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记者了解到,由中国石化牵头承担,中国石油等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适应国Ⅵ清洁汽油生产关键技术”和“适应国Ⅵ清洁柴油生产关键技术”项目正式启动。这表明,国Ⅵ汽柴油呼之欲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将牵头进行技术攻关。这是加快全国范围内清洁油品质量升级,助力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适应国Ⅵ清洁汽油生产关键技术”项目以缓解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出发点,旨在从能源使用的清洁性和高效性出发解决问题。从汽油组分对发动机动力性能、排放性能的影响以及基于定向反应的催化剂构效关系等基础研究入手,以实现国Ⅵ汽油绿色、低成本质量升级为总目标,着力突破高清洁汽油组分制备及分子水平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控等关键技术瓶颈,力争在汽油清洁化领域,从标准制定到单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适应国Ⅵ清洁柴油生产关键技术”项目着力解决装置能耗大幅增加、催化剂寿命急剧缩短等问题。构建包括催化剂、工艺全方位的国Ⅵ柴油质量升级技术平台,满足国家柴油质量升级的重大需求。
此前,根据国务院专题会议要求,国家环保部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国石化已经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个城市区域内炼厂率先完成了国Ⅵ柴油的质量升级。
2016年,国家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说,国Ⅵ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之一。
国Ⅵ汽油标准具备四大亮点:一是加严烯烃含量限值,由24%分别降至国Ⅵa阶段18%、b阶段15%;二是加严芳烃含量限值,由40%降至35%;三是加严苯含量限值,由1%下降至0.8%,严于欧盟1%的标准;四是加严汽油馏程50%蒸发温度限值,由120℃降至110℃。
国Ⅵ柴油标准具备三大亮点:一是加严多环芳烃的含量限值,由11%下降至7%、下降36%,严于欧盟8%的标准;二是新增总污染物含量的指标,要求不大于24 mg/kg;三是调整车用柴油的密度、闪点等指标,国Ⅵ柴油标准收紧了密度上限要求,闪点限值由55℃提到高60℃。
据了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
除上述两个项目外,中国石化还牵头“高性能植物基润滑油关键技术”、“绿色高效化工催化新材料的高通量开发和应用”、“化工行业烟气治理多功能耦合技术及示范”等项目的攻关,连同中国石油牵头的项目,这些项目对提升我国在清洁油品、绿色催化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78期)
一块块坚硬的黑黑的煤矸石,经再加工变身成绿色环保的纸张,资源的清洁利用在山西这个煤炭大省找到新出口。
“我们生产纸不用水、不需要木材、没有化学添加,还没有污染物排放,是绝对环保的。你看我们的工厂是不是更像个展览馆。”提起石头造纸,技术员王旭枫骄傲地说。
生产石头纸的厂家是位于山西省平遥县的山西宇皓环保纸业有限公司,石头纸的生产源于山西对资源转型利用的思考。在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是煤炭企业长时间面临的课题,石头纸的生产就是将矿产资源用无污染的方式进行加工。
公司常务副总闫林虎介绍说,石头纸是以储量大、分布广的石头为主要来源,以高分子聚合物为辅料,利用高分子改性的特点,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挤出、吹制成型。“整个生产过程也是一次完整的物理变化的过程,石头还是石头,只是换了个纸的模样。”闫林虎说。先将石头磨成粉,将石头粉和少量的高分子材料混合,经过特殊的机器高温煅烧后,形成石头纸的中间原料——石头粒,石头粒经过特殊机器的煅烧后,就会形成一卷一卷的成品石头纸。
据介绍,根据所生产的纸张的颜色要求使用不同颜色的石头,煤矸石、石灰石、方解石等都是常用原料。而且在石头纸的制作过程中只会产生一种废弃物——石块,而这种废弃物不需要任何加工就可被用作原料继续生产石头纸。
在现场,记者将石头纸和普通的木浆纸进行焚烧对比后发现,木浆纸燃烧后会产生黑色产物,并伴有刺鼻的味道,而石头纸不仅不易燃烧,而且燃烧后产生的唯一产物为白色的碳酸钙石粉,这种石粉还可以作为原材料继续加工成石头纸。
技术员康显瑞介绍说:“与传统造纸工艺相比,石头纸的生产过程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产品可自然降解,属无污染的绿色环保项目。年产12万吨环保纸相比传统造纸每年可节约淡水资源2 400万立方米;每年可节约木材240万棵,相当于植树造林32.4万亩。”
目前,石头纸已经开发出多种用途,书写本、报纸杂志、手提袋等方面的运用已经逐渐推开。由于传统纸张的使用习惯以及印刷习惯,石头纸在国内大规模推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据介绍,这家公司生产的石头纸主要出口美国、韩国等国家。从2015年以来,石头纸每月出口额超过300万元。
(摘自宁夏日报第21353期)
2017年12月1日,从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获悉,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成都分站新建的天然气流量原级标准装置已获得国家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标志着我国最高水平的中低压天然气流量原级标准装置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新建的天然气流量原级标准装置采用双球罐等臂天平称量天然气质量,在国内首创了以中低压天然气为介质的充气减码替代质量称量技术;在时间测量方面采用液压驱动快速换向系统进行测量,换向时间达到30毫秒。标准装置中压质量流量不确定度达到0.05%(k=2),低压质量流量不确定度达到0.07%(k=2)。该标准装置具有国际领先、自主知识产权、关键装备国产化三大亮点,为目前我国天然气大流量实流测量最高水平。标准装置的建成和授权,标志着成都分站正式迈进“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专业计量站行列,更为中国石油掌握天然气贸易计量话语权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都分站于1997年建成,获得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天然气流量计检定、校准及测试的授权。这个站研制建成了质量流量不确定度为0.1%的天然气流量原级标准装置,该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6年,新的天然气流量原级标准装置建成;2017年9月28日,原级标准装置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现场考核,达到工程设计技术指标。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82期)
2017年11月30日,从新疆油田公司传来特大喜讯:经过10余年努力,特别是近5年来苦干实干和持续的科技攻关,克拉玛依石油人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中心区发现了10亿吨级玛湖砾岩大油区,成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砾岩油田。
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为共和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半个世纪开发,作为产能建设主体的断裂带已多年无重大突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油田就一直坚持把寻找大场面、发现大油田作为重中之重,转变观念,提出“跳出断裂带,走向斜坡区”重大勘探新思路,虽三上三下,仍始终紧盯与之相邻的玛湖凹陷。然而凹陷区砾岩勘探面临资源潜力、有效储层、源上成藏和缺乏配套技术四大世界公认的难题,迄今国内外尚无凹陷区砾岩规模勘探的成功先例。
为国担当重任,为国奉献能源。2005年以来,新疆油田公司依托国家与中国石油重大专项,进一步解放思想,勇闯禁区,针对资源潜力、沉积、成藏模式不清等勘探难题,集中优势科技资源,围绕砾岩成藏理论与勘探关键技术等难题展开“产学研用”协同攻关,通过创新地质认识,强化技术攻关,突出效益勘探,玛湖地区勘探随之连续获得重大突破,首次发现了目前已知全球最古老的碱湖优质烃源岩,指导发现了玛湖10亿吨储量规模大油区。
“经过10余年持续攻关,我们丰富发展了陆相生油与砾岩沉积学理论,建立了砾岩大油区成藏模式,集成创新了砾岩高效勘探技术,跳出断裂带发现了10亿吨级玛湖大油区,不仅实现了几代新疆石油人为国再找大油田的夙愿,也为我国乃至世界砾岩勘探提供了成功经验。”新疆油田公司总地质师支东明说。
这一成果得到了第三方权威评价机构美国休斯敦大学油气地球化学中心评价:首次发现全球迄今可能最古老的碱湖优质烃源岩,成功重建了生烃演化过程,是目前该领域研究中最优秀的工作。该成果也先后荣获中国石油重大发现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并荣膺2016年度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更可喜的是,玛湖大油田的原油含有稀缺的环烷基组分,是炼制国内独有的航空大功率煤油、超低温润滑油等高端石化产品不可替代的主要原料。该大油田的发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以及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唐勇介绍,截至目前,玛湖大油区已累计发现三级石油地质储量12.4亿吨,其中探明储量5.2亿吨。经过调研比较,世界范围内较大的砾岩油田,如美国赫姆洛克油田、巴西卡莫普利斯油田,储量规模都比玛湖砾岩油田小。玛湖油区的储量规模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克拉玛依油田,而且随着勘探的逐步深入和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该区域具备更大的潜力可挖。
据了解,2016年至2017年,玛湖地区已新建产能138万吨,“十三五”期间计划建产600万吨以上,成为新疆油田公司规模增储上产的新基地。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85期)
2017年12月4日记者获悉,中国石油测井公司自主研制的伽马成像随钻测井仪器,在四川昭通气区优质高效完成了首次页岩气地质导向钻井任务,储层钻遇率达到96%以上,标志着该公司掌握的这项关键技术日趋成熟,应用水平再上台阶,为进一步降低国内复杂油气藏开采综合成本提供了技术支持。
此次作业的页岩气井是昭通区块第一口重点开发井,可供参考的地质资料十分有限。对此,测井公司充分发挥“随钻测录导”优势,及时模拟建立了区块地质模型,科学制定了施工方案,并参照地质适应性对设备进行升级,使仪器的测量范围扩大一倍。
施工期间,测井公司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流程规范,严把安全质量关。经过360小时的连续作业,仪器钻具顺利完成任务返回地面,所取资料100%合格,获得甲方高度认可。
作为大斜度井、水平井开发提速提效的利器,测井公司研制的伽马成像随钻测井仪器目前已在长庆、塔里木、四川、青海、吉林等多个油田推广应用,并成功出口欧美国家,有效提升了中国石油随钻测井技术的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85期)
2017年12月9日,浩渺的北极圈内,厚重的冰塬被切出一条缝隙,马哲睿号冰级LNG运输船正在破冰前行,驶向4 000多千米外的欧洲港口。来自亚马尔的首船LNG即将汇入全球能源大格局。
一天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亚马尔LNG项目第一批LNG装船庆典上启动装船按钮,标志着全球最大北极LNG项目一期工程正式投产。这也预示着极地天然气将成为未来全球能源新的增长点,亚洲尤其是中国将成为重要的目标市场。
我国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出席庆典。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汪东进作为股东代表应邀出席。多国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及百名世界各地记者和现场3万名建设者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亚马尔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也是中国在俄最大投资项目,被称为中俄合作的“压舱石”和“风向标”,“冰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战略点。中国石油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参与了项目运作,正在成为国际LNG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该项目实现了丝绸之路直通北极。”普京积极评价了项目战略意义,指出亚马尔LNG项目的实施为天然气工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领域,也有助于加强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主要与本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公司的合作。同时,它也是与法意德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成功进行国际合作的典范。
汪东进表示,亚马尔项目的顺利实施,对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有着积极意义和示范效果。中国与合作各方务实合作,共同创造了亚马尔合作模式,推动了中俄两国共同建设“冰上丝绸之路”新实践。未来亚马尔气进入中国,对我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能源安全也具有显著意义。
首船LNG共17万立方米,相当于我国国内2.3亿人口一天用气量。亚马尔项目整体进度超过90%,第二条、第三条LNG生产线有望提前投产。届时项目将达到年1 650万吨生产能力,俄罗斯在世界LNG市场份额将从4%提升到8%以上。全部投产后,每年将有超过400万吨LNG运往中国。
诺瓦泰克总裁米赫尔松高度评价了中国石油在项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中国石油上中下游全价值链参与了项目运作,并在项目困难时施以援手,是值得信赖的朋友,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与对方合作。
亚马尔LNG在市场上颇具竞争力。“北气”“南下”后,世界LNG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专家预测,到2040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量增长40%以上,液化天然气增长率可达到70%左右。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87期)
“宁夏石化的水溶肥溶解性高,溶解速度快,肥效非常好。”2017年12月5日,宁夏石化研发的新产品水溶肥得到示范田农技人员的肯定。
水溶肥是指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多元素复合型、速效性肥料。冲施肥作为水溶性肥料,能迅速溶解于水,更易被作物根系吸收。更为关键的是,它可以应用于喷、滴灌等设施农业,实现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效果突出,减轻土壤盐碱板结。目前,水溶性肥料已在国外广泛使用,而国内水溶肥只占化肥市场份额的1.6%至2.5%,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2016年1月,水溶肥研发小组正式按照研究目标及技术研究路线方案开始研发。经过多次调整配比实验,突破了在石灰性土壤中硫酸钙造成土壤板结等技术难题,研制出符合土壤及作物养分需求的固体水溶性肥料和液体肥料新产品配方。经鉴定,产品符合NY1107-2010(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现行农业标准)行业标准,同时采取滴灌压差式施肥方式进行施肥,节水、节肥效果显著。
水溶肥研发成功后选取三处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田进行种植试验。使用宁化水溶肥的辣椒、茄子、玉米生长整齐、均匀、植株健壮,产量超出传统施肥亩产产量30%。下一步,研发小组将持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更加优化产品配比,为产品未来应用推广做好准备工作。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86期)
进入2017年12月后,国内苯酚市场涨势延续,市场需求增长预期持续推高。截至12月8日收盘,华东市场参考商谈每吨1.02至1.04万元,较上周涨每吨750元,本周均价每吨1万元,环比涨6.72%。
据悉,2017年年底上游纯苯偏强震荡运行,但苯酚成本面无明显压力。市场价格仍围绕供需面展开,国内现货流通量持续紧张,大宗商品持货交易控制节奏出货为普遍现象,苯酚厂家报盘再次调涨至每吨1万元。下游双酚A价格同步上行,行业利润良好,对苯酚价格亦有所支撑。目前苯酚现货价格已突破万元关口,但场内货紧态势暂难缓解,业者心态偏谨慎乐观。
年底国内苯酚现货资源有限是支撑价格不断上扬的主要因素。未来进口货源补充量相对有限,部分国内酚酮装置存检修计划,库存无明显压力,短期内供应面利好或将继续发酵,苯酚市场仍存一定推涨空间。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88期)
2017年12月11日,位于中国西部的国内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以油气当量突破5 000万吨的优秀答卷,实现第五个稳产年。
五年来,长庆油田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1.205亿吨,天然气1 814.99亿立方米,折合油气当量2.65亿吨,为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长庆油田多措并举,年油气当量从2007年的2 000万吨迅速攀升到2013年的5 000万吨。面对投资缩减、资源劣质化程度加深和稳产增效的瓶颈,油田新一届决策层审时度势,开出了稳健发展的“良方”。
深化管理机制、结构调整、市场化机制、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创新管理等八个方面的改革,为油气上产注入了强劲活力。勘探、评价、开发一体化的实施,变单打独斗的“接力赛”为协同作战的“团体赛”,加速了储量向产量的转化。2017年11月13日,南梁油田通过一体化创新管理快速有效开发难动用储量,提前一年实现了年产50万吨能力。2017年,长庆油田拿下了32个高产目标区,扩大了20个油藏规模,进一步夯实了稳产的资源基础。
在精细管理上,长庆油田通过推进优化投资和产能、细化成本和费用、严控用工数量、把牢利润指标和深化合规管理五大措施,实现了油田规模发展与效益发展的同步。
在提质增效上,长庆油田以抓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28项92条具体措施落实为重点,实现了勘探增效、开发提效、管理创效,确保了实现油气运行成本同比硬下降。
在科技创新上,长庆油田充分发挥低渗透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作用,围绕工程技术瓶颈和技术需求开展攻关,油井单井日产从2吨提升到6吨至8吨,逐步实现了“多井低产”向“少井高产”的转变。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90期)
“中美合作研究的关于温室气体甲烷的控制与资源化技术项目已在美国中试,预计年底在西安进行中试,最早于明年上半年推广。”2017年12月4日,中美能源与环境创新研究中心中方负责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柴晓利在第三届中美能源与环境论坛表示。
“我们目前合作研发的技术是将温室气体甲烷更加高效进行硫化氢脱离处理,再将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成可利用的柴油。”柴晓利说,相对于目前企业采用的硫化氢去除技术,他们研发的工艺更简单、能耗更低,且不会有二次污染。而同属于温室气体的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成为柴油,既减少了排放,又可以资源化利用。
柴晓利指出,目前很多煤化工企业都是将固体煤转变成煤气再利用,其中去除硫化氢的技术是普遍的,燃烧产生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同样需要经过处理后排放。如果成功运用这项技术,将提高煤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污染也将大量减少。
“气候与环境变换是全球化的,也是中美双方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斌说,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市场需求很大,美国有技术、经验可以借鉴,论坛旨在搭建合作平台,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85期)
2017年12月13日从宁夏知识产权局获悉,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公布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神华宁煤集团“一种旋流干煤粉气化炉”发明专利荣获金奖,这是继2007年宁夏香山酒业有限公司“枸杞酒的生产方法”获中国专利金奖后,宁夏发明专利再次登上中国专利最高领奖台。
神华宁煤集团副总经理姚敏告诉记者,2007年,集团从国外引进煤气化装置,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点火成功率低、水冷壁易烧损、有效合成气含量低、粗合成器含尘量大等问题。
2010年,神华宁煤集团组建创新团队,联合国内科研机构,对气化装置进行全方位“会诊”,并制定“治疗方案”。“由于许多核心技术被国外封锁,团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每一步都走得跌跌撞撞。大家要反复爬上50米高的操作台,安装并测试烧嘴,每当遇到严寒,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划过脸颊。”神华宁煤集团煤制油分公司总工程师黄斌说,经过反复试验和研究,他们将烧嘴的点火方式改造为环状点火,将以前低于50%的点火成功率提高至98%,投入产出比大大提高。同时,他们还设计可视化点火模式,工作人员可通过监控设备观察点火情况,降低了因点火频次过多致使烧嘴爆炸的风险。
姚敏告诉记者,该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煤气化装置“神宁炉”开发和推广的核心技术之一,已成功应用在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的28台气化炉上,并向国内外企业技术许可23台,其中向美国许可2台。这一技术发明不仅彻底解决煤气化装置运行上的设计缺陷,还实现了煤气化关键设备及阀门的国产化。
近年来,宁夏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等措施,不断提高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6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
(摘自宁夏日报第21363期)
霍尼韦尔(Honeywell)近日宣布,旗下凯勒特(Callidus)先进火炬与低氮氧化物(NOx)燃烧器技术已获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力石化”)选用,将应用于其位于大连市长兴岛的炼化基地。凭借此次项目,霍尼韦尔凯勒特有望助力构建处理能力高达每小时5 000吨的火炬系统。霍尼韦尔凯勒特将提供1 400多个低氮氧化物燃烧器为炼油厂提供热量,同时还将提供工艺设计、采购服务、关键机械设备与仪器。
霍尼韦尔中国区副总裁兼总经理刘茂树指出:“霍尼韦尔凯勒特的先进燃烧器技术有助炼油厂和石化厂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更好地控制一氧化碳(CO)排放,从而获得更高的燃油效率。”
(摘自中国化工信息2017年第23期)
2017年12月26日从神华宁煤煤制油分公司指挥中心了解到,经过近10天试生产,年产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A、B两线分别实现了100%、101%满负荷运行,从而实现了油品A线、B线及油品总负荷3个100%,打破了国外对煤制油化工核心技术的长期垄断。
神华宁煤煤制油分公司总工程师黄斌介绍,12月17日19时52分,年产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实现满负荷运行,全系统运行工况稳定。作为全球单套装置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设备多达10多万台,工艺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满负荷生产。为此,公司今年高效完成试车节点1 239项,组织开展7 000余项消缺改造和检修任务,先后攻克了200余项关键瓶颈问题。
据悉,年产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A、B两线实现满负荷生产后,不仅每天可生产柴油、石脑油、液化气1.1万吨,而且通过改造消缺,还可以生产出液体蜡、废托蜡等10余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同时,探索出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煤炭深加工发展模式。
(摘自宁夏日报第21375期)
2017年12月18日1时30分,随着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完成全部注入程序后,国内首例低温改造煤层工艺试验成功。
12月17日,经过连续十几天紧锣密鼓的准备,该试验在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分公司郑村150-1井展开施工。
本次新工艺试验在分公司煤层改造方面创下了四个之最,一是首次采用低温技术改造煤层。以往煤层改造基本都是采用活性水压裂,制裂机制是体积增压破裂,而本次试验与之相反;二是单次施工动用车辆最多、配合单位最多。该井在施工期间动用压裂车、配合车30辆,参与施工的配合部门有工程技术研究院、煤层气事业部、山西煤层气分公司、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裂缝监测公司、杰瑞公司;三是施工现场安全要求最细、最全面、最系统。分公司在施工前期对相关方案进行了5次综合讨论,8次风险识别。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又分别进行了桌面推演、现场实际演练10余次,全方位确保了施工安全;四是首次使用现场工序操作应答卡,在生产指挥中确保每一步都操作正确。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95期)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近日成功研制了蜂巢状纳米支架,据此制备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优异的耐弯折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可穿戴器件。
柔性可穿戴电子是未来电子元器件发展的热点方向,电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电源对可穿戴电子的户外使用性、大面积贴合性和安全性有较大限制。中科院化学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宋延林课题组通过纳米组装—印刷方式制备了蜂巢状纳米支架,可作为力学缓冲层和光学谐振腔,从而大幅提高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力学稳定性。
该研究为研发新一代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95期)
美国能源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工艺,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有效地将捕获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用于制造燃料和化学品的合成气(氢和一氧化碳混合物)。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新技术对于碳捕集封存技术推广,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从二氧化碳中回收碳的方法需要高温高压,因为在较低温度下,二氧化碳不会长时间溶于水。为解决这一问题,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在新工艺中使用了一种可转换极性的溶剂作为电解质介质。这种液体在暴露于化学试剂时可以转换极性,使二氧化碳更容易溶解,并通过电化学方法转化为合成气。实验表明,新工艺在25摄氏度和40磅/平方英寸(0.28兆帕)压力条件下效果最好,转化率超过70%。
碳捕集封存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手段,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但过高的成本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使用,如果能将捕获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可用产品,这一情况或会得到改变。研究人员表示,新开发的工艺整合了碳捕集封存和二氧化碳利用两个领域的技术,首次证明可以直接从捕集的二氧化碳中生产出合成气,这对于推动碳捕集技术应用,限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995期)
截至2017年12月31日,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圆满完成377.3万吨原油生产任务,同时安全环保实现零事故,降本增效任务超额完成,在持续稳产的道路上步履铿锵,稳中有为,再次交出合格答卷,强力支撑了长庆油田公司第五个5 000万吨稳产年。
据了解,长庆油田采油三厂连续创造七个四百万吨稳产奇迹,在2017年油价回暖乏力、开发投资紧缩、优质资源枯竭、安全环保持续加压、转型发展等严峻现实考验下,以“持续稳产、提质增效”为主线,矢志不渝推进强企战略,紧紧咬住生产、经营、安全环保三大主阵地不放松,厚植发展根基,强化内生动力,狠抓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2017年长庆油田采油三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机关、后勤、基层捆绑运行考核;持续优化“老区硬稳产、陕北再拓展、宁夏快发展”布局,齐驱“老井、新井、措施”三驾马车。2017年,该厂油田开发持续保持Ⅰ类水平,全年新井产油16万吨,措施累计增油11.0万吨。
没有效益的产出就是“瞎忙活”。长庆油田采油三厂持续打响“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攻坚战,健全成本管理责任体系,配套业务外包自主管理、措施自主管理、单井四费合一等办法,推进“新区合建、老区并减”地面建设模式,深挖修旧利废、节能降耗潜力,全年超额完成降本增效任务8 990万元。
“安全环保”是长庆油田采油三厂生产建设遵循的底线红线。该厂深入推进HSE管理体系,突出风险管控和应急建设,压茬落实“六位一体”层级责任,加大安全环保隐患治理,下大力气完成了牛毛井污水池、徐光滩李庄子历史遗留环保问题治理,2017年安全环保受控运行,实现了零事故。
据长庆油田采油三厂负责人介绍,企业开发46年,累计为国家产油6 800万吨。目前企业进一步抓管理,苦练内功,改革创新,未来几年,采三人将在广袤的鄂尔多斯盆地缔造一个技术领先、管理现代、绿色和谐、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采油大厂。
(摘自宁夏日报第21383期)
2018年1月4日,在京举行“100亿立方米复杂地质条件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成套技术及工业化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的院士和专家认为,我国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储气库选址和建库技术国际领先。这标志着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技术获突破。
我国地下储气库建设面临重大技术挑战。国外90%地下储气库埋深小于2 000米,构造完整。而我国主要天然气消费区的地质构造复杂、破碎,埋深普遍大于2 500米,储层非均质强,选址与建库难度大,必须解决“注得进、存得住、采得出”等重大难题;注采气井储层压力低,巨大的拉伸力和挤压力交替作用到地下储气库,对钻完井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国内缺乏地下储气库高压大型注采核心技术;安全运行风险大。
2000年起,中国石油组织2 000余名科技人员深入研究,形成了地下储气库选址技术、地质方案设计优化技术等4项创新成果,支撑了我国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建设。专家表示,我国现有储气库25座,中国石油拥有23座。
中国石油建设地下储气库的创新成果,应用于北京、新疆等地22座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刷新了地层压力低、地层温度高、注采井深、工作压力高4项世界纪录。储气规模达4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三峡水库的蓄水量;冬季调峰能力超百亿立方米,最高日调峰量近9 000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最高日用气量的1/10,惠及10余省市2亿人。
中国石油建设地下储气库刷新4项世界纪录,创造4项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开拓了我国复杂地质条件下储气库技术创新之路,奠定了我国天然气战略储备格局的基础,推动了我国由采输气调峰向地下储气调峰的转型升级。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7006期)
2017年12月26日,记者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已经领跑全球,正着力构建新时代能源体系。
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从煤炭第一消费国到清洁能源发展领跑国,在我国能源革命推动下,能源供需体系正在升级换代,能源结构和运行效率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清洁能源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提升我国能源产业品位的重要力量。
过去5年,我国能源结构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持续转型,新的绿色能源供给体系初露端倪。一边是煤炭加快去产能,消费比重累计下降为历史降幅最大;一边是水电、风电、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占比较2012年提高9.6个百分点,为历史上增长最快。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建设成本累计下降20%和60%,国际能源署甚至预测到204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将完胜煤电,绿色清洁和质优价廉有望兼得。2017年,非化石能源产量将占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的17.6%。
需求侧同样发力,清洁能源消费比例和效率持续提升,能耗与经济增速逐渐脱钩。过去5年,天然气保持快速增长,生产制造、居民取暖、交通运输等领域的电能替代和天然气替代范围不断扩大。2017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有望达到7%。另一个亮点是,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已经有所缓解,弃风率、弃光率比上年分别下降6.7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终端需求市场不断健全。
此外,能源利用效率也获得极大提升。5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7%,经济保持6%以上的中高速增长,能源消耗实现不到2%的低速增长,过去粗放的增长方式正在颠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也将达到14.2%。这意味着,目前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超过20%。
着力构建新时代能源体系,我国还将继续大力鼓励清洁能源发展。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强调,紧扣能源发展主要矛盾变化,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进行一场全方位的深刻革命,追求更高的能源转化效率、更少的排放、更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给、更为稳定可承受的能源价格、更为安全的能源体系。
中国能源转型取得重大变化,已经成为世界能源绿色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并且影响着世界能源转型进程。国际能源署在2017年12月8日发布的《2017世界能源展望》中认为,中国能源增长需求正更多地依赖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电力。预计到2040年,天然气在中国主要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从不足6%上升至12%,煤炭的份额将缩减至45%左右。届时,中国将占到世界新增天然气需求的1/4,新增光伏发电的1/3。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7002期)
2017年12月29日,吉林地区气温已经降至零下20多摄氏度,吉林油田在大老爷府采区3号站地面系统冷输先导试验进行3个月后,取得了可喜成效,目前已实现日节电1 000千瓦时,日节气2 800立方米。
据松原采气厂工艺所集输组组长郭远明介绍,大老爷府采区含水率高达96%以上,平均单井日产液9立方米且产量低,如果不利用有效科技手段,很难达到效益生产。含水高则流动性好,产液量高则液体热量多,这个采区集输半径短,区块整装,很适合开展冷输节能项目试验。
2017年9月13日,吉林油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优化、简化现有工艺流程,对大老爷府油田地面系统进行局部改造。他们选择3号站6个井组4条支干线做冬季运行对比试验。投资改造深埋1条支干线,埋深达2米,超过冻层深度;保留3条支干线为原有1.2米埋深,在冻层深度内,用以对比冷输和掺输生产运行和节能情况。
改造5座计量间内的生产工艺,参照试验计量间、配水间在没有伴热情况下的运行参数,观察能否过冬。通过橇装阀组与计量间内工艺改造两种方式保温效果对比试验,将27号计量间改造成了保温效果较好的橇装阀组。改造大老爷府油田辖区内81口单井三管流程为冷输流程,实现油田内全部油井单井集油为冷输流程,实现“热不出站”,为2018年全面推广全冷输做好准备。这是国内首例高寒地区支干线冻层内冷输试验,试验一旦成功,可以说是高寒地区地面集输工艺的革命性创新。
2016年11月末,改造工程全部结束,大老爷府采区3号站正式开始冷输作业。支干线实现冷输后,松原采气厂工作人员进行严密监控,每天多次记录6个井组的油压、液温、室内温度及室外环境温度,增加数据采集频次。试验过程中,在气温零下20摄氏度、冻层0.7米情况下,井组油压由0.28兆帕升到0.42兆帕,运行正常。38条管线正常运行,仅有2条单井管线因液量低、管线长,井口回压由0.5兆帕上升到2.6兆帕。这个厂组织车辆和人员用热水顶管线,在井口加药,并及时调整工作制度,高回压逐步降到了正常水平。
大老爷府采区3号站全冷输试验将从2017年9月持续到2018年5月1日,经历一个完整的冬季,将录取上冻、三九、化冻3个阶段的数据。各项技术成熟稳定后,吉林油田将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工艺流程改造简单省时,且后续节约能源量可观。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7006期)
2018年1月12日,美国媒体援引能源信息署(EIA)报告数据报道,美国自1957年以来首次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液化天然气(LNG)出口量增长以及通过管道输往墨西哥的天然气量加大是该现象的主要成因。美国能源行业正积极寻求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2017年,美国每日平均净出口约4亿立方英尺天然气。2016年该国净进口18亿立方英尺天然气。美国能源信息署在官网上发布预测称,2018年国内天然气产量将提高9.3%,2019年将提高3.2%。2018年美国天然气净出口量将日增至23亿立方英尺,2019年日增至46亿立方英尺。
另据韩联社1月11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0日(当地时间)表示,美国可能会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特朗普表示,该协定对美国来说极不公平,因此可以考虑重新加入的方案。特朗普还表示,其本人为环保主义者,称“我们虽需要干净的水和空气,但同时也希望美国企业拥有竞争力”。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7013期)
记者2018年1月1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曾杰教授课题组,利用组分可调的硫硒化镉合金纳米棒作为催化剂,高效电还原二氧化碳为合成气。这种硫硒化镉合金纳米棒的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表现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并且能够在很宽的范围内调控合成气的组成比例。
合成气,即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是石油化工中重要的合成原料。对于不同的化工过程,所需合成气的最优组成比例也不同。传统制备合成气的方法包括煤的气化和天然气的重整,都需要消耗不可再生能源。与之相反,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在水溶液中电还原二氧化碳,是可持续地制备合成气的理想方法。然而目前电还原二氧化碳的催化剂很难在保证高电流密度的同时,在很宽的范围内调控合成气的组成比例。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利用液相合成技术,近期设计并合成出组分可调的硫硒化镉合金纳米棒催化剂。研究人员发现,该催化剂中的硒含量越高,反应中氢的中间体越多,合成气产物中氢气组分的比例也越高。研究表明,在过电位-1.2 V时,产物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之比可以在4∶1和1∶4之间自由调整。
另外,在连续使用该催化剂10个小时的稳定性测试中,电流密度基本保持稳定,产物合成气的组成比例也基本没有变化。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70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