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人类学之父”的爱德华泰勒第一次将文化定义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与习惯。文化涵盖了人类文明方方面面的,并不是简单的文艺、娱乐、教育等几项事业。
文化的定义如此宏大,文化的作用又如此重要,为此,我国的文化建设是如此的迫在眉睫,并且事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传统文化蕴含丰富底蕴,尤其是我国这样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大国,更是拥有众多的文化宝藏,如:中医药文化、茶文化、国学、戏曲、国画等等。但面对现代化的冲击之下,传统文化看似变得不再那么有“魅力”,只是因为传统文化以往的传播、保护、经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在我国,因幅员辽阔、传播不足等因素,一些珍贵的传统文化渐渐流失。
国家目前出台多部法律及相关政策,开始重点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比如《电影产业促进法》等,这体现了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以及传统文化建设上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与坚定决心。几年前的由“百家讲坛”栏目掀起的国学热,到现在互联网上与各类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网红淘宝店”,以及涌现的许多关于传统文化App,不仅有的对于传统文化事业的需求,也出现了传播推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兼顾经济效益的企事业。
目前,“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刚刚起步。未来,相信随着线上线下的渠道整合能力增强,传统文化在餐饮、出行、社交等产业建立联系,催生传统文化事业新业态。如现在很火热的“故宫淘宝”,所涉及的产品已经辐射到生活的很多方面,产业链较为完善,同时也从另一方面提高了故宫博物馆的客流量与亲和力,并且更好地宣传了传统文化,可谓一举多得。但是,在现在的结合案例中,主要是做课程讲习、产品开发与销售、以及线上咨询,这些除了产品与传统文化有关以外,并没有很好的开发出属于传统文化应有的特色。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产业链延长开发力度不够,很难满足消费者多样的需求。这些都是目前我国传统文化互联网开发所面临的一些发展初期的困境。
在传统文化与“互联网+”融合之际,有几条主要的模式值得我们研究探索,分别是:“互联网+国学”,与“互联网+中医”,等等。在此,笔者分析一下“国学”在“互联网+”模式影响之下的新发展路径。
互联网打破了传播时间与传递空间的限制,促进国学产品与服务多种渠道传播,推动社会“国学热”氛围更加浓厚。典型的App有灵机文化,线上有顺历、艾茸宝宝、修行者等拳头产品和新媒体各渠道的内容,线下有国学文化馆,为用户提供一个认知、学习、分享传统文化的生态圈;如塔读文学旗下开发的诗词中国平台,其由“诗词中国”组委会开发,为古典诗词爱好者提供鉴赏、传播、交流的平台,每天一篇古诗词趣味文章,搭配名家解读,同时开发了社交功能,让用户与其他诗友实时互动。这类App改变了人们接触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以前人们多通过图书、电视、家庭教育等渠道了解国学,伴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学习国学的渠道发生改变。在线公开课、微课等线上教育模式降低门槛,网民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国学,更加方便快捷。
文化建设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其中传统文化建设则又属于重中之重。传统文化,是我国进行国际传播时“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元素。在数字化时代下,我们要面着这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把握好“互联网+”趋势下的转型方式,开拓新产业链,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加强传统文化的社会引导作用与教育作用。
[1]李荣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文化研究,2014(3):36-46.
[2]余福海,张晓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谈起[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77-79.
[3]黄宗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试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地位[J].新视野,201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