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曦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对外宣传报道国家和领导人形象呈现出了新的形态。2015年5月5日上午,在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访问俄罗斯的前夕,“复兴路上”工作室推出外交宣传片《跟着大大走:俄罗斯篇》。这个外交宣传片中,我国党和政府的形象传播、领导人的形象传播、国家外交事务的宣传报道等都突破了以往的宣传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传统外交报道中惯有的严肃冰冷的刻板印象,成为我国对外宣传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转变。
“复兴路上”工作室制作的《跟着大大走:俄罗斯篇》试图在不同文化群体间实现沟通与互动。它遵循了“文化接近性原则”:一方面跨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呈现对俄罗斯政府和民众的接近感;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将外交诉求、外事热点在中国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中的传播,从而完成了对于文化群体的多元跨越。
受访者未经彩排,直接表达出对问题最真实的想法,言为心声的表达增添了短片的真实性。这样一种用公众的声音对外传递中国的外交理念与诉求,远比外交发言人的正式讲话以及传统的外交宣传手段更真实鲜活,更有人情味和说服力,可以起到改善中俄外交中高层热民间冷的短板,同时提升中国民间对中俄关系认识的效果。
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使得外交宣传手段种类变多。“复兴路上”工作室技术的外围支持让整部短片在形式上工整而细致,呈现出高度的视听语言专业性,处处呈现着观赏性,使得视频拥有极强的视听吸引力。《跟着大大走:俄罗斯篇》整个视频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呈现。画面多层窗口的呈现,色彩变化丰富,视觉造型突出,呈现出富有节奏感和活泼的律动。对于三个连续的采访问题,视频采用了统一的色彩组合方式和字体组合方式,并加之以动画效果呈现在画面中。
国际格局多极化的今天,在软实力的竞争中,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竞争。在提升软实力的过程中,要进行具有我国特色的本土化改造,制定适合我国的提升软实力因素的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应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内容,积极开发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时,要体现当前的现代性,反之将降低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文化认同感也会因此降低,难以满足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总而言之,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当中积极扬弃。
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必须融入全球化的洪流中,对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吸收内化过程体现了一个国家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正因为一直保持着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态度,才能延续至今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时必须坚持自身的民族特性,而学习和吸取他国文化传播经验并不意味着完全毫无选择的接受,应坚持在本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注重文化交流,将国外的优秀思想内化为自身文化传播中的内容。
针对我国文化传播中的不足,应深入贯彻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政策扶持,建立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我国文化传播力。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加强我国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等官方媒体对优秀文化传播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拓展对外传播的范围,打造一流的国家新闻传播媒体,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我国在国际文化对话中的话语权,正确认识非官方文化传播的主体地位,将我国文化价值更广泛地传播到国外公众视野的之中。
一个国家基于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民族凝聚力,我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当中,要注重结合当下我国具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程度,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话语、中国范式,进而具体引导我国文化传播的实践。如今,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领导我国各族人民及各阶层人士实现利益,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