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大学共同体精神培育凝练之道
——基于西北联大和西南联大的比较

2018-03-28 05:26赵保全罗承选
重庆高教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西南联大西北共同体

赵保全,罗承选

(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州 221116)

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和西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北联大)是抗战期间两个最大的办学共同体。两者同处民族危亡的历史境遇,共担兴学报国的时代使命,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大批时代英才,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具有持久而重要的影响。西南联大被誉为“战时联合办学的典范”[1],西北联大“奠定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2],但就办学精神文化而言,两者存在较大差异,一个“蜚声中外”,一个“几近湮没”;一个被誉为“时代的传奇与不朽”[3],一个呼吁“历史需要诉说”[4]。比较两所联大精神的形成之道,为培育凝练新时期的高教共同体精神提供有益借鉴,是本文的重要意义所在。

一、两所联大精神比较的理论基础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的核心,“体现大学实现区别于其他机构的独特使命、任务、职责和功能等所必需的核心价值观、指导思想、观念、气质和灵魂”[5]。学界通常从高等教育学和文化哲学视域研究大学精神,较为关注办学实践、办学制度、治理结构等实体性要素。已有的关于西南联大和西北联大的比较成果,主要集中于教育教学和师生日常生活、校歌校训等史料分析[6-8],缺乏从整体视域审视大学人的精神追求、精神文化和精神世界。

大学精神结构及其构成要素为辨析两所联大差异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根据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理论,“结构就是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有自身调整性质的图式体系,整体性、具有转换规律或法则、自身调整性是构成结构的三大要素。”[9]高校联合办学形态是由多个单体大学构成的复合体,而“大学系统的复杂性则主要源于其多种功能所决定的复杂内部结构”[10]。因此,许多学者认同“大学精神是一个存在内在关联的诸多基本要素组成的结构整体”[11]。“作为理想,大学精神有着缜密的内在结构体系。”[12]识读大学精神内涵的关键,在于明确维系大学本质的精神文化通过何种关系或结构发生作用。大学的功能结构产生的实践理性决定着大学精神结构,并据此调控办学育人实践活动。大学精神结构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种。宏观结构是大学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的精神向度,通常体现为国家大学主义等民族化高教精神。鉴于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府学关系决定并反映大学精神宏观结构的性质。微观结构是大学办学实践形成的精神文化系统,包括价值观念、理性信念、道德品格和伦理秩序等,体现为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精神动力指导办学实践、规范具体行为和形塑精神品格。大学精神的整体性是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办学育人实践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度融合。大学精神的宏观结构影响了大学的基本形态和情感价值取向,反映了大学精神性质和价值共性;大学精神的微观结构制约了大学人的主体理性和个性追求,反映了大学办学特色和精神内涵。

概括而言,大学精神的核心要义维系于形体稳固、主体理性、培育积淀、情感认同等四大要素。抗战时期的大学精神是服务民族独立的时代主题引导下的办学精神,在履行立德树人、传承文明、求真创造、探索未知等功能时,不断形成更加集中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品格和行为规范,经由办学实践的积淀和固化养成了求真育人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爱精神。张岂之曾将之归纳为“民族蒙难,教育救国,科学精神,人文依托,文化传承,新知创造,大学昌盛,国家富强”[13],着重突出了大学对科学精神的执着,对民族、国家和社会使命的担当,对个体道德操守和为学能力的重视与培育。这为辨析两所联大的精神形态、精神内涵、精神品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战时办学形态与大学精神融合

大学精神见于办学形态,大学办学形态承载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价值,反映大学组织架构和内部治理情况。大学组织架构以实体承载大学精神,体现精神的物质化力量;大学规章制度固化大学精神,体现精神的习惯与风俗;大学组织文化是精神的丰富与具化,体现精神对行为的统摄作用。全民抗战、共赴国难,是抗战时期大学的历史境遇,坚韧不屈、抵抗外侮,是抗战时期大学的精神底色。战时联合大学形态,不仅创新了多校融合的组织架构,更重要的是积聚广大师生学术报国的时代使命。

(一)共同体形态与办学精神的融合

大学从个体形态向联合办学形态转变,共同体原有的精神文化彼此认同、整合成为维系顺利办学的必然之举,共同体合作的意愿和意志成为决定办学精神认同的关键环节。各子体高校之间,合乎共同意志,则认同顺利;存在意志冲突,则导致认同障碍。通常而言,各子体高校固有的办学习惯、风俗、制度和气质等精神层面的融合甚是艰难。西北联大、西南联大遇到的矛盾和冲突亦不少见,但是,西南联大的精神融合成效更为突出。大学精神的融合程度,取决于“共同体”的构建情况,即各子体大学合作办学的结合亲密度。共同体维系时间的长短,决定精神融合质量的广度;各子体高校的价值理念是否相同或相近,决定精神融合质量的深度。

从办学形态来看,西南联大较西北联大更为稳定。西南联大8年办学,除服务地方设立师范学院后没有衍生新的办学实体,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聚集在西南联大旗帜下,自觉保持联合办学形态,为凝聚认同、培育凝练、传播践行“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提供稳定的实体。就教育模式而言,“西南联合大学本科的教育糅合了三校的传统,在教育方针、教学制度与课程等方面,与战前清华相较,变化不大”[14]。而西北联大变化频仍,名存实散,根据政府意志不断拆分、搬迁,客观上虽然存在专家所言“分而合”的办学形式,但办学形态的多变却是不争的事实。西北联大拆分为五校,办学类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学校高层管理人员频繁更换,不利于凝聚价值共识,形成精神聚合力。如1938年胡庶华调任西北联大常委之初,就注意到学校内部不团结的情形,感言“真像一锅大杂烩,摩擦极多,矛盾重重”。教育部派来的陈剑翛也深感压力很大,认为一个人单枪匹马,无济于事,最终辞去西北联大常委职务,到湖北任教育厅厅长去了[8]。

从精神文化融合来看,西南联大较西北联大更为有效。西南联大按照“和而不同”“存异求同”的原则,在学术报国的精神统率下,汇聚三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精华,从文化层面促进三校融为一体。北大的自由精神、清华的朴实严谨、南开的创新活泼都是较为成熟的办学文化,易于在互动互补中实现主体精神融合。“合中有分”不是均等择取三校精神文化,而是以清华精神为统领,以北大精神为骨架,以南开精神为动力,通过吸纳办学制度、整合培养模式、发挥人才培养特色,实现制度匹配、文化互补、精神聚合。加之,早在长沙联大时期,三校就注重文化融合,办学形态稳固,精神交融有了基础,有利于凝聚“刚毅坚卓”的精神品格。同时期的西北联大精神文化融合尚未完成,办学实体就遭到政府当局拆分,加之以北洋李书田为代表的复校行动进一步割裂了精神融合的基础,因此对于共同体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存在一定分歧。西北联大各子体高校的办学理念或价值观存在“交叉”“重复”或“特色缺位”的问题,又因为当时扎根西北的使命和精神没有完全进入各校精神价值系统,加剧了价值认同方面的分歧。虽有学者认为西北工学院办学中逐渐吸收了北洋大学“实事求是”的校风,融入了北平大学博大精深的元素,渗入了东北大学在颠沛流离中形成的“自强不息”精神,注入了焦作工学院“开拓创新”的勇气,逐渐形成了“公诚勇毅”的校训①参见陈海儒.西北联大工学教育流变与兴学强国实践[C]//第四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论文集(非公开出版),2015:111-123.。它与北平师范大学的校训“诚实勇敢,勤勉亲爱”,北洋大学、北洋工学院的校训“实事求是”一脉相承[15],但从总体上而言,基本上还是与学术报国的价值导向相契合。胡庶华指出:“在精神方面,必须适合战时需要,如节约运动及棉背心运动提倡,校训(公勤诚朴)校歌之制定,导师会之设立,务使抗战教育之精神随抗战生活而孟晋。”[16]从实际来看,西北工学院和西北大学在校训中直接承继西北联大的“公勤诚朴”,并细化为“诚朴刚毅”“勇毅诚朴”等品格,实质上是对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和责任的认同和坚守。即使如此,合并组建为西北工学院的四大主体高校——焦作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办学精神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所共有的特征是知识分子所肩负的民族大义在战时联合办学形态中更加鲜明,使得求学问道具有更加突出的价值导向性。

(二)办学形态与内部治理成效

办学形态通过内部治理予以巩固。大学治理以对子体高校的精神文化认同为基础,以运行产生的新的精神文化稳固办学形态。两个联大均形成了以常委会、校务会议、教授委员会为主体的学校组织架构,以章程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教师遴选聘任等规章制度和具体操作方式,教师主体也多是从欧美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但为何大学精神文化迥异?

西南联大拥有出色的校长群体、教授群体和一流的大学制度。比如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等人办学经验丰富,促进了办学理念、办学制度和办学原则的稳定传承,而西北联大同时期的核心领导成员李蒸、李书田等均不能与之并肩。陈海儒认为:“组成西北联合大学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尚未有教授会、评议会等组织的存在,西北联合大学也未见这样的组织存在。这是西北联合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校内组织机构建设方面最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教授治校的原则在西北联大没有得到彰显。”[12]储朝晖也认为,西北联大中较有现代大学制度基础的是北洋工学院,由于李书田的鲜明个性在一定程度上使现代大学制度变形,以致后来发生的“驱李事件”使西北联大及其主要的学院彻底告别了现代大学制度[17]。以上说法虽然有片面性,但也指出了大学核心领导人员对于大学精神塑造的影响深远。

大学治理结构是维系大学精神的实体。当大学能够理性处理内外关系,自觉维护大学价值与精神品质时,说明自身建设与时代主题相契合。两个联大都致力于为抗战培养人才,共同维护以学术抗战救国的宗旨,无论是“刚毅坚卓”还是“勇毅诚朴”,均指向塑造“宁折不弯、奋斗到底”的学人脊梁。所不同的是,西北联大除了服务抗战,还担负扎根西北办学的重任,在服务国家和服务区域建设上存在分歧,师生对服务抗战高度认同,对服务西北持不同意见。西北联大关于服务西北的理念认同,主要是政府以行政强制方式推行,难免遭到抵触,这种精神认同一直延续到1952年高等教育布局大调整才真正得以完成。西南联大虽有服务地方建设的事实,但不以扎根边疆办学为主要宗旨,也没有政府施压必须留在地方办学的硬性要求,具有相对自由和自主的选择,所以其服务抗战的办学宗旨认同程度更高,精神价值指向更为集中鲜明。

(三)办学形态与自主办学理性

大学理性是维系大学精神的核心意识。西北联大精神不显,部分专家认为政治干涉是重要致因。笔者认为,根本在于共同体没有形成“统摄性的精神”,缺乏妥当协调处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能力。政治干涉大学办学的程度,是影响大学独立办学精神的首要因素。换言之,政治意志和大学人意志,政府力量与大学力量是否存在同向性,影响学术力量与行政力量的和谐关系,继而影响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政治环境对高校办学有很大的影响。抗战期间,国家意志和政治力量直接影响大学办学功能与使命,参与构建学人价值观,形塑大学精神。面对抗日救亡共同使命,知识分子以学术报国,以教育抗战,与国家意志和政治需求保持一致,具有显著的同向推动作用。但是,政治力量过度介入办学,对大学精神有制约作用。由于昆明位置较为偏僻,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地方势力比较开明,西南联大办学空间相对稳定,较好地保留了传统的“学术自由”以及“教授治学”体制,有效抵制了国民党推行的“党化教育”等行为。而西北联大地处陕西城固,距离红色中心延安较近,国民党对西北联大办学干涉较多,采取高压政策推行“党化教育”和“政治控制”,甚至直接委派联大常委或校长等高层人员贯彻政治策略,意图通过政治方式掌控高等教育,打破了政府和大学的边界关系,对大学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产生了撕裂性影响。

西南联大与西北联大在斗争方式与策略上也存在差异。如何处理政治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冲突,折射出两所联大制度设计和运行方式的具体差异。面对政治的干扰,西南联大坚持民主办学,以“不问政治”为名发挥大学精神的自我调节功能,确立了政治与学术的边界,尽量化解政治对办学的干扰,构建了学术力量与政治力量的“均衡”状态。如面对“教授资格重新认定”和“课程法定”等事件,西南联大以学术特性和学术规律据理力争,采取柔性抵制措施。西北联大采取师生游行抗议、“驱李”等运动,引发了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一批进步教授被迫离开,消解了师生参与政治的热情,严重制约了西北联大的自由民主风气和批判精神,意味着维系学人的独立自由精神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师生转而把精力和热情投入治学,产生了西北联大毕业生“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多,人文社会科学大家少”的奇怪现象。国家意志和政治行为必须转化为大学人的自觉行为,才能有助于培育大学精神。

(四)办学形态与学人情感认同

为抗战培育人才,构建国家、民族命运共同体,是民族情感融入大学精神的基础,办学形成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助”的情感意志,也为精神文化认同奠定了基础。西南联大师生同处艰难生活境遇,经历了一起“跑轰炸”“泡茶馆”等事件,很快“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开创了一个师生心理贴近、情感共通的时代。师生共同经历苦难,一起探索学问,“生活上的艰难”压不住“精神上的愉悦”。这是精神交往的高级境界,也是大学的理想境界。教师发挥德行示范作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激发了学生的学术自由和社会责任感,打造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西南联大师生共有的教育救国、学术救国的文化认同产生的爱国情结,在同甘共苦、安贫乐道的生活之中形成的师生相互关爱的真挚情谊,转化为严谨治学与潜心学术的强大动力,升华成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

关于西北联大师生亲密关系的回忆文章较少,一方面在于教师群体的情绪不稳,“毋庸讳言,从人文荟萃、物质优裕的平津等地迁移至尚显蒙昧、贫穷荒寒的西北,且要永留此地,对于数百名教授而言不可能不是一次极大的冲击和震动,而短时间内完成的院校分置重组,也不可能不引发各方面的意见之争和利害冲突”[18]。另一方面在于师生对于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自觉意识不强,没有很好地实现从心理情绪到校歌传唱等外在文化表达方式的统一,“不但没有西南联大校歌的交响乐章,甚至没有自己的歌唱史。西北联合大学校歌存在的方式基本是喑哑的吟诵”[7]。可以说,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引领贡献而言,尤其是在发挥精神文化育人层面,西南联大的成效是优于西北联大的。

三、战时共同体精神的培育与凝练机制

大学精神的凝练和培育要以价值认同和历史积淀作为基础。两所联大均在1937年组建,1938年提出校训和校歌,形成了各自的共同体精神文化系统,但是精神动力效果存在一定差距。西南联大校训获得高度认同,体现大学精神的共性、普遍性和价值规范性,成为更大范围群体的文化遵循。而西北联大各子校分歧较大,精神内涵各有差异,在五校的办学理想和办学价值、办学行为共性凝练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一)复合式传播机制

两所联大在存在形态、办学体制,甚至是精神凝练的节点选择上都有相似点,但是传播的载体、方式、手段不同,产生了一强一弱的局面。从传播载体来看,西南联大利用了报刊、书籍、图片等多种载体,借助日记、广告、小说、故事、诗歌等多种方式,生动传播大学故事。西南联大注重选取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培育大学精神,从西迁长征日记到联合招生广告,从提出校训、校歌到树立“联大办学纪念碑”,体现了教师为精神塑造主体,学生为精神传播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三校复员之后,依然以承继传播联大特质、传统、精神为使命,产生了“形断神聚”的效果。进入新世纪以来,陈平原、杨东平、谢泳、储朝晖等一批专家掀起了研究西南联大精神热潮。关于西北联大精神的研究和传播直到2010年之后才成为系统的组织行为,并举办了相关的学术论坛,推出了相应的宣传资料和文化产品。但是,宣传西南联大的作品、类别、数量、规模远远超过西北联大。通过持续不断的价值认同、传承和发展,西南联大获得了更大的“共性”,与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相承继、与西方大学理性相协同、与新时期的时代精神相补充,进一步体现大学精神的精髓和核心所在,被喻为大学人精神状态的“放大式样”或者“累计爆发式”。西北联大是联大分裂之后形成松散的办学联盟,在“公勤诚朴”的精神激励下服务抗战和服务地方产生的办学精神,带有鲜明的区域性文化特征。

(二)独特的故事塑造方式

西南联大精彩的故事是推动精神认同的重要方式,形成了以大学故事为媒介、以大学文化为载体、以大学人核心价值为聚合的精神培育机制,即通过精彩的大学故事集中反映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人典型的价值观念、道德品格、行为规范。故事传播内容以彰显大学人的责任感为主,涉及招生、教学、实践以及毕业生回忆等多个方面,基本覆盖了校园主要群体,体现了大学校长的权威性、大学教授的趣味性、大学生成长的励志性、传播主体超越性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品格。可以说西南联大追忆始终以“师生情谊”为主轴,将家国情怀、战争记忆、青春想象以及“师道”理想糅合在一起,构建起让后来者惊叹不已的联大神话[19]。即使西南联大精神脱离实体之后,依然通过故事不断传承发展,成为大学人共同的精神信仰。西北联大同样在颠沛流离中办学,也有“坝上灯火”“七星夜读”等动人的故事,甚至拍摄了专题影片,但是“缺少学人自主自觉的耦合使西北联大的精神文化长期处于无根状态”[17],造成了西北联大故事传播和创造的缺位,迫切需要进一步“言说”。另外,西北联大扎根西北办学的使命和责任认同在抗战时期尚未很好地确定,等后来进一步凝练培育时,又缺乏广泛传播的有利时机,其扎根西北的精神缺乏国家层面的推广与传播。

四、新时期共同体精神的培育凝练之道

抗战时期两大共同体的精神培育凝练之道,对于进一步树立新时期高校共同体精神具有借鉴意义。当下,大学已经突破了原子式办学形式,转向区域联盟、行业联盟,结成了超越地域、行政区划、管理体制等新型共同体。如因地缘因素结成的“北京学院路教学共同体”、因行业因素结成的“矿业高等教育联盟”、因科研合作结成的“2011计划联盟”、仿照常春藤联盟结成的“中国一流大学联盟”等。上述大学共同体是松散型组织,要依靠建立在共同目标和核心利益基础上的精神文化和价值系统作为维系合作和发展的重要抓手,才能打造成新时期的学术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大学精神的凝练和培育,要与大学办学实践相结合,推动“大学精神既以观念形态呈现于大学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园文化等之中,又以物质形态内蕴于大学课堂、基础设施、校园风景等之中”[20]。

(一)打造稳定的大学形态承载大学精神

稳定的大学形态是形成大学精神的重要基础,服务于办学文化的整合、办学精神的传承、办学精神的发展,共同塑造大学精神的时代内涵。内部治理体系是维持多元主体联合办学形体的核心要素,多基于共同利益构成互补型或强强联合型结构。大学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保持子体高校不同的办学个性与特色,以探索真理、严谨治学和服务社会的共同价值导向维护共同体秩序。建立领导层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各子体高校围绕核心宗旨办学。完善师生学术交流机制,推动知识创新和知识流动,支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建立民主决策沟通反馈机制,汲取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国家意志、民族意志与大学意志的同频共振,推动大学教学群体、学术群体及管理后勤保障群体的精神认同与聚合,为大学精神的生成、发展和创新提供实践支撑和文化支柱。“要保障一所大学正常、高效的运作,就仍要像联大那样注重民主制度建设,着力搭建各级平台,为冲突的缓释、情绪的宣泄、意见的表达,以及利益的诉求、沟通的实现等提供保障和支撑”[21],增进价值认同,构建共同体。当共同体具有平等、融洽与开放的属性时,成员更易于产生强烈的组织归属感与认同感,积极参与办学治校。反之,当该共同体失去开放与包容性,组织成员的身份认同意识就会消退,作为维系价值观的办学精神的作用就会减弱。大学师生通过平等交往、相互理解获得情感和心理满足,是遵循学术和教育规律增强大学自治能力的重要基础。

(二)有效汲取时代精神塑造大学精神

大学是将个体、民族和人类缔结为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的重要媒介,也是传承民族精神、汲取时代精神的重要平台。处理政治和大学关系的方式是形成大学精神的重要因素,关键是要推动时代精神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大学,增加大学精神的时代内涵。要在服务时代主题中推动大学发展。用共同的目标,用民族精神凝聚大学办学力量,发挥好大学服务社会建设的工具价值,为中国梦、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即把高校兴学强国的意志转变为以学术为志业的奋发精神,激励教师钻研学术、精心施教,学生好学乐学、崇德向善。同时,遵循大学科学办学规律,进一步明确政治和大学的边界,尤其是在学科建设等学术事务方面要遵循办学规律,避免政治意识强行嵌入大学价值系统,以强势方式破坏大学运行逻辑,遮蔽学术的相对独立性。

(三)创新大学故事传播方式培育大学精神

培育大学精神需要不断地言说。抽象的大学精神可以通过显性文化进行传播。大学故事是具化大学精神、传播大学理念、塑造典型人物的重要方式。构建具有大学特质的文化品格元素,可以根据大学精神结构挖掘大学故事的价值意蕴,全面加强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借助学校景观、视觉识别系统等展示学校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展示大学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彰显大学的历史文化底蕴、新风气、新风貌,发挥大学文化对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和激励行为的积极作用。根据大学内部不同群体的精神需要,借鉴西南联大故事题材多样、传播方式多元化的特点,利用好日记、小说、散文、照片、口述等传统表达方式,以及网络、微信平台、微博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生产更多高层次、高境界、高品位的大学故事,进一步发挥大学精神对大学生活的指导作用。

[1]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2] 方光华.为什么要纪念西北联大[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8-10.

[3] 加五.西南联大:一个时代的传奇与不朽[J].科学家,2014(12):98-103.

[4] 刘海峰.历史需要诉说:西北联大的命运与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9):82-88.

[5] 王义遒.论大学精神形成演变的逻辑之道——大学精神之我见[J].中国高教研究,2012(9):9-16.

[6] 李巧宁,陈海儒.抗战期间内迁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以西南联大和西北联大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1(6):202-206.

[7] 陈一军.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校歌之解绎[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26-29.

[8] 陈海儒.西北联大和西南联大的不同境遇及原因分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2):36-43.

[9] 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11.

[10]胡海岩.系统科学视角下的中国大学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5):1-7.

[11]王喜旺.大学精神的结构分析:以西南联大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0(4):9-15.

[12]丁三青.论大学复兴[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3):14-19.

[13]张岂之.我对大学精神的理解[G]//何宁,陈海儒,郑宽明.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Ⅱ——纪念西北联大汉中办学75周年.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3-4.

[14]清华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1:300.

[15]潘懋元,张亚群.薪火传承文化中坚——西北联大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1):5-11.

[16]王靖晶.西北联大对于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7,4(34):134-135.

[17]储朝晖.寻觅西北联大的生命密码——西北联大的兴衰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4):75-84.

[18]梁严冰.西北联大与抗战时期的西北战略[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5):13-16.

[19]陈平原.六位师长和一所大学[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6(3):11-18.

[20]郑永扣.如何培育我们的大学精神[N].人民日报,2010-12-17(07).

[21]广少奎,刘京京.冲突与缓和:西南联大内部矛盾论析——兼论“联大精神”之实质[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4):93-98.

猜你喜欢
西南联大西北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共同体的战斗
一座西北小城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西北不惑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