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区人民忠实的言论代表
——《晋察冀日报》战时传播特色初探

2018-03-27 11:15曹辰波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社论边区日报

曹辰波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晋察冀日报》(原《抗敌报》)是抗日战争中我党在华北敌后开辟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军区和晋察冀中央局的机关报,是我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党报中创办时间最早﹙1937年12月1日﹚、办报时间最长﹙10年6个月零3天﹚、出报最多﹙2845期﹚的一家新闻单位。它是边区的喉舌,它是民族的号筒,它是敌后抗战的文旗战鼓,它是刺向日寇的最为锋利的毛剑。笔者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晋察冀日报》的受众意识、《晋察冀日报》与受众的互动以及它的抗战传播特色等,以就教方家。

一、《晋察冀日报》的受众意识和其表现

(一)开设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副刊

《晋察冀日报》创办了20多种副刊,如《文化界》《海燕》《剧运》《子弟兵》《群众》《艺术》《农村经济》《老百姓》《抗战农民》《边区青年》等,共 600多期。内容丰富,体裁多变,通俗易懂,贴近百姓。《晋察冀日报》创办最早的副刊是《老百姓》,这是《晋察冀日报》群众性、人民性最早在副刊上的表现。是为“把群众动员起来抗战”这个头等任务服务的。“不仅把它放在正报上,还印出单张、供边区广大农村和各基层单位的读报组、民校、夜校、墙报、黑板报、广播站和分散活动的游击对采用。”[1]它所选登的内容包括科学卫生知识、民主选举、读书娱乐学习、拥军优属、抗战歌曲等。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平山县13岁的抗日小英雄阎福华的事迹经战地记者方冰改编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于1942年元旦刊登在《老百姓》副刊上至今还广为传唱。

(二)运用老百姓语言

《晋察冀日报》运用的语言就是拉家常式的,不管是新闻报道还是新闻评论,都是力求实事求是、朴实中肯,尽量让老百姓读着顺口,容易理解。甚至报上刊载的一些文学作品也是使用百姓们的语言,没有晦涩、冗长的行文,也没有华而不实的辞藻,我们从该报文章的标题中就可以看出一二,“帮助老乡把地种好”、“摆在眼前的两件大事”、“立即紧张地动员起来”、“鬼子大大的赔了本”、“两个汉奸的下场”、“顽固派的心眼真狠”。这使得《晋察冀日报》不但成为沟通党和百姓的纽带和桥梁,也成为普及群众文化的丰茂园地。该报还把新华社和延安《新华日报》的一些社论等重要稿件,用更通俗的笔法把主要意思写出来,以适合老百姓的阅读口味。

(三)议题设置与老百姓密切相关

《晋察冀日报》的议题设置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春耕秋收、农作物的管理、乡村政权建设、拥军支前、根据地文化建设、反扫荡、反汉奸和顽固派、还有边区军民的抗战成就等都是《晋察冀日报》的主要议题,主要议题往往配发社论,还在其它栏目上加大报道力度。这不仅使党的方针和政策能够迅速地和广大军民见面,边区军民在抗日战争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消息、英雄人物、典型经验,也都进入报纸的版面,还有文化教育、法纪工作、社会新闻,包括民事调解、夫妻识字、敌占区的物价、卫生常识等等,即使是有关战争的报道,也极力使其通俗化、贴近人民群众,如站岗放哨的儿童团、英勇的小八路、支援前线抗战的民工、为前线战士纳鞋底的老太太……这些内容的选取和登载,坚定了他们的抗战信心和意志,为中华民族的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二、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

(一)为了加强与读者的沟通,《晋察冀日报》开设读者来信专栏,回复老百姓生产生活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关于公民的自由组合问题”、“怎样了解纳税人口占80%的意义”等内容,都是在读者来信这个栏目上刊登的。另外,由于《晋察冀日报》的许多外来稿是出自庄稼汉之手,该报专门开辟“习作”专栏,刊登他们的作品。1938年5月17日的《抗敌报》上刊登了启事:“本报近来接到好些稿子中有几篇写的长又缺少具体实际内容,不便登载……本报欢迎有关工、农、青年、妇女、自卫队等具体实际的材料。”在第39期到第45期上连续刊登广告“本刊欢迎边区老百姓用自己口语写的各种切合实际行动任务的稿件,体裁不论,力求短小精悍;并特别欢迎木刻漫画,尚望各方踊跃赐稿!”在第72期的《老百姓》副刊上则是以“征稿启事”的形式希望读者提出中肯的意见。这些举措使报纸的稿源的数量增加,来稿的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值得一提是的,“陈珠妮遇害事件”的新闻线索就来自老百姓。陈珠妮,平山县东熟泥沟村妇救会主任,因积极参加抗战被丈夫和公公杀害。时任妇救会副主任的丁一岚于1941年向该报投稿揭发。看到丁一岚的来稿后,主编邓拓结合边区个别地方发生的抗日分子遇害,就随即编发了《血的控诉》一文。由此还演绎了一段战地情缘:邓拓和丁一岚结识,并在1943年结为伉俪。

(二)培养通讯员,延伸报纸的“耳目”。加强报社通讯员队伍建设,既是报纸和读者的一种有益的互动,也是对报社新闻队伍的补充,也是党报群众路线

的切实实践。《晋察冀日报》战时新闻来源,除了延安新华通讯总社的电讯、军区的战报和本报记者的采访外,还要靠通讯网供给,通讯员有党政机关与群众团体的干部,还有基层的工农兵群众,多达几百人。报社通过各种关系发展通讯员:利用私人关系;通过文化救国会组织;小组长个别发展;通过行政系统分别发展;通讯员介绍通讯员;边区特约记者及外勤记者外出时发展。通讯员向报社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稿件。

三、《晋察冀日报》的抗战传播特色

(一)机动灵活的通讯发行

陆定一同志曾说“当敌人大举进攻晋察冀的时候,报馆的地址可能被敌人占去,报馆不能不随着军队打游击,平时组织好的发行网、通讯网等,也可能因战争而瓦解。只有以极大努力。克服这些困难,保持报馆工作的正常进行,才能达到其在战时应有的作用。在这一方面的工作中,我们应当指出,晋察冀的报纸工作确是做了模范,并给了我们很宝贵的经验……他们的通讯员不愧为是‘战地报人’”。[2]1939年,在彭真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报社建立了更加组织化、制度化的通讯发行网,线路有天空和陆地,天空有电话和电报,陆地通讯发行网分平时路线和战时路线。后来,又开辟以阜平西至延安、南至太行东至冀东北至平西等地建立了秘密交通线,该秘密交通线和报社的通讯发行网结合成为更为强大的通讯发行网。几百里甚至上千里路程的通讯员来信来稿,可以及时在报上发表。报纸的发行速度也快了很多。较远的平西地区,一周内就可以看到边区党报,这个发行网甚至扩展到敌战区,发行量在抗战时期最高时达21000份。还依靠秘密发行站,即使发行量最少时,也必须保证每期出版在原额(50000份)的15%以上。凡是领导机关,都随取随发。

(二)服务抗战宣传需要 及时发行“号外”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是《抗敌报》,在改版成日刊之前,是隔日刊,有时候报纸已经印好,第二天不出新报,而当时又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新闻事件,如果推迟一天报道,效果不好,“新闻”也就成了“旧闻”。针对这种情况,《抗敌报》出版发行了《抗敌号外》。1939年5月16日的《抗敌号外》报道了《易县梁各庄一带,八路军痛歼日寇四百余人》的消息;1939年5月22日的《抗敌报号外》报道了《神堂堡附近与敌激战七昼夜,歼敌七八百》的消息。有时候是当天不出版报纸,而有一些突发新闻,也是采用发行“号外”的方法。1939年9月9日的号外刊刊发了《八路军夺回当城口南》的消息;1939年9月30日的号外刊刊发了《激战三昼夜,我军包围陈庄之敌》的消息;1939年10月2日的号外刊刊发了《陈庄歼灭战歼敌800余名》的消息。这些“号外”是对《抗敌报》的有益补充,弥补了该报当时是隔日刊的不足,没有遗漏重大新闻事件。

(三)“三千字内著文”的传播学诠释

“三千字内著文”是《晋察冀日报》在新闻史上的佳话,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一是边区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受众的特点决定了报纸必须通俗化,要在“三千字”内做文章。另外,报社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也不容乐观。据晋察冀日报社1942年11月份统计,全社227人中,上过大学的有8人,具有高中文化的有14人,具有初中文化的有11人,读过高小的有38人,读过初小的有71人,半文盲31人,文盲54人,多数编辑、记者文化程度不高。三是《晋察冀日报》是在日寇的“扫荡”、“合围”的办报环境中办报的。减少铅字的携带量,便于游击办报。在办报初期,为了便于游击办报,他们甚至不携带字号大的铅字,做标题的时候就用木刻字来代替。

(四)图文并茂——社论的独特传播方式

社论是传播党的声音和主张的最好的话筒。《晋察冀日报》为了使社论的内容得到更好地传播,在报眼的位置刊登一副和社论内容相关的新闻木刻漫画,两者相辅相成,传播效果很好。如和社论“纪念‘二七’”配发的漫画是“发挥工人阶级铁的力量”;社论“拥护中共中央九项主张”配发的漫画是“团结抗战”;社论“积极进行治安工作”配发的漫画是“小心汉奸背后活动”。木刻漫画是形象化的评论,对于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水平较低的受众而言,它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用麦克鲁汉的“热媒介”和“冷媒介”理论来进行分析,社论属于“热媒介”,而木刻漫画则属于“冷媒介”。“热媒介”往往侧重于理性诉求,而“冷媒介”侧重感性诉求。《晋察冀日报》的社论配木刻漫画的编排,对受众做到了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诉求,其传播效果不言而喻。

(五)通俗易懂的歌谣——党的声音的二次传播

《晋察冀日报》刊登了许多歌曲,这些歌曲便于传唱,歌曲的内容都是和党的主张和老百姓的呼声密切相关的,真实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抗战救亡的决心和意志,是党的声音在边区人民中的二次传播。有号召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歌谣“过来吧!”和“不替鬼子当兵”;有发动边区经济建设的歌谣“春耕歌”和“北山开荒”;有动员边区军民文化建设的歌谣“上冬学”;有讴歌抗日斗争的歌谣“地雷像个大西瓜”、“钟鼓响了!”、“我们是爆炸小组”和“晋察冀行军”;有反映儿童生活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边区儿童”和“儿童节歌”;还有反映妇女翻身解放的歌谣“解放的胆子要自己担起”。这些歌谣语言质朴,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在老百姓中间流传,对发动文化水平较低的边区军民参加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参加抗敌斗争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比如“上冬学”:“上冬学,上冬学,识字是为打东洋;上冬学,上冬学,读书是为求解放;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齐上学堂……”它的传播效果很好,很好地发动了老百姓参加冬学,提高了老百姓的科学文化素质。

猜你喜欢
社论边区日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社论如何引导舆论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
抗日战争时期的鄂皖边区
冀鲁豫边区革命史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