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莉
邳州市邳城镇中心小学 江苏徐州 221000
小学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及表现能力的一门艺术学科。凡是能够提高美术学习质量、效率的方式、方法、技巧都属于美术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实效的策略很多,本文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实践与思考。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授课方式过于呆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自主探究与合作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学习气氛较为沉闷。而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则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美术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常常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布置好学习任务之后,我来回巡视,深入到各个学习小组之中,通过旁听、观察去捕捉学情,并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点拨与鼓励。这样做活跃了课堂气氛,克服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和惰性,增强了学生完成任务的自信;同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融洽了师生感情,促进了生生之间的合作。
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材中设计的学习任务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小组合作则可以节省时间,降低难度,提高作业质量。比如,教学二年级《什物拼贴》这一课,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观察激趣,导入新课——欣赏图片,增进了解——探究方法,合作拼贴——展示作品,师生评价。在第一环节,我运用废旧的不同颜色的布条通过剪、拼、贴,制作出简单的小动物的造型,让学生从中领略到美的创造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动手制作的愿望与热情。在第二环节,我利用课件指导学生欣赏各种什物拼贴的图片,加强学生对什物拼贴的进一步了解。所展示的图片有用废布和彩色绳子制作成的小朋友的头部,有用红、白、绿等彩色布片制作的小房子及树木,还有用彩色布片制成的天空、白云、小鸟、山羊,再由它们组合成的美丽风景画,等等。第三环节则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去探究、发现制作的方法,即可以采用哪些表现手法和材料制作成自己想要的图画,并付诸实施。第四环节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小组进行欣赏、评价,交流自己的感受。
事实证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为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而出谋划策、竭尽全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习惯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动手操作与欣赏能力的和谐发展。
启发式是一种传统而又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规律,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及能力背景,运用有效的方式来启动与激活学生思维,调动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同样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拒绝教师向学生生硬地灌输相关的美术知识与操作技巧,而要注重引导学生去自主感悟、发现与体验,激活学生思维与想象,从而积累操作经验,提升表现技巧。
比如,在三年级《变废为宝》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执教者设计了四个板块的教学活动:(1)观赏工艺品,猜测制作材料及其来源;(2)展示材料,进行构思练习;(3)欣赏工艺品并尝试合作制作;(4)师生评价,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其中,在第二板块,执教者指导学生构思运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形象的组合与材料的选择。执教者首先呈现几种大小不同的废弃物品,请学生进行联想并将自己的想法画成一个简单的草图;然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构思情况,并鼓励学生畅谈自己与众不同、富有创意的感想。在第三板块引导学生欣赏与制作,执教者又启发学生思考可以选择什么材料来做相应的装饰。学生展开了交流与分享之后,自由组合完成作品。
上述简述的教学案例属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领域。执教者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以启发式教学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使之处于发散状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想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造型。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评价”部分指出,要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以此激发学生潜能,使之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与发展;要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局面,实施多元化评价,学生、家长也可以跟教师一道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在这一课改理念指引下,美术教师也要努力改变过去“一言堂”的评价现状,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和分享;同时,也提倡家长能够时刻关注孩子的进步情况并作出适当的评价,适时地给予孩子应有的激励与指点。
比如,在五年级《陶泥的世界》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将每个小组合作制作的作品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观赏,并给自己喜爱的作品打分,分值为5—10分,通过量化来评价哪个小组的作品最好。在汇报环节,执教者不仅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打分情况,还要说出作品的优缺点,同时给学生指出要从泥条、造型、装饰、牢固性及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执教者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对所观赏到的作品给予了评价:“我觉得1号作品泥条搓得粗细匀称,造型稳固、美观,富有变化。”“我认为2号作品能够用泥片、泥团来作装饰,手法不单一而是富于变化。”“3号作品能够运用镂空造型的方法,真好!”“我感觉4号作品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整体比较完整,这一组学生制作得很用心。”“我认为5号作品工具用得比较合适,造出了纹路,很耐看。”……学生针对每一件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评价,他们的发言让执教者非常佩服,也赢得了听课老师的热烈掌声。
由此可见,评价并非教师的“专利”,学生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人。他们同样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他们心中也有一杆秤,能够衡量出作品的亮点与不足。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裕的评价时空,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评价同伴的作品,学会评价与分享,借此强化他们对相关美术知识的理解的技能的巩固与掌握,进而提升判断能力和审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