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霞
庆阳市长庆小学 甘肃庆阳 745000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英语口语在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能力中,是“说”的技能,口语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地口头表达的语言,是人们活动的交际工具,其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言交流传达的效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外国朋友接触日益增多,用英语交流是大势所趋。因此学好口语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发现现在很多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尽人意,说起英语来不是吞吞吐吐、丢三落四就是哑口无言、不知所措、不能学以致用。那么如何改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现状?我就此做了一些探讨。
从事小学英语教育,我发觉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四项基本技能中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很多学生都不能够用英语进行交谈更是缺乏用英语交流的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Being afraid to makemistakeor being shameto speak(羞怯,怕说错)。农村小学生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懂事、乖巧、友善、纯朴、内向、羞怯、不爱说话和不善于表达。在课堂上坐得循规蹈矩,不越雷池半步,即使很多问题都会回答,由于害羞、胆怯、自卑,怕发音不准,怕同学嬉笑,怕老师批评,怕说错,都不会轻易举手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课堂上出现沉闷和冷场是司空见惯的场面。在长期的禁锢和压抑下,学生便没有养成开口说的习惯和鼓起说的勇气,树立说的信心,这是不利于口语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因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交际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口语来实现的。
(二)Nothingtotalk(无话可说,没有语言素材)。农村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与外界接触和交流的途径也有所局限,思维方式趋于形象、直观和简单化,组织语言的能力、对外语的灵敏度和适应性也相对比较差,又受到词汇、句型、语法知识等的限制,对所学到的英语知识也不善于储存或储存量不足,也没有及时地为他们提供一个进行巩固、运用和发展语言的场所和空间,导致掌管语言的左脑神经协调机制得不到开发,阻碍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时候,大脑这个储存器不能及时地提供有效的支持交流的语言素材,学生更不可能像操纵本族语言那样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因此在很多时候,在课堂上,即使有交流的话题,学生也会出现不想说,不知道怎么说和不知道说什么等情况。
(三)Low of motivation(学生缺乏动力)。动力是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决定学习外语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英语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多大联系,运用英语的机会微乎其微,学习英语对很多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由此滋生厌恶感等不良情绪,不管是内部需要还是外部诱因都不构成学习英语的动力。
(四)Mother tongueinfluenced(母语干扰多)。任何一种语言,它们都有着各自的构成体系和特点,我们要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就得遵循该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因为我们的汉语母语知识认知结构已根深蒂固,用汉语组织生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势已经形成,要小学生在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行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的迁移,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套用母语中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一些典型的母语干扰,障碍了学习英语口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尤其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引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多数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对老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示范者和帮助者,其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学习质量的效果。在小学,很多英语教师常常为了应付考试而忽略了英语口语的教学;有的教师由于受到英语水平的制约,口语能力有欠缺,自然不能把学生口语教好了或许是因为教学不得法,花大量的时间在词汇、句型和课文的讲解上,对口语不重视,也不知道在课堂上怎么练口语。可见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老师素质的制约。
学习语言离不开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是习得第二语言的重要保证,研究也表明只要处身于语言环境中,就会轻而易举地掌握某种语言,因为语言环境提供了一个最有效最直接的学习途径和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场所,英语是一门交际性极强的学科,也只有在不停地使用实践才能掌握,除了在课堂上会使用英语,一走出校园,就没有语言实践的场所,这就限制了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条件和获得进步的空间,也打击了学生开口说的兴趣和欲望,没有养成开口说的习惯和用英语思维的方式,英语口语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强化和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就难以提高和发展。