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为一种新式的、半开放性的移动社交平台,由于拥有比较强的私密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目前已成为全球用户数量最多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即时通讯类软件。微信于2011年1月上线,只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用户数量便超过一亿。到了2016年底,全世界的微信活跃用户已接近9亿。朋友圈是诞生于微信4.0版本的一个功能,用户可以用文字、图片、短视频等方式在朋友圈表达自我,还可以借助其他软件将音乐、文章、视频等上传到朋友圈,对好友动态的“评论”、“回复”、“点赞”功能与QQ空间相似,但这类互动在朋友圈仅限于“共同好友可见”。在这个社交平台与即时通讯工具不断涌现的年代,微信朋友圈并未被后起之秀打败,反而以压倒性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其中的缘由,是微信的开发者与运营者对人们使用媒介的动机及其需求有着清晰而全面的认识,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充分体现了传播学当中的一个经典的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视为社会实践的主体,藉由剖析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与媒介如何满足受众需求,来探究大众传播对受众产生的影响。随着传播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发现,在大众媒介信息的传递与接收过程中,受众并非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者。受众有能力在传播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在接收信息后对信息作出解读,并向传播者进行反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爱好选择使用何种媒体。受众对传播过程的积极主动的介入,能对大众媒介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位置,不同的受众对相同的传播内容所作出的解读亦不尽相同。一种媒介产品要想成为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优胜者,就必须高度重视目标受众的需求、兴趣、想法,投目标受众所好。微信朋友圈之所以能在媒介市场上闯出一片天,正是因为它充分地满足了受众的多样化的需求,让用户爱不释手。
在如今这个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里,论坛、微博客等网络社交平台时不时会出现“хх门”事件或个人信息外泄事件,网民的个人隐私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导致不少人在赛博空间中丧失了安全感。与脸书、微博客、QQ空间等具备较强开放性的网络社交平台不同,微信朋友圈是以亲属与朋友作为基础而搭建起来的,它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具备很强的保密性。
为了让微信朋友圈拥有出众的保密性,微信的开发者们在技术层面上进行了一些处理:只让共同好友看见评论与点赞情况;用户能够通过设置朋友圈的权限,来屏蔽某个人或某些人,使其无法看到用户发布的动态;在双方互相添加好友之前,用户至多能看到对方相册里的10张图片;朋友圈的动态仅半年或仅三天可见;用户可以随时开启或关闭朋友圈,还可以禁止他人转发等等。上述设定有助于用户在使用朋友圈的过程中有效地保护个人隐私。熟人关系加上特定的设置,提升了用户在赛博空间中的安全感,令用户的安全需求得到满足。
当今的网络传播不是独白式的单向传播,而是对话式的双向传播,受众也绝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面对相同的信息,不同的受众会持不一样的看法。当用户针对某类信息在朋友圈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转发某类信息时,他或她想得到的便是其他用户对自己观点的认同,因为这能给他或她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微信的开发者们正是由于知悉了网民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希望活得其他人的赞同的心理,所以在开发朋友圈的时候,只设置了“点赞”与“评论”,而没有设置“点踩”。此外,非共同好友无法看到点赞或评论,这既能避免熟人之间的评论被陌生人看到,也能避免被陌生人知道某条动态下面没有人评论或点赞的尴尬。
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些人性化的设置满足了受众情感需求。由于微信朋友圈是通过强关系构成的,因此用户在朋友圈发布动态时往往想得到来自亲朋好友等熟人的关注和反馈。然而,随着好友添加量的上升与朋友圈里的内容的增多,面对潮水般涌来的信息,用户难以拿出太多的时间作评论,但又不愿意对朋友圈里的内容置若罔闻,特别是至亲或挚友发布的动态。于是,点赞就成为了一种表达对亲朋好友的关注与支持的便捷的方式。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可或缺的,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接触社会。互联网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特别生活方式当中的交际方式,使人际关系从线下延伸至线上。微信朋友圈的诞生与发展顺应了人们开展线上社交活动的需要,是增进亲朋好友间的感情、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工具。
朋友圈作为一种网络社交的“圈子”,为“圈内人”开辟了一个小天地,其融洽的互动氛围给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微信朋友圈内所开展的交际活动受限小,不但大大节约了寄信、打电话、开раrtу等形式所耗费的时间、精力、金钱,还能实现即时即地交流,降低交际成本。此外,微信朋友圈的横空出世令亲朋好友间关系更加紧密。总的来说,微信朋友圈里的大多数内容均是对日常生活的点滴记录,是情感的流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用户的生活状态。用户在浏览朋友圈时,可以了解亲朋好友的生活近况,利用点赞或评论的形式对其发布的内容做出回应,这一过程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大大减轻了时隔多日才碰面的亲朋好友间的生疏感,有利于维护融洽的人际关系。
微信朋友圈所呈现的不仅仅是虚拟世界的事物,也包括现实社会的部分图景。用户通过好友发布的动态,从侧面了解好友的生活状态,满足自己观察与探讨社会环境的需求。朋友圈中的信息纷繁复杂,当中虽然存在虚假的东西,但毋庸置疑的是,朋友圈已成为小环境之下的一个舆论场。比如,网民在阅读完一则新闻后,往往会把它转发到朋友圈,有时还会加上自己对它的看法。这种传播行为能够对朋友圈中的其他用户产生影响,其他用户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新闻作出新的反馈。针对同样的事件,不同的用户会作出不一样的反馈,当中不乏真知灼见。当浏览朋友圈的内容时,用户能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与亲朋好友作深入的沟通与探讨。在这样的过程中,用户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断长续短,对信息作出新的反馈,同时也巩固了与亲朋好友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的急速运转,快节奏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令人们的头脑成为一根绷紧的弦,常常处在紧张状态,陷入焦虑情绪之中。微信朋友圈塑造了一种恬逸的信息氛围,点缀了人们的劳碌的生活,是人们放松消遣的工具。与微博客常常揭露社会的负面现象和娱乐明星的八卦不同,微信朋友圈的个人中心主义色彩较为浓厚,不过也比较温情,大多数内容是在晾晒生活,捕捉幸福亮点,记录感动瞬间,排遣生活压力。需要指出的是,通过刷朋友圈来排解焦虑感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假象性。表面上看,朋友圈丰富了用户的社交生活,可实际上人们在潜意识里常常会拿自己与别人进行对比,因此朋友圈中“炫”、“晒”行为反而可能放大焦虑感。
朋友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记录生活的线上平台,让人们能够得心应手地进行自我表达。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令信息的碎片化成为一种难以抗拒的趋势,微信朋友圈恰好迎合了这一趋势,鼓励用户发布言简意赅的信息。例如,朋友圈内的每条动态的字数不能超过700字,还会自动调整版式以避免占据过多的屏幕空间。尽管对于“碎片化阅读”,专家们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就当下的情况来说,这种便捷的阅读方式有助于用户节省时间,提升效率。与此同时,用户在浏览朋友圈时比较闲适,不必耗费过多精力,就能使心态从压抑烦躁转变为平静愉悦,从而实现放松消遣的目的。
各个人希望拥有一个正面的、良好的自我形象,朋友圈也因此成为用户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而用户在朋友圈中展示的“自我”往往是经过美化后的“理想的自我”。虽然用户在发布动态时已进行过一定程度的筛选,但他们发布的动态依旧可以折射其精神状态与生活旨趣。在朋友圈中,文字常常是精心编辑过的,图片往往经过P图软件的美化。可以说,朋友圈里所呈现的形象实际上是用户渴望其他人给他们打上的标签,是他们渴望让其他人知道的样子。不少用户热衷于在朋友圈释放正能量,呈现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打造出符合自己理想预期的身份地位与形象魅力,满足自我期待的同时又能吸引其他用户的注意力。这当中肯定不乏真情流露的成分,但也有刻意卖弄之嫌。
由于微信用户数量的持续上升,朋友圈中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困扰及麻烦:朋友圈内的流言被任意散播;一些用户宣泄负面情绪;似是而非的保健方法被人们熟知;还有就是微商刷屏与营销号蹭热度,以及层出不穷的在线投票等等。究其原因,除微信用户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之外,朋友圈及其用户满足机制亦存在一些局限性:使用门槛很低,使用的形式是高度自由化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内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这些都给微信运营者进行后台管理出了难题。由此可见,微信朋友圈若想进一步做大做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用户尽可能免遭劣质内容的侵袭,打造完善的后台管理系统。
把朋友圈做大做强,用户的作用自然不能被忽视。就用户自身来说,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强化法律意识,提高对是非曲直的辨识能力,不在朋友圈传播来源不可靠的信息,或进行虚假的广告宣传,同时要把握分寸,别在朋友圈刷屏。其次,用户不能将朋友圈视为生活的全部,整日沉溺其中,让原本仅是拿来打发零碎时间的工具扰乱自己的生活节奏。更不能脱离线下的社交圈子,成为削弱与疏远现实人际关系的“低头族”。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社交平台,其开发的初衷是为大众的生活服务,满足大众的各项需求。所以,在使用朋友圈时,人们要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把它看成生活的调剂品,切勿本末倒置,玩物丧志。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让朋友圈真正地为自己服务,满足自己的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剑卿,胡晓林.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心理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7.
[2]韩晓丹.网络“晒”行为的传播心理学解读[J].新闻世界,2014.
[3]王欢,祝阳.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J].现代情报,2013.
[4]唐魁玉,唐金杰.徽信朋友圔的人际互动分析[J].2016.
[5]魏宝涛,王爽.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与网络情绪传播[J].中原文化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