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与被遗忘:大数据技术个体威胁反思研究

2018-03-28 01:29廖佩伊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自主性威胁社交

廖佩伊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大数据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关注。在感叹大数据技术对人类生活带来多方改变的同时,不少学者也开始呼吁注意大数据时代中数据威胁。

一、文献综述

谈及大数据技术离不开著有《大数据时代》、《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两书的英国学者舍恩伯格。在《删除》中舍恩伯格论述大数据技术将遗忘与记忆的平衡打破,并警惕“无法遗忘”的威胁。《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以九个顶级的社交媒体平台作为大数据时代隐私与隐私政策的研究对象,提出社交媒体追踪用户数据并创造了一个“大数据”云,将用户勾勒得一清二楚并将永久储存。而人们却忽略了自身信息安全,这为自身隐私权带来了诸多潜在威胁。

从国内文献角度来看,大数据研究在1965年就有出现,自2010年开始国内兴起一股“大数据”研究热潮,直接表现为相关文献数量激增。目前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对“大数据”研究较多的属于新闻传播学科,主要在于其对新闻生产方式与内容的变革、社交媒体与舆情研究等方面。讨论到大数据威胁,收录最早的文章是《大数据时代的记忆与遗忘》,出现在2012年12月,主要是对《删除》报道。此后“大数据”与“遗忘”相关研究不断增多,并着重讨论了“遗忘权”

二、大数据技术个体威胁

(一)隐私侵犯

从媒介生产开始,新闻价值与个人隐私权利之间平衡一直在摇摆,传统媒体的文字和闪光灯对个人隐私带来威胁,但个人只要“拉上窗帘”,可以规避大多数隐私侵犯。而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获取手段层出不穷,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有一个可以被拉上的窗帘。在国家层面,例如美国国安局监控着网络传播活动;在机构层面,雇主可以随意检查员工邮件,软件The NodeXL 甚至可以为Outlook电子邮件用户提供社会网络分析;在个人层面,各种应用记录了用户个人用户,甚至在没有使用应用的情况下。Facebook在2007年推出的一个名为“Beacon”的计划,用户在不使用Facebook的情况下仍然暴露自己网站访问记录。大数据时代,窥探个体隐私的摄像头无孔不入。

(二)“被遗忘权”被剥夺

大数据时代让记忆变得恒久,但也让遗忘变得困难。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一些“污点”会伴随终身,甚至可能在关键时期影响他人对用户的评价、进而影响用户人生。“通过永久召唤我们的大错小错,数字化记忆拒绝了我们从中学习、成长和发展的能力”。

三、大数据技术困境反思

以上提到的问题,期待用户进行很好的自律存在困难,和用户数据素养缺失有重要关系。大数据相关研究从2010年兴起,虽然“人人都谈大数据”,但研究多在计算机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对“大数据”相关研究不多,一方面是在研究学科不多,部分学科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是研究层次不多,例如新闻传播学科对大数据的思考多在技术应用层面,大数据进行新闻模式、新闻内容的应用层面,而对大数据技术对学科、社会影响的深层次思考较少。目前国内研究侧重去思考大数据技术本身,去思考技术逻辑等,而忽视了社会影响研究,本文认为是本末倒置、不可取的。对大数据人文社会思考较少,这就导致了技术先行、观念落后的情况,一直被不断提起的“数据素养”纸上谈兵。对“大数据”的人文社会思考没有跟上,即人们在大数据技术方面缺乏相应的社会指导,公众“数据素养”的缺失,数据自律也就无法开展。

除了自律困难,技术与人、社会的关系影响着大数据的取舍困境。《技术与文明》作者刘易斯•芒福德1934年指出,交通和通信的不便让人们获取信息困难,但也让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在自己处理能力范围内。现在这种过滤器没有了,人们收到的外界信息越来越多,人们不再有主动的选择,只有被动的吸收。他同时提到:“技术更是一把双刃剑——技术并不仅仅只是技术而已,它实际上也深深地转变、甚至强迫了人类自己。”Alpha Go与柯洁对弈,实际上也反应了技术自主性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可怕之处”。许多学者对技术的自主性做了讨论,华中科技大学的唐海江教授提到互联网技术因其复杂性及规模化等特征,越来越具有自主性。而大数据技术,作为互联网技术的一种代表,在过去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受控制的现象,而人类社会对此准备甚少。

四、结语

大数据技术实际上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每一个人,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当我们割舍不下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之时,实际上我们在被技术进行绑架。而当技术自主性让技术越走越快,人类社会无法跟上技术的时候,人类实际成为技术的“奴隶”。舍恩伯格在对大数据技术研究多年后提出《删除》,也正是对我们的一种警示。

猜你喜欢
自主性威胁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人类的威胁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受到威胁的生命
面对孩子的“威胁”,我们要会说“不”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