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梅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所接触的科目越来越多,而且在难度上有所提高.初中物理中某些知识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抽象难懂.浮力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与难点.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就很难引起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关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在初中物理浮力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物理是初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对该科目的接触较少,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易理解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其实,初中物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该阶段所讲解的浮力问题,其定义为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内部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产生的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抽象的概念知识相对来说比较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思考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基本概念以及一些题目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我们小时候都玩过气球,气球吹起来后抛向空中,它会慢慢下降;如果把瘪了的气球抛向空中,那么它就会很快下降.这其中涉及我们今天学习的浮力,有一个力向上推着吹起的气球,所以它下降的慢.又如,将浮力知识结合物体的受力进行综合分析时,有些学生不能全面考虑物体的受力情况,总是忽略浮力对物体的影响,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与生活中的经历相结合.如,小时候大家都玩过水,当我们把玩具放在水中的时候有些会浮在水面上,有些却沉入水底,并呈现一定的运动状态.结合这些现象,能够引发学生对浮力问题的思考,进而引起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关注,从而促进学生对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方向以及浮力的定义等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实验是学习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的重要方式.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传统的灌输思想很难让学生理解老师所讲解的内容,甚至使学生的学习出现一些问题,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物理出现厌倦的心理.在初中物理浮力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科学实验相结合,根据实验演示的过程以及实验现象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验证教材中所提到的一些定理与公式,使学生清晰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讲“浮力”时,有这样一个公式F浮=ρ液gV排,即浮力的大小与所排出水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中阶段要记忆的知识较多,如果只是将该公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难以理解其具体的含义,更不能灵活运用.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说明该部分内容.准备需要的实验器具:弹簧秤、木块物体、有排泄口的烧杯以及量筒.在开始的时候,教师用弹簧秤直接测量得到物体的重力,设为F1.之后在烧杯中加满水,把物体放入烧杯中,会溢出适当体积的水,教师用量筒测得溢出水的体积大小,并计算出重量,此时再用弹簧秤测量物体此时的重力,设为F2.根据公式求出水对物体产生的浮力,进而验证该公式的准确性.之后发现F1、F2和求得的浮力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进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理念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初中物理浮力教学中,由于教学体检有所限制以及实验操作等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所以教师应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演示所要讲解的内容,将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浮力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为了证明浸没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没有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动态视频.我们知道,浮力大小与排出液体或气体的体积有关,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改变物体在水中的位置,所排出水的体积没有任何改变,根据公式得知浮力的大小没有发生改变.
总之,浮力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在初中物理浮力教学中,教师要将浮力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将浮力知识与科学实验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浮力知识与多媒体技术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牢固掌握浮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