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国斌
阶梯式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衍生出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以班级为教学单位,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知识丰富程度等各种情况,将全班学生进行相应的划分,使不同阶段的学生完成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
阶梯式教学是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阶梯式教学的目的是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差等生进行相应的转化,培养出优质的学生,从而保证整个班级的优质性.将学生进行划分,一般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自愿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能力等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选择,并给学生适当的建议.第二,客观性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测查学生的客观标准,不能刻意引导学生,也不能带有相应的感情色彩.第三,综合性原则.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监测学生的实际情况.
经过仔细观察,结合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考试成绩、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等方式,将学生划分成以下三个阶梯.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设定相應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学习,使学生在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中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的情况下,教师应为学生设定相应的发展区域,便于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指向性.教学目标一般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挑战性的,一种是多样性的.挑战性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认识,提高性目标是在基础概念、基础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提高;发展性目标是指掌握综合性的化学知识;多样性的目标主要是指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
例如,在讲“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多样性目标如下: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第一阶段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新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第二阶段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第三阶段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第一阶段的目标,通过制取氧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理论指导实践的原理,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第二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第三阶段的目标是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定律,使学生掌握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第一阶段的目标,是通过相应的化学还原反应的概念,使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化学知识.第二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的统一.第三个目标是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阶梯式课外作业.作业应该分为3个层次,分为基础性作业、提高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基础性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基本知识,3个阶梯的学生都要完成;提高性作业的目的是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素养,第2阶梯和第3阶梯的学生需要完成,第1阶梯的学生鼓励完成;发展性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拓展能力,引导第3阶梯的学生完成.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将学生划分为相应的阶梯,再根据相应的阶梯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