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华国
【摘要】《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历来给出的结论是林黛玉进贾府有寄人篱下的感受。笔者认为,这是极其错误的。林黛玉进贾府只是亲戚之间的串门,不存在寄人篱下的说法。
【关键词】寄人篱下;生存;发展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历来给出的结论是林黛玉进贾府有寄人篱下的感受。笔者认为,这是极其错误的。林黛玉进贾府只是亲戚之间的串门,不存在寄人篱下的说法。
我们先来看看寄人篱下的解释。“寄人篱下”原指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从四大家族的联姻关系看,贾母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独生女儿,女婿肯定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从身份地位看,林如海祖父以上四代都曾袭过列侯,可谓世禄之家。他本人虽然没有封侯,但科举是前科探花,而且被皇帝钦点为巡盐御史。要知道,过去盐业是由国家统一经营专卖的。巡盐御使正是盐业管理部门的监察官员,这个职位权力大,油水足,是一个典型的肥缺美差。即使林如海洁身自好,每年的俸禄也应该是相当可观的。再加上祖上几代的积累,林家绝对是既富且贵之家。
这样看来,作为林如海的独生女儿,掌上明珠,林黛玉在家里衣食无忧,根本不需要依附别人而生活。
林黛玉的母亲病逝后,家里就剩父亲和她俩人。林如海又没有其他的旁支,没有人来照顾黛玉。贾母念及黛玉无人依傍,“必欲其往”,并且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加上她的父亲也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兄弟姐妹扶持,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减我内顾之忧,如何不去?”因此,黛玉去贾府,一方面是贾母的诚意邀请,一方面是父亲怕黛玉在家孤单,自己照顾不好,而到贾府更有利于她的成长。
林黛玉进贾府不是生存的需要,而是发展的需要。
1.宝玉的亲近
林如海身染重疾,写书接黛玉回去后,宝玉“大不自在”,“也不和人玩耍,每到晚间,便索然睡了”。这里可以看出,宝玉心里装着黛玉。
当贾琏的小厮昭儿从苏州回来,向凤姐报告林如海的死讯和贾琏、林黛玉的归期时,凤姐向宝玉笑道: “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 ”宝玉道: “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呢。”说着,蹙眉长叹。这里,宝玉为黛玉牵肠挂肚,长吁短叹。
林黛玉回到贾府,贾宝玉要把北海静王赠予他的蕶苓香念珠转送给林黛玉,却被黛玉一顿奚落。要知道,这蕶苓香念珠原本是圣上所赐,北海静王一直戴在腕上。在宝玉看来,这是极其珍贵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宝玉的心意。
2.贾母的疼爱
林黛玉一进房,贾母就迎上来,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悲伤,她把黛玉“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贾母为什么如此难过,那是因为黛玉的到来又勾起了她对女儿的思念。正如贾母所言:“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于是,她把失去女儿的痛楚化为对外孙女的悲悯之情,也把对女儿未尽的疼爱毫无保留地转移到黛玉身上。
林黛玉来了之后,贾母将贾宝玉挪出原来住的碧纱橱,把碧纱橱腾出来安置林黛玉,让宝玉和自己住在套间暖阁里。后來在贾宝玉的要求之下,才把贾宝玉安排在碧纱橱外。这样,林黛玉住最里边的碧纱橱,宝玉住碧纱橱外,贾母住在宝玉外面的暖阁。这里,贾母对黛玉的疼爱甚至超过了宝玉。
紫鹃原是贾母身边的丫头。黛玉进入贾府的时候,只带了雪雁和王嬷嬷两人,但一个过小,一个过老。贾母怕她们照顾不周,因此将自己的丫头给黛玉使唤。贾母的用意很明显,除了贴心照顾黛玉之外,更向别人昭示了自己对黛玉的重视。
贾府小姐月例是二两白银,足够刘姥姥一家过一个月的开销了。可贾母仍怕委屈了黛玉,经常私下给黛玉零花钱。宝玉的丫头佳蕙去送茶叶的时候,就碰到一次,黛玉不仅把送来的钱分给丫头们,还抓了两把给她,让她高兴了很长时间。正是林黛玉的大方才赢得了下人们的好感。可是说到底,这些零花钱都是贾母给的。
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进入潇湘馆的时候,看到窗上纱的颜色旧了,就让凤姐换成“软烟罗”的。
可以说贾母对黛玉的疼爱,不只放在言语上,更放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上。
这样看来,黛玉进入贾府并不存在任何的屈辱。相反,她得到了比别人更多的照顾和关心。
林黛玉出生在富贵之家,衣食无忧。虽然母亲去世,但家境殷实是毋庸置疑的。黛玉进入贾府,既有贾母的诚意邀请,又有林如海对女儿的疼爱。黛玉进入贾府只是亲戚之间正常的串门,并不是失去了生活来源。而且,她进入贾府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委屈。所以,说林黛玉进入贾府时有寄人篱下的感受是极其错误的。
【参考文献】
[1]罗海涛.林黛玉“寄人篱下”之我见[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3).
[2]刘应福.从《林黛玉进贾府》看黛玉寄人篱下的悲哀[J]. 中学语文,2010(21).
[3]许海芬.从《林黛玉进贾府》看林黛玉的懂事明理[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