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再现姜文式电影形态

2018-03-28 06:36
传媒论坛 2018年17期
关键词:潜龙青峰姜文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大约一个月前,中国内地选送奥斯卡官方的作品被定为《邪不压正》。消息一出,舆论界一片哗然。自它从2018年7月份上映以来,批判之声不绝于耳。而如今成为奥斯卡的候选片,质疑的声音更是不断出现。

我们不禁想问:什么样的电影才能叫一部好作品?对同样的一部电影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解读。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好的电影也应该是能够经得起不同人的解读。每个人能从电影里得到的东西都是不同的,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这与是非无关,与身份无关。就拿姜文的《邪不压正》来说,关注历史的看到的也许是影片里对旧北平的还原,设计师也许看到的是对服装设计的考究。

一、姜文作品内在形态介绍

自1995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发布以来,到2018年的《邪不压正》,姜文在23年内执导了6件作品,数量不多。六件作品中的每一件都有姜文的个人风格。可以说,这六件作品确立了姜文作为大陆导演团中最具代表性的“电影作家”之一的地位。在《邪不压正》中,姜文还在做自己的事情。几乎拒绝向公众靠拢。姜文在电影的叙事和剪辑,以及音乐在灵性上的运用,继承了前五部的所有精华。但这一次,从整体氛围来看,经过早期宣传和当前的发布,《邪不压正》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热度。虽然票房的第一天突破1亿,但发布不到一周,热度突然下降。到目前为止,讨论中的人数可谓“极少”,这是可比的姜文前五部电影的现象(无论是票房的好坏,还是口口相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姜文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并不像一些学者站在桌面上那样引人注目,而且票房的第一天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来,当代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已经“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逐渐被视为日常娱乐消费。中国电影市场已经相当庞大,与《邪不压正》的“好坏”并没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邪不压正》的全面“扑街”,因为娱乐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潮流,而姜文的电影则以不妥协观众而闻名;另一方面,姜文这次“不妥协”更像是《一步之遥》释放后的“妥协”和“融合”,但这次融合已经跟随他的“电影本质”和“艺术美学”突破“艺术本质”的尝试和探索,但是又和局限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限制可能更多地来自时间的限制和他所承受的美学限制,或者他没有更好地整合和突破美学和他的思想局限,培养优势和规避弱点。

二、“鬼才”姜文的“作者电影”

在好莱坞被称作“鬼才”的导演有很多,除了蒂姆·波顿这样以添加融合其他成熟风格(“哥特” “童话”风格)著称的导演外,昆汀·塔伦提诺算是在电影技巧,尤其是叙事技巧内部玩出花样的代表之一。姜文作为大陆第五代导演群体中著名的另类,独特的叙事技巧和剪辑技巧是使他成名的重要原因之一。“另类”在成名过程中意味着“鬼才”这一标签的逐渐清晰,姜文有意无意间也很享受这种名声的“束缚”,从他电影里始终如一、有别于主流审美与主流意识形态批判的个人风格便可见一斑。

三、关于国民三部曲

如果想要真正了解一部作品,你需要做的首先是去了解它的作者。想要真正读懂《邪不压正》,首先要从了解姜文这个人开始。特别是作为一部电影,它往往被寄予了作者对于生命对于生活的理解与感触。从姜文的出名作品《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再加上刚出不久的《邪不压正》,组成了姜文“民国三部曲”,它们都极其具有“姜文特色”。一样的时代背景、相同的背景音乐、相似的元素组合成了一个属于姜文电影的流动意象。

《让子弹飞》是姜文献给父辈的电影。作为根正苗红的军人后辈,他对于老一辈轰轰烈烈的革命事迹是向往的。在和平的年代,男儿驰骋沙场的满腔热血只能寄情于艺术的想象和创作。姜文将热血投入电影艺术,于是便有了《让子弹飞》。当民主革命者在成功之后到底该何去何从?是享受革命成果?还是继续革命?犹如鲁迅先生在演讲中发问:“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

《一步之遥》是他献给自己的电影。在影片的开头,他问:“是这么着?还是那么着?”它就是哈姆雷特中的著名台词:“Tobeornottobe?”那么通俗,俗到让人惊叹它翻译之精辟。这是那个时代的迷茫,在红色的环境里成长的新一代面对时代的变革是那么的猝不及防、那么的不知所措。是经济还是与信仰?是物质还是精神?到底如何选择,这全看个人了。马走日,象走田,虽一步之遥,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邪不压正》是他送给年轻人的电影。电影里充斥着他对于歧视东亚人种的洋人和跪舔东亚人的讽刺。然而赋予更大意义的是他的期望,他希望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够从优秀的文化中汲取真正有用的知识。电影风格痛快淋漓,荒诞爆笑,画面很美,矫情得恰到好处。

这里边的每一部电影都包含了姜文风格中的所有重要元素,每一个角落都有足够的阐释空间,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都可以衍生许多特殊的隐喻。让观看者在动态的故事中,感受张力与褶皱。对于这一系列表达奔放,思想深邃的电影来说,最重要的部分便是每一个主人公自我探索的过程,这种艺术魅力无可替代。

四、内容形态

《邪不压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一个传统的侠客关于家国的故事。它不同于传统的报仇雪恨,它牵扯进了国家背景:中国、美国和日本;它融入了一个复杂的时代:民国。一个普通的故事一旦融入了大的时代背景,便会有了不一样的时代意义。再加上对于人性复杂的探索,便使得格局更加高远。

《邪不压正》里,蓝青峰是一个纯粹的革命者,正如他所言,为了革命已经死了两个儿子。蓝青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欺诈暗杀无所不用其极,就连李天然一开始也只是被他当作一颗棋子,但他万万没想到,这颗棋子反而成了破局的关键。

李天然天赐大恨,小时候便目睹师傅一家被师兄朱潜龙灭门,便立志复仇。李天然的复仇是盲目的,正因为他的冲动,破坏了蓝青峰的计划,还间接害死了他的亨德勒爸爸。李天然在面对朱潜龙时是恐惧的,他无法忘记那段童年阴影,导致他在关键时候一次次紧张、手软,直到最后才被关巧红点开心扉。

李天然痛恨鸦片,但他痛恨鸦片的原因不是“鸦片荼毒了中国人民”,而是师傅由于拒绝帮日本人种鸦片而惨遭杀害。他想杀朱潜龙与根本一郎也都只是因为私仇。蓝青峰与他不同,蓝青峰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抗日救国,所以他果断勇敢,无所不为。蓝青峰也知道李天然这时是幼稚的、无知的,所以他也一直只把李天然当作一颗棋子,为的是利用李天然,得到朱潜龙的支持,将朱潜龙和日本人推向对立面,从而达到抗日的目的。为了完成这个目的,他没有什么是不能做的,亨德勒可以死,李天然也可以死,自己也可以死,这些都不重要。直到最后,蓝青峰发现自己布的局是那么不堪一击,只有李天然这一点可以破局的时候,他对李天然寄予厚望。

当蓝青峰最后带李天然去见朱潜龙时,那段车上的对话,至今都在我耳畔回绕:

“你想好自己要做什么了吗?”

“想好了。”

“你真的想好了吗?”

“我真的想好了。”

蓝青峰泪流满面,他知道此刻的李天然身负的绝不再是私仇,而有了更高更大的情怀与信仰,自己的理想已然得到了传承,准备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放走李天然。此刻的李天然发生了蜕变,他最终杀了朱潜龙,杀了曾经那个懦弱胆小的自己。

读姜文作品的最有趣的地方是,它们经得起不断的琢磨和推敲。每一种思路都能给出合理的说法,又都能自圆其说。对于民国三部曲真正解读应该是怎样,我也不能确定,我只是讲出了我所看到的东西。

五、结语

姜文在圆桌派上说,看不懂电影的人永远都会有,这些即使现在不懂,以后也会懂的。中国人的盲从性特别强,所以第一批为电影发声的人特别重要。为了让好电影不被流言所毁掉,这也是必须要为其发声的原因。

猜你喜欢
潜龙青峰姜文
长腿鸟
姜文国:身残志坚 笑对人生
关东大火坑
神奇的平衡
幻城(油画)
“潜龙三号”来闹海
当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姜文妻子周韵:刚柔并济“降服”混血继女
课间小游戏
无尽佛缘一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