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华,成 涛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乐山 614000)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生(简称护生)的人文素养也需要相应提高,通过人文护理课程教学,不断增强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提升其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才能更好地全面提升自身人文素质[1-2]。学生标准化病人(sten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SP)是指护生经过系统培训后,能逼真地复制临床真实情况[3]。自1993年医学教学及考核中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医学文书书写及临床思维能力,成为医学生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手段[4]。本研究选取人文护理课程教学中护生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护生标准化病人教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人文护理课程教学中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和观察组(护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每组40名。对照组男1名,女39名,年龄19~25岁,平均(21.3±1.2)岁;观察组男2名,女38名,年龄19~25岁,平均(21.1±1.3)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授课老师讲解护理操作及技巧、护患沟通方式,以及健康教育内容及意义。观察组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1)招募学生标准化病人[5]。标准化病人是指经标准化培训后,能够逼真模拟临床环境和教学指导方式,发挥患者扮演者、教学指导者、评估者等作用的健康人或患者,而学生扮演的标准化病人称之为学生标准化病人,一个合格的学生标准化病人需要具备学生、教师评估、教学指导、患者等多个角色体验及扮演能力。有报道称,健康成年人基本可以胜任标准化病人的相关要求,而且,随着标准化病人受训者文化背景的增高,其培训周期也相应缩短。本研究人文护理教研室在参考其他院校标准化病人招募条件基础上,结合人文护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制定了下列学生标准化病人招募条件。首先,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技巧、记忆力、注意力及体力,以及高度责任心;其次,需要具备一定的模仿及表演能力,根据临床案例要求进行表演,严格根据临床案例进行表演项目的更改。最后,通过学校广告通知和校园网发布招募信息,面试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学生负担、自由支配时间、自身人文素养等情况,综合评估后,选取考核优秀者入选专业培训环节。(2)学生标准化病人专业培训程序[6]。学生标准化病人专业培训分为理论学习阶段(详细介绍学生标准化病人的相关知识,明确学生标准化病人的任务及临床作用)、个案培训阶段(进行医学理论知识、临床问诊及体验的相关培训)、结合演示阶段(根据临床案例设计人物情景及患者的扮演,并做好评估及指导培训)、标准化病人综合考核阶段(学生标准化病人考核作为学生标准化病人培训结果的评价方法,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培训者,继而促进其进行修正改进,合格培训者方可在人文护理课程教学中担任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注重学生在标准化病人教学中角色培训练习,学生标准化病人不仅扮演患者,还充当评估者、教学指导者。学生标准化病人与带教老师将护生的问题,与健康教育评分表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护理专业学生问题的准确性、人文关怀性、反应能力、技巧性等能力进行评分,再将沟通过程中遗漏及不当之处反馈给护生,帮助其尽快进行修正。(3)学生标准化病人培训需具备完善的培训脚本[7]。完善的学生标准化病人培训脚本不仅需要临床案例具备真实性、可操作性,还需要一定的针对性及覆盖面,从而使人文护理课程教学案例除了需要参照教学大纲中的典型案例外,还需要体现护理的人文性、社会性、情境性、百变性,充分体现在营造轻松、友好的护患交流氛围,从而引导患者诉说疾病相关的问题,针对患者不理解、不合作、恐惧的心理问题及行为,应做好沟通,使患者了解一定的专业术语,较为清楚、准确地表达自我不适,尽量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另外,需要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合理安排护患交流时间及交流节奏。学生标准化病人培训脚本的设计需要体现多场景模拟教学,根据不同临床场景、情绪情景、操作场景、心理特征、文化层次的患者,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在模拟临床实际过程中,要求护生在相应场景及时间内完成与学生标准化病人相关的健康教育。(4)学生标准化病人培训中的信息反馈及改进评价机制[8]。在学生标准化病人培训中,教师应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及改进评价机制,在学生角色扮演过程中及时记录相关错误,并在课后总结中将错误地方进行提出,让学生针对性地改正,并提醒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对学生标准化病人表演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提醒其他学生避免出现前面学生标准化病人所出现的不知之处。如果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沟通困难,可以叫停,并向带教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咨询,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不要着急修正学生的想法,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及意见,并结合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重新开展角色扮演培训,根据练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学生及自身反馈情况进行总结,调整扮演表情、肢体语言方面不足之处,并重新扮演,从而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1.3观察指标 培训课程结束后,通过主客观评价指标进行模拟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以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作为客观评价指标,以问卷调查方式作为主观评价指标;通过人文关怀品质问卷,从关怀知识、关怀理念、关怀感知、关怀能力等维度进行评分,共44个条目,每条1~5分,分值越高表示关怀品质越高;带教老师统一发放调查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并当场收回,发放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为100%[9];满意度调查表由护生自行填写,评估和比较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将其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
表1 两组护生人文护理课程教学成绩比较分)
2.1两组护生人文护理课程教学成绩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职业态度等考核成绩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评分比较分)
2.3两组护生对模拟教学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生对模拟教学满意度比较
人文护理课程教学中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其容易安排患者、可重复表现、可一再接受同样病史询问或身体检查,避免教学对真实患者的伤害[11],也有利于掌握整个教学或评估过程,提高护生面对真实患者之前的过渡经验,降低紧张情绪,也能充分体现护理教学特性[12]。
护生在学生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中,实践操作需要做到手动、眼观、耳闻、脑思等情感联动,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通过自己做患者的客观感受,针对护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及指导,教会护生正确的方法,并给予再次实践的机会,直至操作手法正确[13]。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实践操作能力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表明护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人文护理课程教学,能够明显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过程能够准确模仿疾病症状,营造逼真的场景,引导护生分析患者的护理问题,用所学技能解决问题,一旦出现不配合、不合作场景,护生应与患者沟通,调节其情绪,使其完成护理操作,通过交流及反馈,提高护生的沟通技巧,让护生充分体会患者的痛苦,培养起人文关怀能力[14]。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生沟通能力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表明护生在学生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与真实患者接触的信心,强化了护生的沟通能力。
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独立完成、不依赖于医生的实践活动,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及自我护理能力,带教老师在病案编写中设置健康教育环节,学生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过程中根据护生宣教情况提出相应问题,护生针对问题并结合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接受能力采取合适的宣教方式,另外,学生标准化病人还对护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15]。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生健康教育能力考核成绩明显增高,表明护生在学生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护生掌握健康教育方法及技巧,提高其健康教育能力。
在模拟教学过程中,通过带教老师、学生标准化病人与护生的互动、交流、反馈、指导等方式,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本研究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表明护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人文护理课程教学能够大幅提高护生人文护理综合素质,提升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1]LUCTKAR-FLUDE M,WILSON-KEATES B,LAROCQUE M.Evaluating high-fidelity human simulators and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an undergraduate nursing health assessment course[J].Nurse Educ Today,2012,32(4):448-452.
[2]DEFENBAUGH N,CHIKOTAS N E.The outcome of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integrating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to a standardized patient experience for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 students[J].Nurse Educ Pract,2016,16(1):176-181.
[3]陈丽霞,李爱民,金胜姬.人文护理课程教学中引入护生标准化病人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3,27(11):3830-3831.
[4]SWIFT M C,STOSBERG T.Interprofessional simulation and education:physical therapy,nursing,and theatre faculty work together to develop a standardized patient program[J].Nurs Educ Perspect,2016,36(6):412-413.
[5]王凤华,石统昆,谢宏,等.标准化病人在临床医学专业护生沟通能力评价的应用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392-1393.
[6]麻春杰,陈琨,董秋梅,等.标准化病人在中医内科临床技能实训和考核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37-39.
[7]穆亚敏,王小艳,朱玲,等.教师标准化病人和高仿真模拟教学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联合应用的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50-51.
[8]陈桂兰,魏大琼,龙春花,等.教师标准化病人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应急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0):704-706.
[9]钮林霞.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应用于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价值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142-145.
[10]王梦玉,周英,朱亚丽,等.护生标准化病人与高仿真模拟人相结合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可行性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118-119.
[11]CUI Y,FAN R,WANG Y M,et al.A changing healthcare system model: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attitude,and skill of nursing assistants who attend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 in nursing homes in Xi′an,China - A questionnaire survey[J].Ochsner J,2014,14(3):328-334.
[12]KENNY G,CARGIL J,HAMILTON C,et al.Improving and validating children′s nurses communication skills with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end of Life care[J].J Child Health Care,2016,20(2):145-152.
[13]林辉,刘云.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51-52.
[14]韩雨欣,龙芋君,黄彬洋.标准化病人在我国护理教育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4):75-76.
[15]吴晶,崔宇红.浅谈护理本科教学护生标准化病人培训[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1982,8(3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