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讲解技能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原则,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利用语言并辅以手势、板书、教具等向学生讲解、解释知识来促进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行为活动。针对高师院校师范讲解技能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提高高师院校师范生数学课堂讲解技能的措施如下: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教育实习的重要作用;参加教学技能大赛;重视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师范生 讲解技能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98-01
对于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师范生来说,其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师范生的就业前景和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在众多教学技能中,讲解技能占据一席之地,因为数学学科是以其图形、数、式的推证运算为主要内容,其教学手段和方式长期以来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所以,讲解是数学教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方式,因而讲解技能是数学职前教师以及数学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之一。我们就如何提高数学师范生的课堂讲解技能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学技能具有一般技能的全部特征,不同的是,教学技能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中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教学能力。而在众多教学技能中,讲解技能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原则,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利用语言并辅以手势、板书、教具等向学生讲解、解释知识来促进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行为活动。
因此,高师院校师范生在校期间,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走进课堂之前,要充分了解讲解技能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而为以后利用理论指导实践来进行讲课,这是一名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
二、重视教育实习的重要作用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师范生在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后,亲身走进实际课堂,将所学习的讲解技能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过程。经过大学三年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师范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但对于实际课堂上发生的突发状况、与学生相处的过程都欠缺一定的经验,因此,教育实习不但对自身讲解技能的提高有着一定的帮助,也是为自身在未来教育事业的路上铺上垫脚石。
师范生在教育实习期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自身讲解技能:听课:听指导教师对课本的安排,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过渡,以及对于课堂上发生的事件的处理方法;与指导教师交流:对课本安排、教学环节以及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批改作业: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发现学生的易错点和本节课的难点,从而在今后的课堂上能够较容易的抓住课堂重点,突破难点,从而间接提高自身的讲解技能。
三、参加教学技能大赛
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纸上谈兵,教育实习的过程中上台讲课的经历也有限,这就需要高师院校师范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教学技能大赛。师范生在準备教学技能大赛期间,应与指导教师探讨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各个环节的衔接、课堂板书如何设计以及课堂语言如何简洁精炼避免重复。经过此番洗礼,师范生所收获的知识远比在教育实习听一节课要更多。在比赛期间,通过评委老师的观察与评价,从而了解本节课在各个方面的不足,与老师沟通,再次加深自身对本节课内容的了解,进而为以后的招聘工作也做了一定的准备。
由此可见,教学技能大赛作为师范生成为教师之前为数不多的实践机会,不但有全国各地、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及不同标准的专业教师或教授来进行点评,也奠定了未来真正成为教师之后在工作中必须经历的试讲、公开课等的实践基础。
四、重视数学解题能力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解题能力,即在走进课堂之前就要知道数学题的解决过程、多种解法以及学生的认知程度。这样,师范生在走进实际课堂时,就会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了解数学题出题人的意图,知道每道数学题的来龙去脉,并从一道题引申出多种变式题,讲解技能应用起来自然越来越得心应手。
因此,具备一定的数学解题能力是一名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师范生在经历从学生到教师的过程中,其数学解题能力必然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从学生时代的解对题,到教师时期的教对题,其思想和方法必然会有所提高和发展,由此可见,数学解题能力对教师讲解技能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影,程晓亮主编. 数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9.02:234.
[2]裘大彭 ,任平.课堂教学中的讲解技能[J].人民教育,1994,(03).
[3]孙连众,尹宝一,王永龙.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67-117.
[4]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86.
[5]杨国全.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指导[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9.
作者简介:朱春宇(1994.4-),男,汉族,籍贯:黑龙江牡丹江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院系:教师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