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逸菲
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 浙江杭州 310000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的着力点往往在写作之前的指导,通过学生交流思路、教师稍作点拨奠定作文的写作基础,接下来是给学生限定时间书写,写完了便算完成了作文指导的大半工作。至于剩下的作文讲评步骤往往是蜻蜓点水,能省则省。一则是因为教师以为自己已经辅导得很到位了,再讲也不过是之前内容的重复;二则是因为讲评的只是几位同学的范文,其他学生感觉不到自己参与的必要性因而注意力不集中,久而久之教师也不愿多花时间。基于上述现象,笔者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试图将作文讲评作为重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评”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作文、修改作文的兴趣,从而提升作文教学效果。
作文批改后发给学生时,大部分学生往往看一下成绩和评语就将作文塞进书包,写得好的同学可能知道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而写得不好的同学通常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错。久而久之,他们会形成一种自己的作文就是差,自己就是写不好作文的自怨自艾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因此,让学生知道作文的评判标准很重要。而直接讲述的作文标准往往没有学生自己讨论、摸索出来的标准更深入人心。因此,在讲评作文的第一步,笔者有意识地挑选了几篇佳作请学生点评,并将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具有通用性的优点分门别类地板书下来,告诉学生这样的作文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点才能得到好的评价。接下来,用同样的方法请学生评价几篇有典型性问题的作文,并将问题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分类板书,明确此类作文的大忌。经过上述过程,大部分学生都能对本类作文评判的标准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在“学生自评,判断优劣”这一环节中,每位同学的作文都可能被随机抽取,更重要的是每位同学都是评判作文水平的裁判,这就使得所有的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很重要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使他们将注意力完全集中起来。教师随机抽取一篇作文,学生听完后行使裁判权利。认为作文优秀的同学鼓掌;认为作文有较大问题的同学起立;认为作文水平中等,无功无过的同学不做任何动作。简单的肢体动作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的疲劳,使学生的神经兴奋起来,而且一目了然,可以使教师很好地了解学生对这篇作文的看法。接下来教师在鼓掌与起立的同学中分别抽取几位回答判断优劣的原因,再次引导、明确此类作文的评判标准。刚开始时可能还有同学不能准确判断,学生们的评价也较为分散,但是经过十几篇的锻炼后,不同的呼声越来越少,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较为准确地判断一篇作文的优劣。
到上一步为止,都是学生接受知识、发挥判断的部分,但评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看学生能发挥出多少东西。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步中,由教师和学生合作,以一句一句接力的形式共同创造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同一个意思的一句话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讲述,师生共同选择最简洁明确或生动形象的语句板书下来,同时请个别不能清楚表述语句的同学进行标点符号的选择,降低难度激励他们参与创作的热情。由教师掌舵,在一定的范围内引导学生自主创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凝结着全体同学共同的心血,每一次字斟句酌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完以后,请全体学生共同朗读一遍,并告诉他们这是他们自己创造的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接下来便由学生修改自己原先的作文或者重新书写。刚刚共同创作的热情还没有褪去,同学们都恨不得大显身手,趁热打铁发挥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班里有一位学生学习和自控能力较弱,每次作文都只有寥寥几语,而且常常语句不通、前后颠倒。可是在第一次师生接力创作后,他认认真真地写起了作文,期间没有三心二意去玩别的东西,埋头写了好长一段,并且写得很不错。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情况,笔者问他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他害羞地回答:“我觉得有好多话要说,这一点也不难。”许多同学写完作文后都没有再读一遍的习惯,这就导致了作文中一些字词、标点的小错误的出现。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读自己作文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几位他们在意的人来听,而这人选最好的就是家长了。从孩子的角度上讲,他们的表现欲都很强,将自己精心创作的作文读给家人听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想要被认可的心理。从家长的角度上讲,他们都很希望能够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听孩子朗读作文,即能看出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又能看出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举两得。学生给家长朗读作文时能轻而易举地看出自己作文的小问题,同时这也是一种愉快的家庭交流方式,效果显著。
笔者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实践这种“教师引导、学生自评”的作文讲评模式,收获了一定的成效,但这种方式还有种种不足之处,仍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