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婧 江西省南昌市广播电视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民生类新闻节目随之应运而生。民生新闻节目以其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平民化视角,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欢迎。而推动民生新闻发展的关键,在于民生新闻主持人的个人综合素养及其个性化、平民化的主持风格。换句话说,民生新闻主持人极具特色的主持风格,是民生新闻节目受到广大人民群众青睐的根本原因。
所谓民生新闻,就是站在百姓的立场,关注百姓生产生活、百姓诉求,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报道样式,传播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新闻节目类型。民生新闻主要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较明显的平民化特征、服务特征和区域特征[1]。
民生新闻主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从群众身边的事情入手,站在百姓的立场、以百姓的视角对百姓关心的大事小情进行报道和点评,也为百姓解读利民惠民的民生政策。因此,民生新闻具有公信力、亲和力、平民化、大众化的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影响着民生新闻主持人主持风格的形成。
民生新闻主持人是媒体沟通百姓的桥梁,他们在民生新闻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舆论导向作用。因此,民生新闻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不仅要遵循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与要求,还要遵守民生新闻“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也就是说,民生新闻应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平民的立场;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体现民生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
一是形象平民化。平易近人的亲民形象是民生新闻播报成功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民生新闻节目是“属于老百姓自己的节目”,民生新闻主持人就是“老百姓自己的朋友”,他们应卸掉高姿态的社会精英形象,以老百姓的朋友、邻居的身份,来聊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评说、解读社会民生现象和政策等。主持人个人形象的平民化,有利于拉近自己与老百姓的距离,获得百姓的信任和真挚的情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比如《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总是“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总是一针见血地说出百姓的利害,被江苏市民成为“市民的儿子”。
二是语言平民化。民生新闻是关注老百姓生活的报道样式,“以民为本”,因此,民生新闻的主持人的点评语言风格应平民化、口语化,符合百姓喜闻乐见的口味,要通俗易懂、真情实感。民生新闻主持人应平易近人,平等待人,这是民生新闻主持人与百姓沟通交流的基本原则,是民生新闻民本思想、民众视角及民生价值的要求。这离不开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平等意识。而且,主持人要想打动百姓、把话说到百姓心坎里,他们的语言就必须民声民气、亲和大方、亲切感人。他们要为百姓说实实在在的话,说肺腑之言,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民生新闻要求主持人以群众的视角,采用平民化的表现手法,来报道、点评百姓身边的事情;要求主持人的语言要更加口语化、本土化。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展现一个地域的民风民俗,才能给人以平易近人的感觉。最后,主持人的语言应富有幽默性,以讽刺百姓社会生活中的“跳梁小丑”。这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2]。
首先,民生新闻主持人的风格应依托地域风格和民俗风格。民生新闻主持人应积极转变传统新闻“字正腔圆”的播报方式,区别于时政新闻报道,将民俗俚语揉进自己的个性语言里,使观众耳目一新。这种具有独特低于风格的播报形式,有助于消解新闻节目的严肃性,增加趣味性,能够从心理上拉近与百姓的距离。比如《630新闻》、《拉呱》等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都夹杂着方言俚语,深刻表达了浓厚的乡土人情与民俗风情,使节目更具有感染力、亲和力。
其次,要想使民生新闻达到“群众利益面前无小事”的效果,就必须遵循“三贴近”原则,以人为本,体现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实实在在地解决老百姓的生活困难。民生新闻选材应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选取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进行播报,并深入点评,积极寻找解决百姓困难的方法。在民生新闻采编过程中,应走进基层、走进百姓生活,深入挖掘影响百姓正常生活的话题,以发百姓之声,做帮助百姓之事,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重视,为百姓排忧解难[3]。
第三,民生新闻应积极传播民俗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此,民生新闻主持人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文化素养,了解本土文化特色,鼓励百姓要充分利用好百姓大舞台,多举办民俗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等活动。以文化人,以情感人,是民生新闻主持人应具有的人文风格。
民生新闻是老百姓自己的新闻,民生新闻主持人应具备平民化、人文化主持风格,才能实现民生新闻民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