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文化馆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可以说,中国书法是艺术与写作的完美结合。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人对名利无益的追求,这是当今的一种珍贵精神,中国书法也是一种民族传统艺术。在中国书法的长期发展和整个传统文化精神中,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因此,综合分析中国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精神的紧密联系,可以为中国书法的发展提供具有价值性、参考性的建议。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古代的甲骨文,到大小篆,到后来的草书,楷书,行书等等。书法一直散发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的文化国家,在不同时期,体现在其中的社会特征和人文不尽相同,在发展的历程中,书法艺术继承并记录了一些比较优秀的文化食粮,可谓是传统文化传播和传承的媒介。
我国古代时期,并没有现在的这些高科技,所以需要特殊的媒介来对文人墨客的情感进行抒发,并能够体现出当时社会的状态。比如,被誉为“书圣”王羲之所作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当中就体现了“魏晋风度”,因此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文人墨客诉诸书法之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书法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书法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传播的媒介,这两者是互补关系。在中国古代,大多数学者都钟爱书法,并认为书法能体现其气质。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华夏子女得到了培育。同时也创造了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优秀文化。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文化强调整体和谐,着重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倡导宽广的精神,以及相互兼容的能力。唯有这样,人与社会才能达到“和”的理想,我们可以运用书法来表达,因此,书法被誉为“圣书”。它充分的体现了公正、温和,并具有中立的美。对于过去的几代人来说,书法对他们的影响已经受到影响,可以说造成的正面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对于书法而言,追求的最高境界便是“和谐”。在书法的讨论中,前辈们更加注重于体现书法表达的完整性,注重高度的和谐。从文本结构的角度来看,要求笔墨形成各种局部因素和各种因素的和谐结合,要求线条富于特色和生动,从而充分的体现出笔墨的核心和统一。对艺术而言,只有书法家有较高的技巧,才能达到笔心合一,才能充分体现出书法的艺术性与灵性,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和谐的美不是书法艺术的同质性增添,而是异质的和谐。书法之美在于寻求变革的统一和追求统一的变革。
道家的本质是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情。自然规律是大宇宙和大领域中存在的操作规则。老子说:“一阴一阳为之道。”这些互动的宇宙法则主要用于书法,主要表现为“通过自然,与自然相处”,要求“天真馨露”,即充分表达真情与情感,反对矫揉造作,甚至要求“不落斧凿痕迹”,就像“鬼匠神工”、“巧夺天工”这样称赞的语言,就是需要人造艺术得以实现“天上创造”的自然程度。
对于书法艺术来说,它的美学应该是自然的。这不仅是一个精神领域,也是作为一个统治者。无论是书法创作还是书法鉴赏,都属于人类文化活动。根据老子的理论,所有的人类活动必须按照“自然”的要求进行。随着自然,这本书可以自由地表达书法的点、线、面,并可以阐述和解释孔子的“游艺”。“游”指的就是自由自在,“艺”指的就是技艺,能够在技艺的领域自由发挥。
儒家的“中庸之道”实际强调的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以及“不激不励”。可以说,孔子的“中庸之道”影响了中国数千年。“中庸”是孔子析学的基础和最高道德原则。中庸之道的主要思想在于讨论处理为人处事的普遍原则——凡事恰到好处,这便是中庸之道。
就书法艺术而言,“中庸”和“中和”体现了书法艺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不温不火”、“过犹不及”意味着要求要准确。这主要是因为不管是不足还是过头,都是不准确的。将这个理论应用于书法创作是最准确的描述。在书法艺术中,高品质的书法线需要具有灵活性和弹性。一般来说,书法线条要求比较有力度和劲度。从本质上讲,这反映了书法艺术的准确性。但是,这种准确性是有法度的,是寓变化之中的,而不是单纯的呆板和单调。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精神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张家琦.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文化精神[J].艺术科技,2017,3011:215.
[2]张建春.浅析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文化精神[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01:105-108.
[3]赖彦怡.简论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J].艺术教育,2007,03:108-10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