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题材京剧《横空出世》赏析

2018-03-27 15:52
神剑 2018年1期
关键词:现代戏两弹一星京剧

用京剧表现“两弹一星”的壮阔历史

彭维

20世纪50年代,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在艰难中起步,一批海外留学归国的科研精英,从四面八方汇集于祖国西北荒漠,开始了一项惊天动地的伟业。这批人在艰苦卓绝的戈壁大漠中,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我国原子弹、导弹、卫星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震惊寰宇……曾经精彩绝伦的个个瞬间,曾经激昂不已的种种情绪曾在银幕上得以成功展现。那么,京剧呢?京剧可否表现这壮阔的历史、恢宏的业绩?

众所周知,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已具备一整套表现古代生活、古代人物的表演程式,而革命历史题材的现代戏则经过摸索、实践,继之海量上演,业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新的表演程式,再经数十年的推广与培养,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和认可,也形成了表演者与观演者之间灵犀相通的种种“玩意儿”。院团创作现代戏如果选择相对成熟的革命历史题材,成功的概率自然远胜“出圈”的新鲜题材。然而作为国家院团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伟大的时代,讲好恢宏大气的国家故事、感人肺腑的社会故事、励志进取的个人故事,是应尽职责与光荣使命。何况现代戏不单单是革命历史戏,万花筒式的广阔现实生活殷殷期盼被发掘、被提炼、被再创作。在戏曲表演中以程式来概括和表现貌似无穷的生活,这是艺术的规律,有限的艺术手段通过变形、实验,相对固定,新时代、新生活、新气象翘首期盼新形式、新技术,期待艺术创作的勇气与智慧给予全新的表现与凸显。

以“两弹一星”为题材的《横空出世》立项经历种种犹疑不无道理。既以“两弹一星”为内容,相应的舞台表现形式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具象期待,对于生硬难解的科研攻坚难题的解答过程自然呈现,对于学贯中西、满腹新知识新思想科研精英独特形象的想象,都会提出无可比拟的新要求、新期待。剧中汽车拓荒、机器轰鸣却必是一番新景!编创者将火热的建设场景分解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挖土、挑担、夯石、压路等分镜头,在舞台调度上分表演区分组进行,解放军战士骋怀于大漠戈壁,慷慨激昂、干劲十足的建设图由此拉开序幕。

如果说战风沙、刨戈壁、忍饥饿、挨困苦的表演尚有部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手段,那么与科技发展争分夺秒,与欧亚列强角智慧的竞争却并无捷径可循,抽象概念、理论如何“象形”,思想新锐的科学家如何形象,这是《横空出世》面临的新问题,也是创作的着力点,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前文描述的序幕系解放军建设群像,而第三场收尾的“算盘舞”则是科研人员的群舞展示,在编创上体现了较新的创作理念。“算盘舞”音乐设计极大地强化了珠算拨打之声,衬以较为现代的电子音乐旋律,巧妙地糅合了京剧板鼓的强烈节奏感,再配以跳跃流动的多媒体投影设计,早期计算机数据的“0”“1”縱横排列变化图案与武戏演员技巧展示浑然一体,高科技的神秘炫幻与京剧技巧的可观可感得以有机呈现。

《横空出世》以归国科研人员陈鸿光为第一主角,由文武老生杜喆担纲,演员条件全面,曾主演《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平原作战》等经典现代戏,具备丰富的现代戏表演经验、独到的现代戏表演体验,并在新创剧目《温世仁》中塑造了新时代成功商人的形象。为演好陈鸿光,杜喆与主创团队为发挥其表演优势,没少“叠褶”,在典型的【高拨子】音乐中巧妙安排了“抢修冷爆设备”情节,唱腔优美,表演精彩,整体调度且歌且舞,技巧惊人而真情感人。杜喆在这场的表演中很好地化用了《洗浮山》等绿林剧中的技巧,将传统戏中侠义英雄们敞穿的褶子换成陈鸿光的斗篷。为突出舞台表演效果,对斗篷做了相应改良,衣料材质更软而垂度加重,略长于风衣,更显出表演的幅度洒脱,尤其连续一圈旋子表现风沙卷人的困窘境况更是形神兼备。陈鸿光的助手由优秀青年武生演员王熔基饰演,两人在舞台上始终保持着适宜得当的距离空间,各展其技,在典型的音乐板式中赋予丰富的节奏变化。诚如演员自己分析,现代戏的表演,一招一式必定是化用中的创新,山膀、云手等形不必有,而神却不能丢。

风起云涌的国家故事勾连热血赤诚的个人故事,艺术创新的滔天巨浪迎面击来,《横空出世》创作始于主题、故事、人物,而结果却很可能推动剧种艺术表现手段的崭新发展与进步。院团创作自然也可以平稳保守,顺水行舟,而自觉地、主动地接受挑战,选择一个以全新矛盾结构的、塑造崭新人物群像的、拓展非比寻常场景的、表达时代集体情绪的选题、难题,终归也将带来新的瞩目与期待。

讴歌让民族自豪的力量

□蒲麟智

2017年,国家京剧院新创排的现代京剧《横空出世》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首演。据悉,这是第一部以现代京剧形式反映“两弹一星”题材的文艺作品。

为了创作好现代京剧《横空出世》,国家京剧院和战略支援部队分别派出了优秀的作家共同担任编剧。

该剧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和解放军官兵,扎根戈壁、隐姓埋名,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的试验条件下研制原子弹、献身国防的动人故事。随着剧情展开,剧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质、牺牲奉献精神、家国情怀等,荡气回肠,催人奋进。当剧情发展至科研工作者周之涵遭遇飞机失事时,跟警卫员紧紧相拥,用血肉之躯把实验数据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个情节,观众情绪被推向高潮。

起伏跌宕的剧情不禁把人们的记忆拉向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那个极不寻常的时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做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在这一决策的指引下,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在当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两弹一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和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两弹一星”事业所孕育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和“两弹一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艺在传承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任。长时间以来,以“两弹一星”为题材创作的文艺作品,应该说为数不少。比如长篇纪实文学《国家命运——中国“两弹一星”的秘密历程》、电影《钱学森》、电视连续剧《国家命运》等,都让“两弹一星”谜一般的研发过程和荡气回肠的“两弹一星”精神从不同角度生动展现在人们视野。此次,现代京剧《横空出世》的成功演出,为“两弹一星”题材文艺创作增加了新的文艺形式,使“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播形式更加多样,也让“两弹一星”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国家话剧院导演吴晓江受邀执导该剧,为该剧增添了许多亮点。在《横空出世》悼念周之涵这段戏中,该剧运用演员语言,结合唱和人物造型进行表达,实现了戏曲和话剧的融合。吴晓江认为,把科学家研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与京剧程式化的表演相结合呈现在舞台上,借助话剧的表现方式,有利于突出矛盾,让人物立得住,使情节更加有张力。演员杜喆在剧中出演留学归国的核物理学家陈鸿光。他认为,跟传统戏曲的念白相比,这部戏中舞台用语有很大区别,其中念白要求既有生活化的特点,还要有语调的强调,有一种艺术化的修饰。为寻找真实历史片段,该剧主创人员先后多次深入相关单位走访历史当事人,通过采风调研、体验生活、组织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在创作过程中,剧本前后经历了二十余次的修改和完善。此次演出后,剧组将根据反馈继续对该剧打磨加工,力求将该剧打造成一部精品力作。

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京剧《横空出世》的成功创演,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也生动说明先辈凝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在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面对改革强军新征程,当代革命军人应该自觉传承发扬先辈干事创业的革命精神,立足岗位、淡泊名利,勇于牺牲奉献,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现代戏两弹一星京剧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研发“两弹一星”叶剑英和张爱萍心连心
戏曲化妆造型漫谈
从“两弹一星”到天宫二号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
“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程开甲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26届年会在京召开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