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唢呐最早出现于我国西晋时期,自新疆地区的古老壁画可以发现唢呐的身影,云冈石窟中也能看出演奏唢呐的形象。由此表明唢呐在我国拥有古老的发展史,有着各种各样的演奏技术。可以同时表现出斗志昂扬、情感热烈、委婉曲折的感觉,在我国民间得到了广为流传。
唢呐在我国拥有大量流派,如东北、山东、陕西等,不同的流派又可分为不同的分支,对我国唢呐技术的发展均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不同的流派均有自身独特的演奏技巧,这是由当地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决定的。唢呐艺术的发展经历了浅显期与涵养期,是大量艺术家辛勤耕耘的结果,他们终生致力于唢呐艺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唢呐艺术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在这些艺术家的大力支持下,唢呐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演奏技巧,推动了唢呐艺术在我国范围内的健康发展。在演奏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同流派取长补短,积极引入有益因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使唢呐创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山东的唢呐主要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唢呐可以发出低沉的声音,中唢呐可以发出柔和的曲调,小唢呐可以发出高昂的声调。山东唢呐的哨片设计独特,更易于人的操作,其擅长模仿各种鸟的叫声与人的声音。任同祥先生是山东唢呐的代表人物,其具备坚实的唢呐基本功,掌握着多种演奏技术,以演奏田间生活形象为主。
其代表作有《一枝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将其视为中国唢呐中的名曲。其中的散板来源于山东梆子,声调时高时低,融入了大量装饰音与滑音,力度控制收放自如,创造了悲伤与气愤的场景,使人听来肝肠寸断,整个乐曲结构紧凑、情感丰富,能够深深打动人的思绪。东北派唢呐也包括大、中、小三类,其哨片可以发出纯朴、深厚、明亮的声音,奏出的声音更能触动人的情怀。利用融入风格不同的演奏技巧,东北唢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演奏特点,其包括复杂多样的演奏曲目,如《欧天歌》《一条龙》等,与东北老百姓热情奔放、忠诚朴实的性格特点相一致。
胡海象是东北唢呐的代表人物,其在深入研究不同流派风格的基础上将其融为一体,使自己的演奏技术独树一帜,演奏充满了阳刚之气。主要代表作品有《二人转牌子曲》等。带有明显东北特点的曲目有《春风吹绿黄河岸》,其中大量应用了花舌音,这是东北唢呐独有的演奏技巧。其在应用不同力量、碎音、演奏速度的过程中,带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二人转是东北唢呐最为突出的表现,每一个东北演奏者都能吹出一段二人转曲目。
河南唢呐以展现“阳刚、平直”气氛为主。其历经千百年的文化沧桑,继续保持了传统意义上的阳刚之气、高昂奔放、热情如火的特点,同时也融入了山东唢呐的灵动之气,使其表现力更加细腻。
河北唢呐如同河北人的性格,有着待人热情、纯朴善良的风格,赵春亭先生是河北唢呐的代表人物,其在融合百家之长的基础上创造了“箫音、三弦、气拱音”,使唢呐演奏更具张力。其代表作为《山东大鼓》,其中融入了丰富的弹音技术,使三弦演奏呼之欲出,创造了轻松活泼的氛围。
陕北唢呐比其他地区的唢呐要长,其声音更加深厚。最多出现于陕北的红白事中,此与陕北人的奔放粗犷的性格相一致,是当地人民朴素耿直、待人热情风俗的表现。展现了黄土高原热情如火的气象与景物,一声响亮的唢呐将人带入一望无际的沙漠。
在学习唢呐演奏技巧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吸取各家之长,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将其融为一体。不但要积极学习中国唢呐的传统演奏技巧,而且还要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利用学习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对比南北二大流派的基础上,保证唢呐演奏更加完美。要成为唢呐演奏大家,还需深入研究唢呐演奏理论,才能促进自身演奏技巧的不断升级。
[1]范国忠.河北唢呐流派研究(之二)——冀南唢呐流派[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4(1):41-43.
[2]张伟.浅谈河北民间唢呐流派及演奏特点[J].艺术时尚:理论版,2014(2):168-168.
[3]叶华生.浅谈唢呐演奏技术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16(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