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职业教育出版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0)
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正逐渐成为职业院校学生的主体。很多出版人坚信,职业教育信息化将会更加快速地发展。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出版社纷纷对其职业教育教材进行数字化转型与升级。自2010年以来,经过尝试、摸索和经验的积累,职业教育教材产品的出版社几乎已经将数字化教材当作“标配”。教材市场的实际销售情况也表明,如果职业教育教材配套了数字化资源,将会增强其竞争力,使其更受欢迎。但目前的问题是,研发这类数字化教材时,出版社的投入产出率比较低。因此,多数出版社采取“适合做数字化资源的教材优先发展,出版社优势板块和品种优先发展,学校需求迫切的教材优先发展”的策略,有重点、有节奏地逐步建设本社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动画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采用科学可视化的方式直观、生动地表达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形成包含纸质教材、电子教材、课件、实训、练习、案例动画、教学游戏等多种教学资源。
在研发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的过程中,在选择切入模式时出版社需要统筹考虑本社的出版实力、经费预算、市场需求等,在研发数字化职业教育教材时,出版社选择的路径各有千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出版社设立数字教材研发项目组,其合作的外部计算机技术公司则根据项目组的需求开发程序,二者对接合作。许多中小型的出版机构愿意选择此种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出版机构与技术公司互相依赖,缺一不可。出版社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力量,没有能力完全自主完成研发。同时,市场上也没有专门研发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的技术公司,不可能由技术公司完成所有研发环节。以凤凰集团职业教育出版中心的职校实践数字化教材为例,出版社与计算机公司通过以下流程进行合作:出版社市场部的营销人员从职业院校带回师生对数字化教材的需求,出版社组织相关人员研讨形成解决方案提供给职业院校,如果所提供的方案获得了目标客户的认可,则出版社为该数字化教材立项并成立项目组。基于前期的策划方案,出版社将教材的编写团队和外部的技术公司团队相联合,三方合作讨论并形成可行的数字化教材研发方案。研发项目组确定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的宏观和微观结构、整体和细节功能以及用户界面设计,并将此详细方案交出版社市场部和目标院校客户审看,征求其意见。各方意见汇总、方案敲定后,研发项目即进入实施阶段。首先,由职业院校教师出动画脚本。例如对于机械专业教材来说,脚本要非常细致,将整体的机械流程拆分成具体的机械动作,并准确地描述每一个机械动作,说明应该怎样用动画表示该动作。脚本提交给技术公司后,技术人员认真消化专业课教师撰写的动画脚本。如果有些内容技术人员难以用数字化形式呈现,那么出版社就把其脚本返还给专业课教师进行修改。技术公司制作完成每一个动画后,出版社组织项目组成员、专业课教师和技术人员三方审看,共同提出反馈意见,再由技术公司修改,经过几个回合,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
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出版社,例如人民卫生出版集团,对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的出版投入巨大。他们投入大量资源建设专业的数字化教材研发团队,该团队集合了多方力量,包括专业编辑、技术制作、网络平台研发人员、行业专家、专业作者等,从机制上为数字出版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种研发模式在推动职业教育教材数字化的开发和市场销售方面已经被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每一本数字化教材的编辑不仅包括一名纸质教材编辑,还有一名数字化资源专业编辑。二者的合作从项目之初即开始,共同研究目标院校的师生需求和教材的专业特征,将纸质教材内容与数字化资源进行融合,统筹策划。在内容制作团队方面,音频、视频、动画、AR等内容由社内自有的专业人员制作,出版社制定各类数字化资源的统一技术要求和标准。在平台研发团队方面,对融合教材和数字化教材的内容呈现、功能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产品平台的策划、技术研发等。
出版社自建数字化教材平台的研发模式优势明显。其一,依托此平台,数字化资源可以及时进行更新。其二,数字化资源以富媒体形式呈现,融合文字、图片、图表、视频、音频、Flash等媒介形式。其三,平台支持多种教学互动,可实现在线问答、评估、测试、搜索等独特的数字化功能。其四,该平台支持多种阅读方式,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
另一种数字化教材研发的模式是打造新形态教材融媒体出版平台。出版社不直接制作数字化资源,而是搭建网络平台。该平台对职业院校教师免费开放。教师通过在平台上注册账号,可以在网站上查阅所有的教学资源,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资源上传到平台上,打造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化空间。该平台还支持将资源链接转化生成二维码,教师将二维码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教师打造的个性化在线课堂。教师还可以在该网络平台上对学生进行编组、编班等操作,也可以对特定的群体发布统一的通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自助上传的资源需要经过该平台后台的管理者的审核之后才可以上线使用。依托该平台,数字化教材的编辑也可以随时补充多媒体资源。出版社还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的最新的发展动态对平台上的十字化教材和资源进行及时更新。这种数字化教材融合了教材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真正实现了“教材即课堂”。
资金投入是职业教育教材数字化研发的关键要素。当前,数字化教材开发的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各级各类财政补贴。但中小型出版社通常难以申请到此类补贴,往往是规模较大的出版社较容易获得这类补贴;二是出版社通过销售数字化教材获得一定的收益,再把该收益用于补贴后续数字化教材的研发;三是出版社为了启动或者推动数字化教材研发项目,自主筹措资金,与技术公司合作,力求实现共赢。当前,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研发面临着投入高而产出并不明显的现状,以上三种途径的探索均还不够成熟。
与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如火如荼的开发现状相比,其营销渠道与市场开拓目前还面临着不少难题。有出版人直言,数字化教材的开发还会继续增长,但是营收的增长在短期内并不会太明显。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营销渠道主要有以下两种:实力雄厚的大型出版社在数字化教材研发之初就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团队,使得教材研发过程较好地对接了市场渠道的搭建过程,所以可以采用与传统教材相同的销售和发行渠道。出版社还可以选择自建商城在线销售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目标客户可以直接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上购买和使用数字化教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00后是网络“原住民”,随着这一代人进入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教材进行数字化开发是市场的必然要求。但是要实现规模化盈利,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要帮助学生构建立体思维模型,将复杂的、隐蔽的原理和内部结构直观化、简单化,让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事情。尽管开发难度高且成本高,但如果做得好,则可以帮助出版社占领新的教材市场、创造新的教材品牌。
总之,从长远来看,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开发将沿着数字化教材解决方案、慕课与微课教材和国际通用数字教材三个方向发展。数字化教材通过将传统教材进行多媒体化、数据库化和交互运行化,将会更好地满足职业院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况统计和分析报告,更好地帮助其确定教学内容、明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