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清淳 东辽广播电视台
多媒体所承接的数字信号多储存在硬盘中,因而在电视节目制作期间所录制的视频和音频也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中,便于进行加工和处理。以往电视节目制作采用的是线性编辑系统,不但操作方式繁琐,而且在后期修改中还需要考虑镜头插入长短、CTL讯号长度、修改后质量和编辑重复率等多项因素[1]。现今,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电视节目,其可将分镜头的稿件次序打乱,且在字幕叠加、特效呈现、配乐与合成方面均明显优于线性编辑系统,可及时解决信号存储丢失问题,有效提升电视节目制作的质量。
除此以外,多媒体编辑系统内设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压缩配置,制作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技术需要,选择适合的视频音频压缩形式,以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编辑系统的储存优势。同时多媒体系统拥有强大完善的格式兼容功能,能够匹配全部的标准视频接口,进而与其他设备实现联合工作,而且系统维护费用低,可以预见,未来多媒体技术会引领电视节目制作业迈上新的阶梯水平。
绘制技术,顾名思义,也即是虚拟影像制作技术,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可通过2D和3D绘制技术将想象中的事物元素以生动具体的画面形式添加至原有的电视节目中,从而丰富节目内容和画面效果,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深入调动其感官思维,激发情感共鸣。例如,在最新上映的《侏罗纪世界》电影中,恐龙早已是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远古生物,但影片制作者利用绘制技术结合具体的事物,构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恐龙动物形象,并上演了一场人与恐龙的追逐生存之旅,堪称惊心动魄,这些与高超的绘制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数字合成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主要用于校色、几何变换、滤镜处理和图像合成等方面。其中校色所针对的是图像和像素,在节目录制完成后,为了能够统一色调,则需对前景和背景分别进行校色处理,以保持电视节目整体的美观效果;几何变换的处理对象同样是像素,通常采用平移、旋转和调整大小等二维方式来移动像素,进而使电视节目画面能够以既定的标准呈现于特定的位置中,有时也会采用更加高级的三维几何变换方式,令画面呈现不均匀的形态,展露独特的美感;滤镜处理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转变画面像素值,促使电视节目画面最终呈现出颗粒或是锐化的特殊效果,带给观众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图像合成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将单一的画面融为一体,打造出气势恢宏的整体效果[2]。
虚拟演播室由多媒体技术衍生而来,吸收了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可用于各种特技、场景制作,切实增强信息的交互性和感染力。在实际应用中,虚拟演播室中的图形计算器会主动接收摄像机所拍摄的视频图形等数据,而后对摄像机进行运动参数分析,在调整虚拟摄像机之后,再利用Z轴深度键和色键技术将前景画面和虚拟背景画面合二为一,经超级制图计算机生成具体的图像,最终输出带有演员的虚拟现实画面。虚拟演播室常分为二维、二维半和三维,三个维度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电视节目场景制作,比较典型的有天气预报、体育节目转播、课堂讲授、访谈节目以及娱乐综艺节目等。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在功能上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线性编辑系统,具有强大的模数转换功能。如当非线性编辑系统接收到录像机和摄像机所传递的视频、音频模拟信号时,会利用图像、声音压解卡将模拟信号率先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再将所得到的数据流存储至高速硬盘内。此时电视节目制作人员可根据自身创作需要运用编辑软件灵活对数据进行特技加工,待制作完成后再经板卡数字解压和录像机录制转换,便可输出最新的模拟视音频信号。非线性编辑系统高度集成化,且简化了硬件结构,不仅操作简单、图像制作优良,而且还可极大减少节目制作的投资和运行成本[3]。
数字化是电视行业当前乃至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正为电视行业的进步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电视节目制作人员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作用,制作出更多优良的影像作品,以满足观众新时期下高质量、多样化的品质需求。与此同时,我国科研人员还需再加大对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力度,争取开发出更多的功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字电视行业实现突破,进行创新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