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业态下的电视旅游节目发展的思考

2018-03-28 01:29郭秋林西安广播电视台丝路频道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主持人旅行人文

郭秋林 西安广播电视台丝路频道

一、旅游节目发展背景及现状

旅游是朝阳产业,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到来,休闲度假已经成为消费者刚需,电视旅游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旅游网站也都推出了在线旅游节目。

目前的旅游节目有专题片、纪录片、综艺片等多种形式,分日播、周播、季播等。从央视《远方的家》、山东的《旅游365》、旅游卫视的《行者》到《世界多美丽》,可以说,每一档节目都有鲜明的个性、定位和受众群体。如:《远方的家》以关注百姓民生、社会发展,中国自然人文之美、世界之美,弘扬中华文化而见长。《行者》以行走和发现为主题,以旅行者个人魅力来展现目的的人文风情,以个人视角大众分享而著称。

电视旅游节目因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而生,也因此而繁荣,眼下,随着旅游类节目数量的增多,媒体传播业态的多元化,人们收看习惯的变化,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二、大众旅游需求正在由“旅游”向“旅行”升级

旅游核心是“游”字,突出游客游山玩水,休闲购物,美食娱乐,让自己的精神和心情放松的休闲行为。旅行核心是“行”字,侧重于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看不同的人生,用嘴巴品味万千滋味,简单概括,旅游是享受生活,旅行是体验生活。对于旅游者来说,信息和服务型最重要,而对于旅行者来说,异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对于他们来说更为重要,所以说,“旅游”和“旅行”一字之差,却有着不同的寓意。

内容以需求而定,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带来的交通和通讯的发达,旅游也从早期的观光休闲游开始向“深度旅行”方向发展。

为此,旅游节目在制作前,要充分考虑受众需求,在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信息服务需求外,还应该在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科普知识等方面下功夫。

三、旅游节目发展中几点明显变化

电视旅游节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开始朝“内容人文化、包装时尚化、叙述纪实化、主持人记者化”等趋势转变,尤其是在内容、形式、主持人这几个方面变化最为明显。

其中,人文是一种知识、思想、精神,更符合物质生活极大丰盈的今天游客们的需求。如《行走》栏目曾推出的“谁借我厨房”系列,行者个人通过厨艺来换住处的故事,进而发现当地特色的美食和传统技艺,满足人们美食品鉴之外的求知探寻故事的需求。

在叙述方式上开始采用纪录片的方式,以真实打动人心。如旅游卫视的《行者》,从来都以个人化为视角带人们走进多彩世界。还有原创短视频《二更》系列,更以主人公讲述的方式见长,每一个短片,都能让人发现身边不一样的美。

在外景主持人方面,有意淡化主播光环,主持人更像是一位普通游客,在整个片子中起引导和串联作用,增强了节目的亲切感和可信度。

四、新形势下旅游节目的制作与传播

对于电视旅游节目来说,制作力量和传播力量都至关重要,有了制作力量这个“一”,才能谈传播力量这个“二”。

电视节目是集体协作成果,在前期策划、现场拍摄、后期制作等多个环节中,编导、摄像、主持人、后期编辑等角色十分关键。好的编导可以赋予好的创意,更能深挖节目内涵;好的摄像能够在镜头上保质保量的完成的同时,还能创新创意用镜头说话;好的主持人能很好地和节目完全融为一体,从服装、表情、用语等方面更加贴合。

在传播上,旅游节目一定要跳出“电视”这一范畴,从“大屏”向“小屏”转变,向手机端、网络端、电视端、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直播平台多个端口渗透,80后90后旅游的主力群体在哪里,就将传播扩散到哪里。针对不同平台制作不同类型的短片、微视频;在图文端口推出系列报道,把“大而全”的报道变成“小而精”的报道,延长报道周期,扩大发布范围。

五、线下活动可以让旅游节目更贴近游客

受众通过观看节目获取信息,了解世界,进而产生走出家门的冲动,如何让更多出游愿望变为现实,电视旅游节目完全可以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延展,用电视本身的公信力、影响力,联手相关旅游机构成立各类俱乐部、社群、旅游团,大小活动不断,一方面能宣传推广自身品牌,一方面为游客提供详尽、专业、全面、及时的信息服务。

总之,旅游节目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势,在栏目的构架、定位、内容、形式、传播、团队建设、跨界合作等方面下功夫。旅游节目可以不只是宣传推广,可以跳出电视思维,天地更宽!

猜你喜欢
主持人旅行人文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人文绍兴
小黑的旅行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夏日旅行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