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8-03-28 05:12朱绍群
山东化工 2018年18期
关键词:硕士导师研究生

朱绍群

(扬州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近年来,化学化工已经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人类基本的衣、食、住、行到社会目前存在的环境污染、能源缺乏等关键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化学化工的有力支撑[1]。相应地,培养优秀的化学化工高层次人才造福人类、社会,则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也顺应社会的需求,响应时代的号召。

近些年,大多综合性大学进行了大幅扩招,硕士研究生人数倍增,如何保质保量地培养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则至关重要[2]。各层次教育机构经过多年地探索与改革,培养制度日趋完善,培养体系逐步健全。例如学位种类的增多、社会影响的增强、人才比例的调整等一系列政策使研究生教育不断提高[3-5]。但是,在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培养过程中,许多高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环节的弱化,成人教育、科学素养环节的薄弱,导师队伍建设力度不足、学生经济压力重以及对于未来工作的迷茫等[6]。笔者通过自己的体会与探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通过实际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教学环节的弱化

目前,众多高校教授迫于各方面考核的压力,对科研论文非常看重,而对研究生教学却日趋忽视。例如:教师照本宣读,内容陈旧,不能很好的与前沿课题相结合;有的专业理论课不上课,学生每人写一篇综述作为考核凭据;课本全部内容由学生进行自主授课。众多现象导致了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基础非常差,这一点笔者在国外进修期间深有体会。同等学历的硕士毕业生,我国的学生理论掌握情况大多不如欧美国家的学生。

但是,无论从学生毕业后去企业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做创新性科研,理论基础恰恰都是至关重要的,都是指导一切实践与创新的前提。

1.2 成人教育、科学素养环节的薄弱

由于很多高校将文章的数量作为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们所承受的各种压力将无形地转嫁到学生身上,此时将有诸多问题出现:(1)在科研过程中,教师只关注结果,忽略了对学生具体实验操作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实验数据上未能养成严谨地科研态度;(2)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很多教师为了自身利益,放弃了高、精、尖等一些有挑战的课题;(3)硕士研究生心理教育有待提高。近年来,很多高校由于学生心理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因此,不论在学生的哪个学习阶段,成人教育一定高于成才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7]。

1.3 导师队伍建设力度不足

建设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根本前提。目前很多高校都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提升活力;提倡组建教师团队,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等,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很多地方高校依然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1)教师的遴选制度不完善,重资历,轻能力;(2)导师团队的组建起不到预期效果;不能很好的营造导师之间相互讨论,相辅相成的科研环境。而拥有一支优秀健康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学生舒适的学习环境的前提。

1.4 学生经济压力较重以及对于未来工作的迷茫

笔者在工作中,时常听到学生抱怨已到而立之年,不想再向父母要学费、生活费。但又没有时间去做兼职打工。这种自立的想法笔者非常赞同,但由于科研基金的有限且申请难度的日趋增加,对于这种情况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当与学生谈及未来工作设想时,学生更是迷茫,有的同学直接放弃所学专业;还有同学由于对工作不了解,只能继续读博士;还有的随便找个工作再说。至于自己想做什么,全然不知。而这些问题反应了学生培养模式的不完善。

2 可行性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发达国家的培养模式,自身实践等,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希望有益于以上问题的解决。

2.1 考核制度的改善及培养模式的改革

大多数地方性综合性大学由于没有博士研究生,所以老师的科研工作大部分都有硕士研究生完成。学生在评定奖学金时文章的比重远远超过理论成绩。诸多现象反应两点问题:理论成绩是不是能够真实地反应学生地理论学习情况;学校从制度上对理论教学的轻视将误导学生认为理论学习是不重要的;导师在授课时是否做到了认真、严谨、负责。

事实上硕士阶段是学习先进理论知识、初步涉及前沿课题的重要阶段,而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开展一切科研的基石。不论学校、老师都应在相关制度方面进行完善,不再把科研作为考核指标的第一位甚至是全部。这样也可以给予教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理论方面以及成人教育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于学生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可以适当的借鉴发达国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8],真正实行宽进严出,给有才华的学生更多发展的机会,并保证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真正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2.2 加强教师培训

加强教师的科研素养,提高科学研究品味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需要进行培训的重要内容。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富强离不开科技的创新,人才的培养,而高校教师,研究生导师却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教师科研能力及素养的不断提升是与时俱进的长期任务及使命。各教育机构应从制度到具体培训活动多方面着手,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导师进行实质性培训,与优秀的课题组进行学习交流、合作。

2.3 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成人教育

俗话说“成才先成人”,要像成为一名博而专的高级人才,首先要做一名具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人。而近几年,有关高层次人才犯罪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针对此问题,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高校可开设相关课程,设立相应机构对硕士研究生进行适当的成人教育和心灵塑造;进行不间断地有关科学素养的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养,提高自我修养。

2.4 提供实践机会及勤工助学岗位

目前,大部分研究生没有空闲时间去进行校外实践活动或勤工助学,或者只是以出卖廉价劳动力获得些许报酬,但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与困难。笔者认为:学校及社会应向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尤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大量提供实践机会及勤工助学岗位,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对不同性质的工作尽早有所了解及体会,知道自己的兴趣方向,从而有利于其对未来的规划及毕业后工作的选择;而且,通过实践以及勤工助学,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实现运用及创新;再次,学生可获得相应的酬劳,缓解经济压力,使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例如,学校可以与相关制药公司进行合作,开办暑期学校,让学生可在放假阶段,走出校园,尽早接触将来有可能要从事的工作,他们不仅可以巩固所学,更可以查缺补漏;此外,具体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勤思考,培养其自主能动性、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国家、社会急需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是赋予我们高校及导师光荣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人才的重要性:“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等[7,9]〗。笔者真诚地希望本文提出的几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硕士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V eraW an g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