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远 深圳广电集团盐田广电中心
近些年来,媒介融合的趋势加剧,信息传播格局重新洗牌,传统媒体的节目生产受到巨大冲击。在手机直播App 相继问世之后,大众获取现场直播信息的方式从更多依靠电视媒体转向为依靠传统电视媒体及多种新媒体、直播APP 等,在这种形势下,电视现场直播从业人员想要做出好采访、好节目,就要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大趋势,以创新谋求新的发展。
从社会公器角度看,电视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始终是被赋予政府公信力的传播媒介,地位不可撼动。但受众是媒体发展之根基,在泛娱乐化时代,移动终端影响着人们的每日生活,碎片化的阅读时间和便捷化智能化的内容推送,移动智能终端和APP 大有取代传统媒体的趋势,因此电视媒介在坚守新闻立台之根本的同时,也应该在提高受众“可看性”上下功夫,借鉴直播APP 的操作手法和方式,加之以电视语言加工,最大化提升趣味性。
媒介融合给传统媒体业带来的冲击和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以直播APP 为代表的新兴媒介直接促进电视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嬗变:新闻节目生产方从单一的媒体从业人员变为人人都可以利用手机录制素材发布新闻;新闻传播内容从媒体设置议程引导舆论,变为混乱、无序、多角度呈现新闻事件;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方式从传统的“我说你听”变为即时与受众进行互动反馈,调整内容生产。
因此,电视现场记者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电视新闻内容生产方式,必然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若想顺应潮流而动,就要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革新,深刻认识到当前受众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信息获取发布渠道,电视记者要转变角色,在履行社会公器的职责下,吸纳新兴媒介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优势和特色,引导受众选择。
电视现场记者是对个人素质和技能要求很高的工种,在直播时代,这一要求将会继续升级加码。互联网移动终端“直播”APP 的出现,令传统电视媒体中“现场记者”的职业特殊性不复存在,同时受制于设备和人力的限制,电视“现场记者”出现在新闻发生现场的“即时”性远不如事件发生现场的普通公民。越来越多的新闻开始引用“网络视频”的内容进行发布,以求新闻的现场感、即时感,而现场记者如果沿用传统的电视新闻生产方式,那么在争取受众上将持续处于劣势。
新形势要求记者除了掌握传统的内容生产技能之外,还要学会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内容生产方式的更迭,在信息发布速度和展现角度上下功夫,如利用VR 设备拍摄新闻素材、跨平台信息检索和发布等。另外在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上,传统的现场采访偏于保守,直播时代要求现场记者在兼顾电视媒体形象和节目宗旨基础上,开发灵活多样、亲民活泼、深入融合的互动交流方式。
个人心态建设是现场记者行为模式转变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完成对采访技能、外在形象、新闻讲述方式等进行迭代创新,以应对直播时代内容生产的挑战。
互动与交流是“直播”大受欢迎的关键。活泼、全面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实现信息传播,及时了解受众的内心感受和情感诉求,及时解决问题,引导节目气氛。这一优势可以从国外代购的直播行为中可见一斑——代购主播在逛商场时打开直播APP,受众即可在线同步收看主播镜头范围内的商品种类和价格,并寻求主播代为购买,享受和完成这一实时互动服务和体验。
事实上,类似的信息传播方式在电视媒体也早已有之,直播APP 的主播类似电视新闻中的现场采访记者,在节目内容生产中担当着亲历者的角色,与之不同的是,电视现场记者在内容生产前会做好媒介议程设置,采访中带着“跟随我的镜头来看”的态度,在镜头选择和呈现方面,将自己的想法先入为主,缺少受众思考和意识的自由流动,这样就容易导致自我诉求意愿较强受众的流失。针对这一点,现场记者不妨借鉴直播主播的心态,一是直播前通过多样化的互联网交流平台,提前获知受众对于采访内容的期待。二是提升采访的现场驾驭能力和突发话题处理能力,给受众更多的心灵碰撞、情感交流的自由空间,对受众情感的需求予以充分满足。
2014年,笔者在对全球最大的环保型集装箱船舶首航盐田港一事进行采访时,预先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就该事件与受众展开探讨,收集受众关于船型大小、如何环保、航行路线和时间、以及所载货物等众多感兴趣的问题。尽管当时相关媒体已经对该事件多有报道,但多数媒体并没有很好地利用电视语言,回答受众的好奇心。因此,笔者在参与报道时将利用互联网平台收集到的热点话题适时提出和解答,同时通过现场记者出境的方式与受众共同感受,效果颇好,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持续点击,并在当年的新闻奖品选中获得广东省新闻二等奖和深圳市新闻一等奖。个人认为,这就是一次很好的互动交流实践,将事件的已知和未知事先与受众分享,将互联网思维与电视语言有机融合,现场采访报道也会更加贴合受众所求。
“聊天”是“直播”中常见的信息传递形式,也是受众喜闻乐见的娱乐交流方式。互联网“直播”过程中,主播与受众的交流不单单停留在单一的问和答关系上,而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挖掘式的不断对话和深入探析,主播和受众的问答主体关系也是随时置换的,有时是主播问受众答,有时是受众问主播答,这样不拘一格的问答形式容易激发屏幕前更多受众对于更多问题的见解和疑问,形成正向循环,充实节目内容,在深入中将事件和话题的本原被清楚刻画出来。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对话在电视现场采访的形式则比较单一、刻板,不少现场记者缺少对于问题的对话,以及在回答中寻找新问题的能力,以至于很多问题在问答中说了一半又没说清楚,记者就将报道的方向转向了事先所准备的其他问题上了。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他们更希望记者具备直播主播那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代替受众对被采访者进行刨根式的提问,形式灵活,内容有趣。
为更有针对性地设置采访问题,获取更好的节目呈现效果,在确定采访议题之后,记者要做好课前功课,充分了解当事人的性格特点、经历情况、个人喜好、事件走向等,在现场采访中,敏锐把握当事人心理情绪的变化,及时抛出巧妙适宜的问题,灵活调整采访话题,引导和启发当事人说出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1)例如,2018年5月14日,川航航班备降成都事件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媒体界对该事件的众多热点议题展开了铺天盖地的报道,而在这无数报道中,当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的报道最为深入人心,主持人古兵是一位有着多年采访经验的“老记者”,对于川航3U8633 航班机组展开了刨根问底式的采访,在被采访的回答中寻找细节,抓住根本,激发了被采访者的回忆也还原了事件本身,这对于受众来说就如同在“直播”中直接对话川航3U8633航班机组,给大家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不少受众将这一期访谈节目形容成“看大片”,可见对话式深入采访的魅力所在。
多数信息内容的传播人群具有特定指向性,这类人群具有爱好、性格或经历相同等同质化倾向。如何寻找到信息接收受众人群的同质化特征,在传播手段和展现形式上针对这一人群特点针对性设置,成为提升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研究关注度较高的互联网直播ID 可以发现,主播从形象设计到动作举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如游戏类主播在直播时身着游戏人物角色的服饰,行为举止也向游戏角色靠近,这样对于受众人群带来更多的认同感和融入感,将主播和他们关注的信息内容完美的融为一体。这提醒电视从业者,现场记者同样要注意保持贴合节目内容生产的外在形象。
2016年,厦门某电视台一名记者在进行灾难采访报道时,戴着墨镜,打着遮阳伞,挎着包,看似体现了鲜明的人物个性,但整体人物形象设计与采访内容格格不入。事后相关部门认为该记者的行为,违反了新闻记者的职业规范,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对该记者做出停职处分。由此可知,不恰当的形象设计不仅不利于提升信息传递效果,更有违法职业道德的可能。
但不张扬的人物个性形象设计也不代表就是正确的行为。2018年,台风“山竹”席卷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各地方电视台开展集中报道,但广东某地方电视台的现场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身着西装。平时身着正装是很多记者做现场报道的选择,但在台风登陆的大环境下,身着正装的形象设计不仅不利于保护记者个人身体健康,也传递不出台风来临前风急雨大的环境氛围。
很多互联网直播的节目主播即节目内容本身,这种将节目信息附着在主播本人的信息传递方式,让节目内容有了人格化的表现形式。笔者曾在某第三世界国家旅游过程中巧遇一位“直播”平台的旅行主播,主播在节目过程中扮演着亲历者的角色,亲身体验做渔船捕鱼的过程,并将镜头调成第一视角,将自己捕鱼的过程通过多机位拍摄手法表现出来,使受众在观看时如同身临其境。电视媒体的现场记者也应该借鉴这一思路,真听真看真感受,在保持客观公正的同时,融入到新闻事件的过程当中,通过视角的转换、角色扮演的融入等,融入现场环境当中,赋予信息以人格化特征。
同样是在2018年台风“山竹”的报道过程中,笔者曾在台风过境后第二天到达某海滩进行灾后情况的报道。为了更直观的表现台风过境时台风对于沙滩毁坏的情况,笔者用身高和多个雕塑的路基裸露程度作对比,更直观告知受众沙滩下降的高度,以及雕塑位移的距离,既保持了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有效的传递了信息,也让记者融入其中给受众以真实的感受。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电视现场记者要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受众的需求,转变角色,提升技能,吸纳新兴媒介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优势和特色,引导受众选择。在采访中,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新闻内容生产原则,同时适度合理进行采访技巧、讲述方式等创新,提升舆论引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