高它的现实价值呢?其实在很多场合都很适合蒙古舞演出的。因此,挖掘民族舞蹈的现实价值,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党和政府要健全完善民族舞蹈的保护机制,不能让我国的优秀文化财产白白流失。比如,国务院就批准傣族的孔雀舞进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保护我国民族舞蹈事业的一大进步,也是对我国民族舞蹈自身现实价值的一种肯定。民族舞蹈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都值得我们永远继承保护并且发扬光大,将其代代相传下去。
挖掘民族舞蹈的现实价值有利于更好地完善当今教育机制。民族舞蹈也是一门艺术,或者说也是一门学科、一项教育事业。建立和完善民族舞蹈民间教育体系,建设一套系统、完整、科学、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民间教程,把民族舞蹈引入课堂,纳入大中小幼艺术教育实践,形成特色教育机制,真正使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纳入正轨。运用相关政策切实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大力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舞蹈老师,并鼓励让他们走出去。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机制,不断促进越来越多喜爱民族舞蹈的人可以通过教授民族舞蹈这项事业来实现自身的创业,进而带动更多的人实现的就业。
民族舞蹈由以前的兴盛到现在的没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面对外来舞蹈文化的冲击,民族舞蹈自身的开发力度不够。只有不断开发民族舞蹈潜在的价值,民族舞蹈才能更好地展现自身的光芒。如今,全球化浪潮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氛围也变得越来越浮躁,人们越来越渴望得到内心的平静的大背景下,民族舞蹈却能令人的内心平静下来,沉淀下来,这是很多其他外来舞蹈所不能比拟的。同时,民族舞蹈还具有其他尚未开发出来的潜在价值,比如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等。如今,各国都在进行文化输出,都在不断推进本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越来越多的领导人访问其他国家或者接受其他国家的访问时,会进行相应的文化社交,而民族舞蹈表演则是十分有效的手段。通过各国舞蹈之间的交流,民族舞蹈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完善。挖掘民族舞蹈的潜在价值,不仅能促进民族的经济发展,更能为我国的民族舞蹈事业甚至民族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面对当前外国文化的不断冲击,输出本土文化已经变得愈发迫切,民族舞蹈要想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光大,必须与民族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时也要体现民族舞蹈自身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发挥民族舞蹈自身的创造力和活力。为了民族舞蹈更好发展,必须重视提高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不断开发民族舞蹈的现实价值,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党和政府也要健全完善相关的政策,形成一系列完善的民族舞蹈保护体制,让民族舞蹈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