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秀 本刊记者
记者因为从小有个作家梦,所以特别喜欢文学,也读过不少作家的文学作品,其中就有周大新的作品。记得买《湖光山色》一书,第一次买到的是盗版,纸质粗糙、错别字多,而且有十几页是空白页,于是重新购买了一本。捧读该书,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不一口气读完誓不罢休。自那以后,陆陆续续读过他的其他作品,比如《安魂》《21大厦》《走出盆地》等。
记者第一次见到周大新是2017年10月底,去听他《文学,人生最美的陪伴者》的主题讲座。那天,他结合自己的文学情结,与大家分享了他与文学的那些事。
有的人爱上文学,是因为某个人的作品;有的人爱上文学,是因为作品中的某句话;有的人爱上文学,是因为喜欢写作。总之,爱上文学的理由颇多。周大新说,他当时爱上文学,是因为从小喜欢听故事。他们村里有个说大鼓书的,这个说大鼓书的人读了很多古典文学作品,然后把作品变成一个又一个大鼓书,讲给他们听。他是通过听大鼓书对文学产生了兴趣,继而走上了文学之路。
1952年2月,周大新出生在河南省邓州市构林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六七岁时的周大新,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候。那时的农村生活很单调,一到冬天他就喜爱去牛屋里听一个叔叔讲《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瓦岗寨》。后来就听一个叫秀成的大鼓书艺人唱大鼓书。
“听了一次总想着下面的故事该是什么样?”周大新说,干脆就凭自己的意愿去想他所期待的英雄人物以后的故事。于是,他开始孜孜不倦地阅读评书涉及到的古典作品。
正是因为孩提时代打下的基础,养成了周大新一生喜欢阅读的习惯。周大新说,初中时,学校的图书馆里有两万多册书,那里的书,他能借到的都看了,国内外的文学作品都看。他觉得,看文学书是一种享受,它可以让你暂时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后来到了部队,凡是那个年代的文学作品,比如《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苦菜花》《第二次握手》等,他都读过,这为后来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下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真正读书的时间并不多,心态有些浮躁。”周大新说,大家都承认,我们的阅读是出了问题的,很多成人几乎常年不读书,经典作品束之高阁。而不少中小学生也很功利,围着教科书转,就是为了考个好分数。其实,一部好书对人的影响挺大的,可以让人长久地记忆,扩展视野、启迪智慧。尤其对青少年来说,好书的分量更重,需要孩子们尽早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自觉阅读意识,不用家长及老师来催逼,主动积极地去阅读,把书当作最忠诚的伙伴,体会其中的乐趣。
周大新表示,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家里到处都是图书,堆得满满的。哲学、文学、科技、经济、法制等,涉猎面比较广泛。他经常在出差时往包里塞上一本书,用来打发零碎的时光,这个习惯养成已有三四十年了。他希望大家出外时包里也塞一本,有空闲就翻翻。
高中还差两个月毕业,周大新就去当兵了。拿他自己的话说:“我当兵主要是为了吃饱饭。那时家庭很困难,兄弟姊妹四个,我是老大。那时候要上大学,只能靠推荐,而且名额很少,所以就选择了当兵这条路,最终如愿以偿了。”
1970年12月,周大新走出家乡,到山东肥城当兵。他说:“穿上军装,感觉挺好,非常光荣。从当战士一级级提升,后来成为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部队的历练,让我收获不少。”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作为一个作家,人生经历尤其对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周大新说,生活的经历是写作素材的来源,是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通常,他的创作都是从亲身经历中受到启发,从而写成作品。
当记者问及人生经历对他的创作触动最大的是什么时,周大新说,香魂女的形象来源于我小时候本村一个被叫做“花嫂”的年轻女子。每到吃饭的时候,我们一帮小孩端着饭碗去她家里,她就用筷子从香油瓶里蘸一点油滴到我们碗里,可是她的命运很坎坷。后来我看到家乡香油坊里的那些辛勤劳作的女人,心里总是被她们牵动着,一直就想写写她们,于是最后就有了“香魂女”的形象。
“我真正走向写作之路还是到部队当文书后,开始办黑板报,写通讯稿。”周大新说,他是从1976年开始写作的,直到1979年3月,才在《济南日报》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前方来信》。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发表,他激动不已,拿到的稿费大约是8元,记不太清了,当天,他请两个战友吃了一餐。他说,那时审稿很严格,报纸、刊物都是实行三审制,不能采用的稿子都要退稿。自己拿的稿费不算低了,因为当时一毛钱可以买10个鸡蛋,钱很经花。
讲起这段经历,周大新呵呵地笑了起来,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回到了那一天。
1983年,周大新考入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学习,1985年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他一边上学,一边写作。这时期写的小说已发表在《长城》、《奔流》等杂志上。随着周大新的作品陆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特别是1986年短篇小说《汉家女》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以后,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他说,自己可以靠写作吃饭了,人生有了新的奋斗方向。
周大新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好,于是他开始了长篇小说的创作。“事实上,我第一部长篇也不长,也就14、5万字。在这部长篇小说出版时,我已经出版了一部文集。写长篇小说可以把想到的很多问题都写出来。”周大新说。
2008年,周大新的长篇小说《湖光山色》荣膺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周大新透露,他写一部长篇小说大概要用两三年时间,写完后,一般会有许多小的修改,但不会做大的修改。一般先是构思、然后准备,大的故事走向、结构、样式都确定下来了,就开始写,然后再连续不断地修改。
周大新的作品长于传达醇厚凝重的乡土民风,但是《21大厦》却让我们看到了他对都市题材的把握。
谈及这一变化,周大新说,乡村生活是条水面宽阔、流速缓慢的大河,船行河面,可以看清水底的景象。都市的河却水流湍急,两岸的风景很容易错过,对水下的景色难以看透彻。乡土题材中农村人的生活角色相对恒定,而都市人物往往是多面的,把握起来比较难。我对乡村比较熟悉,写起来乡音乡韵十足;而对城市生活却始终感觉到有点“隔”,于是我就以农村人的眼光来看北京人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21大厦》就是这样一个尝试。
“作家不但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关注个体命运,同时也必须关注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周大新说,我们的民族经受了太多太重的苦难,数次沉浮,现在终于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是因为我们民族精神中有一些宝贵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韧”。《第二十幕》就是对这种韧的思考和挖掘。书中的丝织世家百年沉浮的命运,就像一根柳条一样,把它压下来,它最终还是会反弹回去。《21大厦》中写的是21世纪我们“民族精神大厦”内发生的情况。在商品社会中,人的欲望被唤醒了,对物质的追求达到了极至,人的精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的作品力图把这种变化的端倪表现出来,引起人们的警惕。当然变化有好有坏,我也很难对它做出评判,但是我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起码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评判的对象。
周大新的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和戏剧,可以称得上是“触电”较早的作家了。根据他的小说《汉家女》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获电视剧“飞天奖”。中篇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被改编为电影《香魂女》后,在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该小说被改编为豫剧《香魂女》后,荣获中国第六届艺术节大奖。
当问及他对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成败得失时,周大新说,我的许多小说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都是缘于童年时期爱看电影的兴趣。那时农村很落后,几乎没什么文化生活,农民唯一可以得到一点娱乐的东西就是看电影,又不能经常看,几个月才能看一次。我在家乡写作时就一心想写出电影剧本,把它拍成电影。
“古今中外有不少好小说被改编拍摄成了电影,我当然也愿意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因为电影可以更多地保持原著的艺术性,而电视剧因为要面对大众,在艺术要求上与电影有些不同。”周大新说,在他看来,电视剧中《雍正王朝》和《大宅门》是改编得最成功的,它们都把故事讲得很好,用引人入胜的情节来吸引观众,这才是最适合电视剧的表达方式。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真正用来读书的时间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影视把它拍出来,让普通大众能够接触到,使作品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不是一件坏事。
周大新说,我的文学故乡是河南南阳盆地,它的东边是桐柏山,西边和北边是伏牛山,南边是湖北的大洪山。“这个地方的文化,既受当年楚文化的影响,也受秦文化的影响,还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是一个文化交汇地。”他表示,这种交汇的文化,对他有很大的影响,“每当我目光注视到养育我的南阳,我就写得比较得心应手,因为这是自己生长、生活和想念的地方,地域文化已经渗透到血液中了。”
周大新说,一个作家最重要的写作资源,通常都藏在自己的故乡里。我的家乡邓州,是一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这个地方的百姓纯朴、勤劳,不怕吃苦,若是把这个地方的人物写活了,差不多就把中原人写活了。我写其他地方的人,心里头总害怕写得不对头。
周大新的许多小说都与故乡有关,比如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湖光山色》。他说,发现笔瞄向故乡后,很多东西值得写,有强烈的创作冲动。他写家乡各种各样的人物、事件,写各种各样的变化,把故乡人当下的生存环境生动展示出来,给读者提供一个观察乡村的标本。
“我觉得一个作家要是把自己的故乡写好了,就是对文学做出了贡献。现在,文学豫军活跃着一批作家,像二月河、李佩甫等等,在全国都很有影响,这让我很自豪。”周大新说,其实,河南作家更应该把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写好,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认识河南。
2013年8月,周大新和爱人一起在邓州捐资100万元设立了周宁助学基金,这是他对家乡的一份回报。
周大新今年66岁了,依然在笔耕不辍。当问及他对文学创作有哪些感悟时,周大新说,写作是一项脑力活儿,也是体力活儿。上了年纪之后,身体不如从前了。每天早晨6点起床,出去晨练,吃罢早餐后8点多开始写作,写两个小时。中午午休一个小时,再从2点多写到5点,两个多小时,晚上会看看书和电影,但不熬夜。
其实,从1979年开始发表文章之初,周大新的创作就从未间断过,先是写中短篇小说和散文,然后写长篇小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中原作家,除了对土地感情特别深外,还得像农民种地那样肯卖力气。写作是一项没有终点的赛跑。什么时候死了,什么时候就不写了。写作烦恼很多、快乐很少。写作的烦恼就是,因为你要不断地为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等思考,很纠结。等你写完了,这本书出版了以后,会有短暂的一段时间高兴,但很快又要进行下一部作品的构思、创作。基本上一直在忙碌在劳动,没有清闲。闲下的时间也一直在思考,在琢磨,在心力交瘁的状态下生活。
“写作这个行当真不是个好行当。”周大新感慨道。他表示,今天到了这个年纪,名和利都不重要了,就是希望能把自己这么多年对人性和人生的一些认识,对社会和民族、国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通过作品传递给读者。今天这个时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时代,处在转型时期,我们作家将它记录下来,对后人会有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